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嗤笑:\"谁说不是呢,我爸差点把我送出国。\"
\"我差点去打工。\"刘强轻声说。
周明望着星空,想起母亲看到电视直播时打来的电话,那个从不在他面前哭的女人,泣不成声地说纺织厂的姐妹都羡慕她有个\"上电视的儿子\"。
\"对了,你和林小雨...\"李阳用肩膀撞了下周明。
\"正式交往了。\"周明耳朵发烫,\"她说要拍个职高生的纪录片...\"
\"啧啧,媒体人的浪漫。\"张浩假装呕吐,\"不过比刘强强,他连人家送的情书都当电路图研究!\"
刘强罕见地红了脸,引来一阵哄笑。
笑声中,周明注意到赵铁柱和王建军站在不远处,两位老师没有打扰学生的庆祝,只是静静看着,眼中满是欣慰。
夜风吹起赵铁柱的衣角,露出腰间别着的那把老式扳手,沈悦留下的遗物,如今成了他的护身符。
三个月后,临江职校开学典礼,已经毕业的四人作为优秀校友返校演讲,校园焕然一新。
新实训楼拔地而起,操场上塑胶跑道闪闪发亮,连校门口的\"明德职业高中\"几个大字都重新漆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周明站在台上,望着下面整齐的方阵,新生们穿着统一的制服,眼中闪烁着他们曾经有过的迷茫与期待。
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中考失利、初入职高的自卑、技能大赛的逆袭,以及那些惊心动魄的冒险。
\"...职高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条路的起点。\"最后他说,声音在礼堂回荡,\"技术不会骗人,汗水不会白流。\"
典礼结束后,四人来到老宿舍楼,207房间现在住着新生,门上的名字牌已经更换。
透过窗户,他们看到里面重新粉刷过的墙壁,崭新的书桌,还有床头贴着的技能大赛海报,上面正是他们四个领奖的照片。
\"感觉像上辈子的事。\"张浩喃喃道。
李阳突然提议:\"去实训室看看赵老师?\"
赵铁柱果然在车间里,指导新生操作机床。
看到四人,他只是点点头,但眼神柔和了许多,王建军也在,正演示如何用残缺的手精准切割食材,他每周都会来教烹饪课。
离开学校时,四人站在大门口合影,背后是校园全景,前方是各自要奔赴的远方。
林小雨按下快门的瞬间,一阵风吹来,掀起他们的衣角和发梢,像被定格在飞翔的姿态。
照片后来被挂在实训中心的优秀毕业生墙上,旁边是沈悦、赵铁柱和王建军年轻时的合影。
两代职教人,隔着时光相视而笑。
周明去高职院报到那天,母亲特意请了假送他,纺织厂的女工们凑钱买了台笔记本电脑,让这个从不用好机器的女人又哭了一场。
站台上,林小雨偷偷塞给他一个信封,里面是张车票,每周末往返临江和省城的特快列车。
\"别忘了做作业。\"她眨眨眼,\"我可是很严格的。\"
李阳的\"极速幻想\"改装工作室开业时,父亲带着整个公司管理层来剪彩。
母亲也从国外回来了,一家人时隔多年再次同桌吃饭,默契地避开了那些不愉快的往事。
工作室的第一单生意,是改装一辆老旧的桑塔纳,车主正是王建军,他想给康复中的沈悦父亲一个惊喜。
刘强去西北前,父亲的小修理铺拿到了军工集团的配件订单,那个曾经佝偻着背的男人,如今能挺直腰杆跟客户谈生意了。
父子俩最后一次一起检修设备时,父亲突然说:\"你比我强,以后会走得更远。\"
张浩入伍那天,张建国亲自为他戴上肩章,这个曾经怨恨父亲的少年,如今穿着和父亲当年一样的军装,只是臂章换成了\"电子对抗部队\"。
临行前,他偷偷在父亲枕头下塞了封信,里面写着:\"爸,我终于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汉。\"
又一个九月来临,周明站在高职院的实训车间里,指导学弟学妹操作机床,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工作台上,金属零件闪闪发光,像散落的星星。
手机震动,宿舍群里跳出新消息,李阳发了张改装完成的跑车照片;刘强分享了他参与设计的电路板;张浩则发了张军营日落,配文\"比心\"。
周明微笑着关上柜门,里面整齐摆放着他从职高带来的工具,有些是赵铁柱送的,有些是比赛用过的,每一件都承载着记忆。
拿起锉刀,他深吸一口气,转向等待指导的新生们:
\"今天我们学基础切削,记住,感受材料的呼吸...\"
窗外,一群新生正走过操场,蓝天下他们的笑声清脆如风铃。
刺耳的闹铃声像一把刀划破黑暗。
周明猛地睁开眼,额头抵在冰凉的书桌上,口水浸湿了半张数学试卷,窗外,初夏的蝉鸣和远处操场的喧闹声交织在一起。
\"明明!\"母亲的声音从厨房传来,\"睡醒了没?中考成绩今天该查了!\"
周明茫然地环顾四周,这是他的卧室,墙上贴着篮球明星海报,书架上整齐排列着初中课本。
桌上摊开的习题册旁边,是昨天刚发下来的志愿填报指南,没有机床,没有金牌,没有那四个并肩作战的身影。
手指碰到手机屏幕,锁屏照片是他和初中同学的毕业合影,划开通知栏,班级群里已经炸开了锅,中考成绩提前开放查询了。
冷水冲脸时,周明盯着镜子里的自己,没有经历风霜的稚嫩脸庞,没有刘强教他修机床时留下的那道小疤,更没有梦中那双见过生死后变得沉静的眼睛。
水珠顺着下巴滴落,像那个暴雨夜在废弃工厂流下的汗与泪。
\"查到了吗?\"母亲围着围裙站在门口,手上还沾着面粉,\"妈做了你爱吃的红糖馒头...\"
电脑屏幕上,分数清晰地显示着:语文87,数学92,英语85...物理59,总分过普高线了,但物理单科不及格。
母亲的笑容僵在脸上,又很快强打精神:\"没事,咱们看看哪所普高能收...\"
周明却鬼使神差地点开了职业高中的招生页面。
网页加载时,他仿佛又闻到实训室里机油的金属味,听到赵铁柱沙哑的训导声,感受到掌心紧握扳手时的踏实触感。
\"妈,\"周明听见自己说,\"我想读职高。\"
母亲手中的锅铲当啷落地,在解释的间隙,周明恍惚看见阳台外有个穿深蓝工装的身影走过,那背影像极了梦中的刘强。
但定睛再看,只是邻居家的孩子背着书包经过。
填报系统提交成功的提示音响起时,窗外的云正好遮住太阳,房间里暗了一瞬。
周明突然想起什么,翻箱倒柜找出一个落灰的铁盒,里面是小学手工课做的木制小车,粗糙的轮轴转不动了,他用圆珠笔帽当工具,三下两下修好了它。
\"什么时候学的这手?\"母亲惊讶地问。
周明望着在桌面上顺畅滚动的小车,笑而不答,手机震动,班级群有人@他:\"周明你能上普高干嘛去职高啊?\"后面跟着个震惊的表情。
他慢慢打字回复:\"我也不晓得,我去报机电专业。\"
发完这条消息,周明走到阳台上深呼吸,远处,临江市明德职业高中的教学楼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楼顶\"技术改变命运\"的标语依稀可见。
风吹过耳边,像谁的轻笑,是李阳的嘲讽?张浩的起哄?还是刘强那句总挂在嘴边的\"技术不会骗人\"?
厨房传来红糖馒头的甜香,母亲开始哼起多年未唱的小调。
周明摸着自己光滑的掌心,那里本该有练习机床磨出的茧,也许这个夏天,它们就会真的长出来。
一只麻雀落在栏杆上,黑豆似的眼睛看了他一会儿,又扑棱棱飞向职校的方向。
周明望着它消失在天际,突然很确定,在某个平行时空里,真的有四个人正站在实训楼前,对着镜头笑得灿烂。
手机又震了一下,是班主任发来的私信:\"考虑清楚了?职高和普高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
周明望向书桌上那个重新跑动的小木车,轻声对自己,也对梦里那些身影说:
\"但每条路,都能走到光明的地方。\"
上职高真的丢人,没前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