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再如何休整,历史的趋势摆在这里,车轮滚滚向前,齐国在两年之后,仍旧是被灭了。
而这一次,即便嬴政没有心急着覆灭六国,可因着火炮的出现,和避免了在楚国的巨大损失。
统一六国的时间,相比于嬴政梦中出现的未来,仍旧是要提前了两年。
更重要的是,相比于灭掉六国之后,同样损失巨大的秦军,还有那些大量残存的六国贵族。
这一次,在嬴政的铁血手腕上,那些六国余孽,不是被彻底清除,大多也被调离了重要职位,再难掀起大的风浪。
不过秦国灭亡,最主要的还是制度的原因,军功爵制造就了这架所向披靡的马车,也让他很难一下子停下来。
好在嬴政早在从梦中清醒的那一刻,便开始布局,逐渐的改良军功爵制。
虽说不可能一下子便解决掉所有的问题,但相较于从前已经疲惫不堪,却又不得不接着进行战争的秦国,至少现在是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而在六国覆灭之后,再一次出现在秦国朝廷上的,便是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议了。
从夏商周开始,整个天下便是以分封制为主,这是时代的主流。
即便秦国是最早实现郡县制的,也已经实行了许多年,但那不代表着就完全没有分封制了。
像是那些什么这个君,那个君的,便是都有自己封地的存在,在他们的封地上,哪怕是嬴政这个大王那都是不好使的。
不过那是在嬴政继位之前的事了,不要说是现在这个威望比之历史上要更高的始皇陛下,便是原来,那些封君也是被嬴政打压下去,将封地整个收回的。
可以说,嬴政的意志其实表达的已经是很清楚的了,那就是秦国只会实行郡县制,不会分封,再一次将统一的天下割裂。
不过既然如此,如今朝堂上,怎么还会有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呢。
这便是因为做封君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利益动人心,那些自认为立了功的将领,那些宗室子弟,谁又能不心动呢。
哪怕明知道大王的态度,可若是理智能完全战胜贪欲,这世间怕是也就没有那些多失败的野心家了。
这也就是嬴政的儿子们还都太小,最大的扶苏也才八岁多,还不到上朝议事的时候。
要不然,作为秦王的儿子,分封的主力,他们会是政策推行最大的反对者,虽说他们可能也做不了什么。
不过即便诸公子现在还年少,但他们的母亲,却很是清楚,哪怕后宫不得干政是铁律,却仍旧是有人不死心的想敲耳边风。
可惜啊,嬴政的意志之坚决,别说是耳边风了,哪怕是满朝文武都反对,也动摇不了他的决心。
当然,作为君主,总不能自己亲自下场与人吵,而这个时候,留李斯一命的作用,便就体现出来了。
这位因为办过太多案子,处决过太多朝臣,而被大多数官员敌视的黑冰台前任领袖,再一次重出江湖,开启他舌战群儒的一场精彩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