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让人拿来了几个样品。施密特仔细检查后,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这不可能!”施密特几乎是吼出来的,“你们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这项技术?”
“施密特先生,您刚才不是说中国人需要五十年吗?”沈良淡淡地说道,“现在看来,您高估了这个时间。”
“你们一定是偷了我们的技术!”施密特愤怒地说道,“我要向国际仲裁法庭起诉你们!”
“请便。”沈良毫不在意,“我们所有的技术都有完整的研发记录,随时欢迎检查。”
施密特气得脸色发青,但又无可奈何。华夏重工确实是自主研发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沈总,现在我们公司愿意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您的技术。”施密特突然换了一副嘴脸,“我们可以出价一亿美元。”
“不卖。”沈良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技术,不会卖给任何外国公司。”
“两亿美元!”施密特咬牙说道。
“多少钱都不卖。”沈良的态度很坚决,“施密特先生,您还是回去告诉您的老板,中国人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了。”
施密特灰溜溜地离开了,临走时还不忘放狠话:“沈总,您会后悔的。没有我们的技术支持,您的企业走不远。”
“那我们走着瞧。”沈良冷笑道。
华夏重工成功攻克钛合金加工技术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行业。国内的航空企业纷纷前来洽谈合作,订单如雪花般飞来。
“沈总,我们现在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销售总监兴奋地汇报道,“而且价格比进口产品还高,客户们都抢着要。”
“很好,但是我们不能骄傲。”沈良提醒道,“这只是开始,我们还有更多的技术需要攻克。”
就在华夏重工忙着扩大生产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了。
“沈总,不好了!”技术总监急匆匆地跑进办公室,“德国那边向我们的客户施压,威胁说如果继续使用我们的零部件,就不提供其他技术支持。”
“什么?”沈良皱起了眉头,“他们这是在搞技术封锁。”
“是的,而且效果很明显。”技术总监苦笑道,“已经有三家客户取消了订单。”
沈良沉思了一会儿,突然笑了。
“沈总,您怎么还笑得出来?”技术总监不解地问道。
“因为我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沈良神秘地说道,“既然他们要玩技术封锁,那我们就玩得更大一点。”
“您的意思是?”
“我们不仅要做零部件,还要做整机。”沈良的眼中闪烁着光芒,“我们要造出自己的大飞机,让全世界都看看中国人的实力。”
“造飞机?”技术总监倒吸一口冷气,“沈总,这可是比零部件难一万倍啊。”
“难又怎么样?”沈良站起身来,“当年我们造原子弹的时候,外国人也说不可能。结果呢?”
技术总监被沈良的气势感染了,眼中也燃起了斗志。“沈总,您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很好!”沈良拍了拍技术总监的肩膀,“从明天开始,我们成立飞机设计部。我要让德国人知道,什么叫做中国速度!”
消息传出后,整个华夏重工都沸腾了。工人们议论纷纷,有人兴奋,有人担心,但更多的是期待。
“造飞机?我们华夏重工要造飞机了?”老工人李师傅激动地说道,“我活了六十多岁,还从来没见过中国人造的飞机呢。”
“李师傅,您说我们能成功吗?”年轻工人小张问道。
“能!”李师傅毫不犹豫地说道,“沈总说能成功,就一定能成功。你看看这几年,沈总什么时候失败过?”
确实,从沈良接手华夏重工以来,几乎每一个项目都获得了成功。从最初的炼钢炉改造,到后来的挖掘机、发电机组,再到现在的航空零部件,华夏重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但是造飞机,这确实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沈总,我们需要多少资金?”财务总监担心地问道。
“先投入十亿。”沈良说道,“如果不够,再追加。”
“十亿?”财务总监差点晕倒,“沈总,这是我们公司全部的流动资金啊。”
“没关系,我们可以贷款。”沈良很淡定,“银行那边我已经谈好了,他们愿意支持我们的项目。”
“可是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财务总监还是很担心。
“不会失败的。”沈良的语气很坚定,“我对此很有信心。”
接下来的几个月,华夏重工开始了大规模的人才招聘。沈良亲自出马,到各大高校和研究院挖人。
“教授,我们华夏重工诚邀您加入我们的飞机设计团队。”沈良对着一位航空专家说道。
“沈总,说实话,我对您的企业很佩服。”这位教授说道,“但是造飞机不是造汽车,难度实在太大了。”
“教授,您觉得最大的难度在哪里?”沈良问道。
“发动机。”教授毫不犹豫地说道,“没有好的发动机,飞机就是一堆废铁。”
“那如果我告诉您,我们已经有了发动机的技术方案呢?”沈良神秘地说道。
“什么?”教授不敢置信,“沈总,您不会是在开玩笑吧?”
沈良没有说话,而是拿出了一份技术文件。教授接过来仔细看了看,脸色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这个方案……”教授喃喃自语,“理论上确实可行,而且比现有的发动机更先进。”
“教授,您愿意加入我们吗?”沈良问道。
教授沉思了很久,最后重重地点了点头。“沈总,我愿意!为了中国的航空事业,我愿意赌这一把!”
有了这位教授的加入,华夏重工的飞机设计团队迅速壮大。很快,一个由三十多位顶尖专家组成的设计团队就成立了。
“各位,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沈良在第一次团队会议上说道,“设计出一款性能超越波音737和空客A320的中型客机。”
“沈总,这个目标会不会太高了?”一位专家担心地说道,“我们毕竟是第一次造飞机。”
“目标高一点没有坏处。”沈良说道,“如果我们的目标只是追赶,那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我们要做的是超越。”
“那我们从哪里开始?”另一位专家问道。
“从发动机开始。”沈良说道,“这是飞机的心脏,也是最关键的部分。”
接下来的一年,华夏重工的发动机实验室成了最繁忙的地方。沈良几乎每天都要到实验室检查进度,有时候甚至亲自参与设计工作。
“沈总,您看这个叶片的设计。”发动机总设计师指着图纸说道,“我们采用了单晶叶片技术,效率比传统叶片提高了15%。”
“很好,但是还不够。”沈良说道,“我们要追求的是极致的性能。”
说着,沈良在图纸上做了一些修改。“如果我们把叶片的角度再调整一下,效率还能再提高5%。”
总设计师仔细看了看沈良的修改,眼睛逐渐亮了起来。“沈总,您的这个想法很有创意,我们马上试试。”
就这样,在沈良的指导下,华夏重工的航空发动机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仅性能指标全面超越了国外同类产品,而且成本还降低了30%。
消息传到国外,立即引起了轰动。
“这不可能!”波音公司的技术总监看着华夏重工发布的技术参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中国人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开发出这么先进的发动机?”
“先生,这是事实。”助手苦笑道,“而且据说他们的飞机原型机马上就要首飞了。”
“马上首飞?”技术总监更加震惊了,“他们的进度怎么这么快?”
确实,华夏重工的进度快得让人难以置信。在发动机取得突破的同时,飞机的其他部分也在快速推进。
“沈总,我们的飞机什么时候能首飞?”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问道。
“三个月后。”沈良自信地说道,“我们的c929客机将在三个月后进行首飞。”
“c929?”记者们面面相觑,“沈总,这个型号是什么意思?”
“c代表中国,929代表我们的目标。”沈良解释道,“我们要造出一款能够搭载929名乘客的大型客机。”
“929名乘客?”记者们倒吸一口冷气,“沈总,这比波音747还要大啊!”
“没错。”沈良点点头,“我们要造的不仅仅是一架飞机,而是世界上最大的客机。”
这个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支持的声音有,质疑的声音更多。
“中国人疯了吗?”《华尔街日报》的评论文章写道,“他们连一架小飞机都没造过,居然要造世界最大的客机?”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金融时报》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华夏重工这是在哗众取宠。”
面对外界的质疑,沈良显得很淡定。
“让他们说去吧。”沈良对技术团队说道,“事实胜于雄辩,等我们的飞机飞上天,他们就知道谁是对的了。”
三个月后,华夏重工的试飞基地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c929客机的原型机静静地停在跑道上,银白色的机身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各位,今天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沈良通过广播对所有员工说道,“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大飞机,即将飞上蓝天。”
试飞员走向飞机,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这不仅仅是一次试飞,更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次重大突破。
“塔台,这里是c929,请求起飞。”试飞员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来。
“c929,允许起飞。”塔台回应道。
巨大的发动机开始轰鸣,c929缓缓滑向跑道。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这架承载着无数人梦想的飞机。
“起飞了!起飞了!”人群中爆发出激动的呼声。
c929优雅地离开了地面,直冲云霄。那一刻,所有人都热泪盈眶。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沈良激动地挥舞着拳头,“中国人的大飞机飞起来了!”
消息传到国外,那些曾经质疑和嘲笑的媒体都沉默了。事实证明,中国人不仅能造出大飞机,而且造得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好。
“这简直是奇迹。”波音公司的cEo在内部会议上说道,“华夏重工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完成了我们需要十年才能完成的工作。”
“先生,我们该怎么应对?”副总裁问道。
“应对?”cEo苦笑道,“我们还能怎么应对?只能承认,中国人在航空领域已经不再是追随者,而是领跑者了。”
华夏重工的成功,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成功,更是整个中国制造业的成功。
从此以后,“中国制造”不再是低端产品的代名词,而是高科技、高质量的象征。
而沈良,这个从1980年穿越而来的男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坚持,改写了中国工业的历史。
他证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有足够的决心和正确的方向,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