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取经团队还在八百里黄风岭中赶路之时,顾阳已经已经带着一些仙茶、灵果、仙丹,来到了万寿山五庄观中。
自从当初与镇元大仙结识之后,每隔几年、几十年,顾阳便会来一趟万寿山五庄观,与镇元子坐而论道,交流关于混元道果的感悟。
因此,这五庄观上下对于顾阳并不陌生。
“云阳道友,你已经有五十年不曾来我这万寿山了。听说近几年,在那东土大唐出现了一座云阳观,香火颇为旺盛,想必也是道友的手笔吧?”
顾阳微笑点头:“十多年前,我见了东土大唐,天灾频发,百姓受苦,大唐天子也算是治世明君,这才传下一些治世之术,得了一些香火供奉。让道友见笑了。”
“香火神道,有利有弊,道友还需谨慎。”
“多谢提醒,贫道自会谨慎处置。再过些时日,那观音菩萨安排的取经之人也该到你这万寿山了。”
镇元子微微点头:“不错,说起来,我与那金蝉子曾在五百年前的盂兰盆会上有过一面之缘,也算是故人。若是这师徒几人来到我这五庄观,贫道还要招待一番。道友怎么也关心起了那取经团队?”
顾阳笑道:“实不相瞒,那取经团队中的孙悟空,也就是当年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与我也算有旧。”
“原来如此,道友不妨在我这五庄观小住几日,待那取经团队到来之时,便随我一同招待招待他们。对了,道友这次来的正巧,我那人参果已然成熟,正好让清风明月打两个给道友尝尝鲜。清风明月,还不快去?”
“是,师父。”
不多时,就见清风明月捧来一个托盘,托盘之上放着两个巴掌大的果子。那果子五官分明,四肢俱全,白里透红,栩栩如生,却如那三朝未满的婴儿一般。
而且,这两个果子上面还有一层氤氲灵气若隐若现,笼罩在那果子表层,衬托的那果子好像真的活了一般。若是那肉眼凡胎的凡夫俗子见了,说不定还真会以为这果子是三朝未满的婴儿。
顾阳看着那两枚成熟的人参果,感受着其中蕴含的灵性与造化之力,忍不住惊叹道:“百闻不如一见,今日才知这草还丹果然非同一般。”
镇元子笑道:“道友,我这人参果与五行相克,遇金则落,遇木便枯,遇水即化,遇火就焦,遇土则钻入地下。放的久了便会僵硬,失去灵性。道友还请品尝。”
顾阳拿起一个人参果,仔细观察了一番,才摇头道:“贫道原本还想用这果子炼成丹药,如今看来,倒是并不容易。”
镇元子摇头道:“炼丹之道,也在五行之中,反而会损了这人参果的灵性。道友还是直接品尝更好。”
顾阳见状,道了声谢,便拿起一枚人参果,咬了一口,只觉一股浓郁的一目灵气,伴随着生生不息的造化之力涌入身体,顿时让顾阳神清气爽,通体舒泰。
冥冥之中,对先天乙木大道又有了新的感悟,肉身和灵魂都得到了洗练。
“果然非同凡响,这剩下的一枚果子,贫道便带回去再吃了。”
“道友请自便。”
两人刚说完,就见有两位仙童从天而降,落在了五庄观中。
“见过镇元大仙!我等奉家师元始天尊之命,特来邀请镇元大仙在七日之后,前往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
闻听此言,镇元子立刻回了一礼,笑道:“有劳两位仙童,贫道一定前去。”
那两位仙童又转头看向顾阳:“敢问这位可是云阳真仙?”
顾阳打了个稽首:“贫道正是云阳。”
“见过云阳真仙,家师有命,让我等也通知云阳真仙,一并前往上清天弥罗宫听讲。”
“多谢告知。”
顾阳也没想到,那位素未谋面的元始天尊,竟然也会邀请自己前去听讲。
之前,顾阳虽时常在人间四处游历,但更多的时间都在翠虹谷中修行,在整个三界之中声名不显。
但自从大唐皇帝在长安建立云阳观,让顾阳有了相当鼎盛的香火,云阳真仙的名字也逐渐在三界之中传开,不再是什么秘密。
送走两位仙童之后,镇元子看向顾阳:“云阳道友,这几日不如住在我这五庄观,待七日之后,咱们一同前往上清天弥罗宫,如何?”
顾阳略一沉吟,开口道:“贫道还需回去安排一些,过两日再来五庄观,如何?”
“也好。”
两人又闲聊了一阵,顾阳便离开了五庄观,径直返回翠虹谷,与两位夫人说明了情况,两天后才又回到五庄观。
七日时间转眼过去,这一日,镇元大仙带着两个人参果,便准备与顾阳一同前去上清天弥罗宫。
临走之前,镇元子特意嘱咐清风明月,等那取经之人来到之时,打两个人参果给唐僧吃。
清风明月还有些疑惑:“师父,我们是太乙玄门,怎会与那和尚有交情?”
镇元子呵呵一笑:“你们哪里知道,那唐三藏乃是金蝉子转世,如来佛祖的第二个弟子。五百年前,我和他在盂兰盆会上相识,他曾向我敬茶。所以,我才称他为故人。”
清风明月点头道:“是,师父。”
说罢,顾阳才与镇元子一同前往那上清天弥罗宫。
飞到半空,顾阳低头看了一眼那五庄观,又转头看了眼镇元大仙,心中忍不住想到,这元始天尊早不讲道,晚不讲道,偏偏这个时候讲道。
镇元大仙也刚好带着弟子们离开,只留下了清风明月看守山门,正好给了孙悟空捣乱的机会。
当顾阳与镇元子一同来到上清天弥罗宫之时,此地已经聚集了不少诸天神佛,三界真仙。
能有资格前来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的,都是金仙以上的大人物。除了天庭的神仙,还有一些西方的佛陀菩萨,比如那位弥勒佛就在其中。
见到那位弥勒佛,顾阳忍不住想到那小雷音寺中的黄眉大王,也正是因为弥勒佛赴元始天尊之会,才让那黄眉大王拿了几件宝物,到小雷音寺中为祸一方。
弥勒佛见顾阳看向自己,也转头看来,满脸笑意的打了声招呼:“这位真人有些陌生,不知是哪位仙家?”
“散仙云阳,见过东来佛祖。”
“原来是云阳真仙,贫僧有礼了。”
此时,那赤脚大仙也走了过来,正在和镇元子打招呼。
这赤脚大仙,是三界之中有名的散仙,修为高深,在天上地下交游广阔,颇有人脉,也是历届蟠桃会必然邀请的名单之一。
“贫道在海外早就听闻云阳真仙为大唐皇帝出谋划策,辅圣庇民,功德无量。今日得见,真仙果然非同一般。”
“赤脚大仙客气了,大仙之名,贫道也早有耳闻……”
众人互相介绍之后,一番寒暄见礼,也都熟悉起来。
不多时,只见一位仙童来到殿中,朗声开口:“大天尊驾临。”
大殿之中的神仙、佛陀、菩萨纷纷停止议论,起身相迎。
下一刻,宫中忽然寂静下来,一股难以言喻的气息弥漫开来。顾阳抬头望去,只见高台之上,不知何时已多了一位中年道人。那道人身着朴素道袍,仙风道骨,头顶有庆云悬浮,周身有道韵流转,一双眼睛清澈如泉,却似乎映照出了周天星斗,亘古沧桑。
“恭迎元始天尊!”
“众仙家不必多礼,且随意落座。”元始天尊的声音平和温润,却直入人心:“今日与诸位论一论混元道果。”
天尊开口,言出法随。整个弥罗宫顿时被一股玄奥道韵笼罩,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异香扑鼻,轻音缭绕。顾阳只觉浑身一震,元神前所未有的清明,整个人如同沐浴了一场甘霖。
“混元者,无极而生,太极之始,万物之本。”元始天尊缓缓道来,“混元道果,乃修道之终极,得之可超脱轮回,不沾因果,永恒自在…”
天尊讲述混元大道,言语简朴,却字字珠玑,蕴含无上妙理。宫中众仙如痴如醉,有的眉头紧锁,苦苦思索;有的面露微笑,似有所得。
顾阳端坐于一方蒲团之上,伴随着元始天尊的讲道,周身不时有大道道韵流转,阴阳五行,先天八卦,生死轮回,造化无穷。
八百年前,顾阳受到菩提祖师指点,已经领悟到了混元道果的几分真意。如今又听到元始天尊讲道,从另一个方面阐释混元道果,心中很快有了新的感悟。
不知不觉间,顾阳完全沉浸其中,诸般大道万般感悟涌上心头,背后浮现出阴阳太极图,随后那太极图又演变为先天八卦,进而化为一朵青莲,一把宝剑。
到了后面,生死轮回道韵流转,顾阳背后隐隐浮现出一个若隐若现的虚影,其中似乎有一方小世界,正在孕育。
下方听讲的诸位仙家、佛陀、菩萨,都在各自感悟混元道果的奥妙,并未察觉到顾阳的变化。
那台上讲到的元始天尊,却是第一时间发现了顾阳的变化,抬头看了眼顾阳背后的虚影,语气忽然一转,从阴阳大道讲起了轮回之玄妙:“轮回非苦,乃道之循环;超脱非避,乃道之升华。万物皆在轮回,唯真灵不灭。知轮回而超轮回,明真灵而养真灵,方可窥混元之门...”
这些话如同明灯,照亮了顾阳修行路上的迷雾。他修轮回之道千年,自认为已洞悉轮回奥秘,此刻才知自己不过窥得冰山一角。
不知不觉中,顾阳周身泛起淡淡光华,一轮虚幻的转盘在身后若隐若现,上面有六道轮回之象流转。顾阳识海之中的六道轮回盘投影,此刻受天尊讲道引动,竟然显出了几分真容。
周围的几位真仙真注意到这一幕,皆露讶色。修行轮回之道者本就稀少,能有所成就者更是凤毛麟角。镇元子见顾阳又有感悟,也不由得为顾阳感到高兴。
元始天尊继续讲道,从混元道果讲到天地玄机,从万物造化讲到人心天道。顾阳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道理,与自身所学相互印证。
“混元之道,在乎一心。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一念三千,回光返照...”
元始天尊话语中蕴含无上法力,直指本心。顾阳只觉灵台一片清明,往日困扰许久的修行关卡纷纷贯通,对混元大道有了前所未有的领悟。
大道三千,皆可成道。每人所修之道不同,成道之路亦不同。对于他人来说,想要成就混元道果,必须超脱生死轮回,跳出三界五行。对于顾阳来说,他本就依托六道轮回盘成道,他的混元之道并非远离轮回,而是透彻轮回;并非超然物外,而是融入其中。
顾阳周身光华越来越盛,轮回盘投影几乎凝成实质,引来了更多关注。
“这位道友造化非凡,果然不简单。”弥勒佛祖连连点头。
镇元子微笑点头:“云阳道友的福缘悟性本就不凡,如今又得天尊一言点化,即刻有如此进境,大道可期。”
元始天尊见顾阳能够快速领悟自己所讲的内容,讲道之时便多讲了一些轮回奥妙,话语间似乎也暗含指引之意。
顾阳沉浸在对大道的领悟中,不知时间流逝。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天地初开的景象,万物生成的奥秘,以及轮回运转的根本规律。这些景象如流光飞逝,难以捕捉,却又深深烙印在他的真灵深处。
不知过了多久,元始天尊讲道声音渐歇,宫中异象也逐渐平息。众仙仍沉浸在道境之中,久久不能回神。
“大道至简,唯在用心。”元始天尊最后说道,“今日讲道至此,诸位可自行体悟。”
言毕,天尊身影渐渐淡去,不知所踪。
又过了许久,宫中仙真才陆续回神,个个面露喜色,显然收获颇丰。相互间交谈起来,皆是对天尊讲道的赞叹与自己对大道的领悟。
顾阳缓缓睁开眼睛,眸中似有轮回之象流转,片刻后才恢复清明。他只觉得自己的道行有了质的飞跃,对混元大道的理解深入了不止一个层次。
“恭喜道友,道行大进。”赤脚大仙在一旁笑道。
顾忙起身行礼:“多谢,贫道侥幸有所领悟,全赖天尊讲道玄妙。”
弥勒佛笑呵呵地说:“轮回之道,最是难修。真仙能得此进境,也是自身积累所致。真仙日后若有闲暇,也可来我那里小坐。”
赤脚大仙也笑道:“云阳道友与我一样,都是散仙。咱们日后可要多多走动。”
众仙陆续离开弥罗宫,顾阳与弥勒佛、赤脚大仙等人告别后,便与镇元大仙一同返回人间。
此次听讲,收获远超预期。不仅对混元大道有了深刻理解,轮回之道也更进一步。
顾阳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后,弥罗宫内,元始天尊的身影再次显现,望着他远去的方向,微微点头。
而顾阳,正怀着对混元大道的全新理解,飞向属于自己的造化机缘。轮回之秘,混元之奥,正在前方等待着他去探索、去领悟。
修行之路,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