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夜的发酵,《Stellar Voyage》音源上线的消息如同一颗被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国内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五代首个全中文专辑”,这个极具分量的头衔,本身就自带巨大的话题与争议。
此前李麦因芭莎红毯在国内积累的大众认知度,以及前段时间他大手笔回馈粉丝的余温犹在。
再加上straykids上次回归主打《maniac》在短视频平台的风行,几股势头汇合起来,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
体现在qq音乐的专辑销量榜单上,就是《Stellar Voyage》名字后面跟着的那一长串令人瞠目的数字。
网易云音乐下的评论区里,热评第一也首次不是被粉丝给占据,而是赫然写着:
“五代第一个全中文专辑!这个诚意我吃了!”
vb文娱的热搜榜上,与Stray Kids相关的词条也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
#StrayKids全中文专辑#
#无应答呼叫#
#李麦银发#
#Stellar Voyage全专仙曲#
这些词条后面紧跟着的“热”、“沸”甚至“爆”字,无声地宣告着这场音乐风暴的强度。
社交媒体上,关于专辑的讨论呈现出几何级数般的增长,除了粉丝有组织的宣传,更多是路人出于好奇的自发分享。
b站上的音乐博主们怎么可能错过蹭热度的机会,争相发布乐评不说,视频的标题更是一个比一个吸睛:
【逐帧解析straykids新专《Stellar Voyage》!五代首张全中文专辑,是资本运作还是诚意拉满?】
【听完straykids全中文新专,对不起,我承认之前对kpop的声音大了点儿!】
【为什么说的《Stellar Voyage》是艺术品?带你深扒编曲中暗藏的细节!】
【……】
“这张昨天才发布,就被无数粉丝在后台疯狂‘轰炸’,强烈要求我必须来听听的专辑,坦白讲,我一开始是带着十足的偏见和挑剔点开播放键的。”
视频中,穿着一件毫不起眼的灰色格子衬衫,头发甚至有些许凌乱,形象完全符合大众对中年男人刻板印象的某b站知名乐评博主,脸上还残留着一点儿被打脸的尴尬。
“好吧,我承认我不应该还没听过就下结论的。”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鼠标在音频软件的界面上熟练地操作着:“废话不多说,我们现在开始听歌。”
博主那套一眼望去便知价值不菲的音响,此刻正毫无保留地展现着它的价值。
经由它流淌出的音符,与普通设备外放的效果截然不同,仿佛揭开了音乐表面那层朦胧的薄纱,将内里所有精心雕琢的细节,都巨细无遗,纤毫毕现地呈现在了听众的耳边。
视频上方,立刻划过一连串“又来蹭音响了”的弹幕。
“前奏这个模拟无线电波沙沙声的底噪,加上那段逐渐增强,如同心跳的合成器低频,一出来就抓住了我的耳朵。”
进入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乐评博主的语气都变严肃了许多。
“制作人在这个空间感和氛围营造上,是花了不少心思的,不是说随便套了个模板就算了。”
“我看粉丝说,这首歌完全是李麦自己写的对吧,这小子是有两把刷子的!”
他拖动进度条,停在了人声进入前的部分:“再听这里!”
“注意,这里的编曲没有用常见的铺底 pad来烘托气氛,反而是在相对‘干’的混响环境下,靠成员本身声音的质感和清晰的咬字来支撑。”
“我只能说,这是一个非常冒险的选择!”
他按下暂停键,口吻不太确定:“唱导入的成员,我没记错的话,是团里的主唱……叫梁精寅的对吧?”
“记不太清楚了,如果说错了我先道歉。”
“他的声音放在这里效果非常好,那种独自在空旷的宇宙里,带着一丝不确定的孤独感立刻就出来了。”
“我不确定这个分part是公司分的还是别的什么,但这个成员在导入部分真的做得特别好!非常适合!”
在一堆“羊妈猛猛落泪”、“我宝做得好”的弹幕中,歌曲播放到了预副歌部分。
博主猛地点击了暂停,声音骤然拔高,带着发现宝藏的激动。
“弦乐进入旋律的感觉非常克制,低声部的贝斯部分,情绪推动的十分恰到好处,编曲里这个几乎不易察觉,类似金属摩擦的 glitch音效,简直绝了!”
如果说此时视频中的博主还能勉强保持淡定,当副歌部分出来,他激动到整个人都红了。
“副歌这里的编曲用了非常经典的‘wall of sound’手法,但做得非常有层次!”
“主旋律的合成器lead音色非常明亮且富有攻击性,但你们听背景里那层铺开的宽阔pad和精心编排的鼓组,它们没有糊成一团,而是在巨大的声压中清晰地剥离出了节奏和空间感。”
“现在,重点来了。”
他调整了一个音轨:“我们单独听一下李麦在副歌里的ad-libs(即兴和声)。”
他按下播放键,一阵空灵缥缈,如同在宇宙真空里回荡的吟唱清晰地浮现出来,缠绕在主声轨周围,为激昂的副歌增添了惊人的层次感和神圣感。
弹幕瞬间炸开了锅。
“非常、非常、非常厉害的唱功。”
视频中的博主用了好几个“非常”来表达自己的震惊。
“因为这个,我去大概听了一下他们团以前出过的歌曲。”
屏幕后面的所有人都能听出来博主语气中的惋惜:
“只能说,李麦本人的唱功,其实在团队中是有些被埋没的。”
“他的唱功技巧、音色质感、声带控制还有情感共鸣,在我这里听过的新生代歌手中,完全可以称得上数一数二。”
对比起粉丝们还会有所克制,作为路人的博主一夸起来那叫一个发了狠忘了情,吓得评论区留言中一堆人在那里找补,生怕因为这个给自家爱豆招黑。
“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这首《无应答呼叫》的结构非常规整,但听感上却丝毫不觉得枯燥。”
“intro、主歌、预副歌、副歌;第二主歌、第二预副歌、副歌、bridge、最后一段爆发的副歌加outro……非常学院派的标准流行结构。”
“不过因为在每个部分的音色选择、和声进行和节奏细节上都做了微妙的变化,让这个将近三分半的歌曲听感始终被牵引着,光这一点,就需要制作人有着极强的结构掌控力和乐感。”
“再说回这首歌的旋律本身。”
“不论是电子音乐的冷冽科技感,还是弦乐的宏大叙事性,或者是流行旋律的抓耳度,这三者都平衡得非常好。”
“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首打破常规,具备了相当高的完成度,从而给人带来了不小惊喜的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