转眼又是十天过去,王通的连锁战船都已经打造好了。
万事俱备。
只欠北风。
广陵这地方,长江是西东走向,广陵(今扬州)在秣陵(今南京)之北。周瑜如果想火攻王通,需要南风;而王通想要火攻周瑜,则需要北风。
这个季节,已是七月中旬,正是风向变化莫定的季节。有时候是东南风,有时候是西北风,有时候是东风,有时候是西风,有时候是北风,有时候是南风,有时候是西北风,有时候是西南风,有时候有风,有时候没有风……
总之,要找一个有北风的日子并不难。
但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原本的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曹操做好了连锁船后,不马上乘西北风进攻对岸的周瑜;周瑜也为什么还要打黄盖,用上一条苦肉计?
关键就两个字:“水寨”!
未交战时,双方的战船都窝在水寨里,水寨是建在江湾中,水寨外围的水下,埋有很多斜立的尖桩,外面的船想冲进去,船底就会被捅破。
而要进入对方的水寨,只有两个办法。
其一,从对方水寨的出入口进入。
大型的水寨出入口不止一个,而是有很多个。这种出入口,就如同是飞机候机室里的登机口一样。
其二,就是派出善于游泳的人,将那些水中的尖桩拔出。强行清理出一条通道来。
所以,原本的历史上,周瑜是让黄盖诈降,诱使曹军水师接应黄盖,放火烧了接应黄盖的水寨外的曹军连锁战船。再派出火船,顺着连锁战船出水寨时的宽大通道,顺风冲入曹操的水寨,将水寨一把火烧掉,并趁乱攻入旱寨,致使曹操大败。
而这一世,王通没有等来黄盖的投降信。
等来的是陆绩的信。
打开一看,但见上面写的是:
“乾公如晤:一别十天,甚是想念,想来铁链船之事已成,乾公大胜之日可期。
下官在江东,有一同乡名李异,乃先父麾下旧将,又与下官相交莫逆,现任周瑜帐下水师裨将一职,掌战船百艘。
经下官劝导,李异将军心慕乾公英明,有弃暗投明之心。不日将率帐下将士三千,战船百艘,往投乾公,望勿见疑。
具体日期未定,须待船队出水寨会操之时,才有机会脱身。届时,还请乾公安排水师接应。
此外,军中疫情如何,药材是否足够?若需药材,下官让李异先搬至船上,届时一并给乾公送去。”
……
王通看完信后,又随手递给郭嘉。
郭嘉看了一眼,笑道:“好一个陆公纪,不但安排了个诈降计,还借着药材之事,探听营中虚实。还真将主公和郭某当成了傻子。”
“那就再陪他玩玩。”
王通笑了笑,铺好信纸,提笔写道:
“李异,良将也!本公不喜得精兵三千战船百艘,独喜得李异一人尔。若来投,必接应。
关于军中疫情,公纪不必忧心。虽无特效良方,但华佗等神医已到,再有十天半月,必有进展。药材亦足用,毋须担心……”
写好之后,让人交给前来送信的陆氏家丁,又顺带再给陆绩那守寡的母亲,送去两筐柑橘。
……
待到陆氏家丁走了之后。
才问郭嘉道:“你看什么时候会刮北风?”
“明天上午应该会有。”
郭嘉道:“属下看了最近这几天的风向,都是上午刮北风或西北风,到了下午,就会转为东风。”
这个情况,王通也注意到了。
这个风向的变化,也跟现在这个季节有关。现在已是秋季,晚上寒冷,刮西北风。到了白天太阳出来,内陆的温度渐渐升高,来自东边海洋的温暖的空气就会抵挡住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从而,在下午时就会形成东风或东南风。
也就是说,刮北风的时间会是凌晨到中午之前这段时间。
(备注:气象局的朋友在这里吱一声。)
……
“很好。”
王通笑了笑:“那就明天上午去将他的水寨烧掉。”
“不等李异来诈降?”
“没有必要。”
“也好。”
郭嘉道:“周瑜看到主公的回信,必以为主公因军中疫情严重而不会主动出战。刚好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知我者,郭瘸子也!”
……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
东方天际渐白,秋晨的江面上浮动着稀薄的青灰色。滔滔长江在这将明未明的时刻,显得格外沉静。
秣陵岸边,江东水寨在晨光中渐渐苏醒过来。
这是一片宽达数里的江湾,水寨之中,帆索交错,桅杆如林。无数的战船随着江波微微起伏。深色船板上凝结着的夜露,在渐亮的天光里泛起湿润的光泽。
寨中望楼高耸,哨卒的身影在望楼上来回移动,身上的甲胄偶尔反射出金属的冷光。
……
一切都是如此的静谧。
然而,就在此时。
突然!
江面上传来了刺耳的牛角号声,那号声如一把利剑,刺破了秋天清晨的宁静。
这是江上巡逻的哨船的示警之声。
“敌军来袭!”
水寨之中顿时就热闹起来了。大家都没有想到,乾军会在此时前来进攻。还有人一边往战船上跑,一边骂骂咧咧地说道:“娘希匹,不是说乾军都染上了瘟疫,怎么这个时候前来进攻?”
江东水师训练有素,不愧精锐之名。
很快,将士们便都登上了战船,各就各位,严阵以待。并且,没多久,周瑜、黄盖等将军,也都赶到了水寨。
此时,在晨光的照耀下,一排巨大的如同城堡一般的船台,出现在江面上,正缓缓的向水寨靠了过来。
“糟糕!”
周瑜的眼光瞟向那随风飞舞的旗角,心中暗惊:那旗角飘向南方,现在刮的是……北风!
乾军连锁船从北而来,若是火攻,因为风向的问题,大火不但烧不到位于北方位置的乾军船只,反而会烧到位于南边的江东水师船只。
而若是不用火攻,用接舷战,自己的战船上的将士……都是不穿甲胄的!
这也是水师作战的常识,穿着甲胄掉到水里,即使是皮甲上没有铁片,坚硬的皮甲也比水的比重大,会将落水人的拖着沉向水底。
但是,乾军将士在巨大的船台上,因不必担心掉到水里去,而人人顶盔贯甲。甚至,周瑜还看到了那站在桅杆下,全身铁甲的重甲步兵!
火攻用不了,接舷战打不过。
这可如何是好?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最糟糕的,是那些乾军的战船上,升起了无数的灯笼,那些灯笼正在北风的吹拂下,飘向水寨方向。
“穿之灯!”
周瑜见状,忍不住惊呼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