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阮老爷捧着新鲜出炉、墨迹未干的船契文书,脚下还有些发飘。

这一切快得简直像一场梦。

顾明略陪在一旁,看着二丫利落地核对文书,盖章签字,行云流水般完成了所有交割手续,心中也是惊叹不已。

他爹还让他多陪着二丫跑一跑。

可是他哪里有机会啊。

小姑娘个头不高,心眼多,手脚快,也太能干了,干脆利落地就把事情给办好了。

“阮老爷,”从衙门出来,二丫笑眯眯地道,“我之前和您说过的事情,不是骗您的。日后盼着,您重振旗鼓,我能有机会和您再合作。”

竟然真的还能有合作

阮老爷连连点头,“好好,萧姑娘,老朽盼着您来合作。”

“我要跟着船一起南下了。”二丫笑道,“我没骗您。我给您公道的价格,就是以后合作的诚意。以后有什么事情,可能要顾公子来回联络您。”

既然是合作生意,她用起顾明略来,也就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这会儿,她的心都已经快飞到琼州了。

她好想家里人啊。

阮老爷连连点头称是。

接下来的日子,二丫如同上紧了发条,忙得脚不沾地。

赣州地处要冲,水陆便利,物产丰饶,正是采购物资的绝佳之地。

她的目标极其明确,行动更是雷厉风行。

盐糖布料干菜生活用品,还有大量的药材。

虽然琼州也有很多药材,但是毕竟不全,还需要大量补充。

二丫的采购清单十分清晰,议价干脆,付账爽快,效率之高,让顾明略都咋舌。

“二姑娘,”他忍不住问,“你不用再好好地货比三家吗”

二丫却道,“我之前已经比过价格了。而且基本上选的都是当地有名的商号,即使价格能略贵些,总买个安心;日后说不定,还有再合作的机会。”

她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纠结细节。

能把事情尽快办好,对她来说同样是价值。

货物源源不断地被运往码头,在顾家仆役和雇佣的力工协助下,有条不紊地装到船上。

二丫亲自在码头督阵,清点数目,检查包装,确保万无一失。

半个月后,二丫在顾承渊一家的目送下,登上她满载物资的大船,离开赣州。

爹,娘,我来了!

与此同时,陆弃娘和萧晏在琼州的房子也盖好了。

融合了汉族和黎族传统的智慧,坚固实用,带着粗犷的美感,在聚居点的边缘拔地而起。

金黄色的茅草屋顶在阳光下闪耀,厚实的竹编草墙透着质朴,宽大的屋檐为下方的廊道提供了阴凉。

比之前预计的,还多了两间。

远远望去,颇为气派。

最高兴的当属陆弃娘了。

对于自己房子的执着,是刻在她骨子里的。

落成当日,阿木带领族人,在屋前进行了一个简短的黎族仪式,洒下米酒,祈求新居安宁。

陆弃娘和萧晏郑重地回礼,并额外赠送了阿木等人几匹上好的细麻布,感谢他和族人的辛勤付出。

“娘,我们的新房子真好啊。”

三丫随遇而安,觉得哪里都很好。

她还有自己的房间呢!

虽然她也懒得布置什么,但是好奇地在屋里走来走去,比划着道:“以后我可以带人在这里商讨大事。”

陆弃娘:“……你有什么大事要商讨,先说给我听听”

“娘,军中机密,不能透露。”三丫哈哈大笑。

她现在已经认识了十几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其中以黎人居多。

她觉得很快乐。

虽然这里确实气候炎热潮湿,但是这里可以随时跑马骑射啊。

爹娘也有更多的时间陪着她,她觉得比起京城的日子,这里一点儿也不差。

陆弃娘的房子,还迎来了很多一同流放的汉人参观。

陆弃娘本就是热忱的性格,所以别人问起盖房子的事情,她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总共是八间房子,都是用东西抵工钱。”陆弃娘道,“最后盘算下来,虽然这里东西比京城还贵,但是换成银子的话,也就是二百多两。”

比起商行漫天开价,一间房子一百两,那可是省太多了。

“哦,对了,我还管饭了。”陆弃娘最为公道,也不想黎人吃亏,“饭菜还花了些钱,这些没算进去。”

众人都觉得很划算,有些跃跃欲试,但是也都心有顾虑。

毕竟势单力薄,也不敢轻易得罪商行。

不是每家,不,准确地说,除了陆弃娘家里,谁家也没有那般强悍的男人和女儿啊。

为了房子,到底值不值得冒险一试呢

陆弃娘也不劝谁。

房子放在谁家都是大事,没必要劝,否则将来有个风吹草动,容易受埋怨。

但是没想到的是,第一个主动站出来,要找黎人建房子的,竟然是尚临风。

尚临风这个老头,虽然年纪大,但是玩心重,很多时候还像个小孩子心性。

他看上了陆弃娘家的房子,觉得黎人盖的房子,很有意思。

所以即使他已经花高价,找商行盖了两间之后,他还是愿意出钱,请黎族人来再盖两间。

陆弃娘想,那放在一处,能搭吗

但是人家大文豪觉得,就那样盖。

那就盖吧。

尚临风在钱财上颇为大方,所以陆弃娘不担心他赖账。

陆弃娘私下和江明月道:“明月,你也别傻乎乎地白干活。你是中人,在哪里都得收钱。而且你和文轩现在自己过日子,处处都得花钱。”

盖房子,又不差江明月那一份中人钱。

毕竟她是实打实地帮忙联系、翻译,人家也付出了。

陆弃娘反正自己是给了东西的。

江明月对她十分感激。

或许是在给陆弃娘盖房子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所以这次,没用江明月怎么磨嘴皮子,就有不少黎人愿意来帮忙。

黎汉两族的重新接触,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而且对于江明月来说,更是意义重大。

因为黎族人,现在因为这件事,已经默许了她和文轩在一起。

所有的“原则”,都抵不过吃饭穿衣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