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以捕快之名 > 第422章 李环震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希安刚刚迈出太和殿那扇朱红色的大门,他的衣袖角还残留着殿内沉水香的浓郁香气。这种香气来自江南的贡品,燃烧时没有烟雾,只有清新润泽的暖意,与龙涎香的高贵气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香味。这种香味是他在地方任职时从未闻到过的,让他感到一种陌生而又奢华的氛围。

他的指尖不自觉地轻轻拂过袖口的暗纹,那是一种精美的图案,用丝线绣制而成,显得格外精致。正当他准备抬起脚步朝宫门外走去时,突然间,身后传来了一道清脆悦耳的童声。这声音如同银铃一般,清脆而响亮,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笃定。

“张大人,国师有请。”

他缓缓转过身去,目光落在了台阶下方。只见那里站着一个身穿月白色道袍的小童,宛如从仙境中走出来一般。那小童看上去大约十三四岁的年纪,头上挽着一对小巧的双丫髻,用一支碧绿的玉簪子固定着,显得十分俏皮可爱。

他的眉毛如远山含黛,微微上扬的眼角如同秋水横波,清澈而明亮。那双眼眸犹如夜空中的繁星,熠熠生辉,让人不禁为之倾倒。他的手中紧握着一柄玄色的拂尘,尘尾的丝线乌黑油亮,显然是用上等的马尾精心制成的,轻轻一挥,仿佛能扬起一片云雾。

当张希安的目光与小童交汇时,小童立刻躬身作揖,动作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礼数之周全,完全不像是一个孩子所能表现出来的。他用清脆而稚嫩的声音说道:“张大人,国师特意派遣我前来邀请您,说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想要询问您。还望大人您能够移步前往。”

“现在?”张希安眉峰微挑,指节无意识摩挲着腰间腰牌。本打算回暂居的府宅换身常服——官袍束身,领口勒得他有些发紧,实在不如家常的棉麻衣裳自在,没成想刚出殿门,就撞上来这桩意外。

“对,现在。”道童抬眼,目光清亮得像淬了星光,一字一句复述,“国师特意吩咐,‘莫要让他等久了’,还请大人随我来。”

张希安凝视着小童那双充满自信和坚定的眼睛,心中不禁暗自思忖起来。国师向来深居简出,他的居所位于皇城的西北角,那是一座高耸入云的观星楼。平日里,国师极少离开那座塔楼,除了每年冬至时会代表陛下进行祭天仪式外,即使是陛下亲自召见,他也很少应允。在满朝文武之中,能够得到国师主动相邀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不仅如此,张希安心中的疑问愈发增多。国师究竟是如何得知自己来到京都的呢?这实在是令人费解。然而,此时此刻,他来不及深思熟虑,因为小童已经在前面引路,他只得赶忙拱手应道:“有劳小师父带路了。”

此时,太和殿外的石狮子下,李环攥着卷宗的手,还悬在半空。他是大理寺少卿,从三品官阶,之前特意借查案的由头,将张希安从地方调来京都——本是想着张希安在地方断案有经验,又无依无靠,好拿捏些,方才见张希安从殿内出来,正想上前一同出宫,顺便探探陛下的口风,却见那道童快步上前,引着张希安往宫道深处去了。

李环瞬间瞪圆了眼,喉结上下滚动了两下,声音都有些发颤:“这、这是国师座下道童?!”他早年在御花园远远见过一次,那道童总跟在国师身边,一身月白道袍极为显眼,绝不会认错。

他突然间想起了之前在茶馆里听到的那些传闻。据说,三年前边境地区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动乱,贼寇的首领率领着他的部下盘踞在雁门关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朝廷接连派遣了多位将领前去征讨,但都以失败告终。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国师挺身而出,独自一人闯入贼营。他以惊人的武艺和勇气,与贼首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斗,并最终成功地将贼首斩杀。国师将贼首的头颅悬挂在城门之上,以此来震慑那些乱党。

这一壮举令整个国家都为之震惊,国师也因此声名大噪。陛下对他的英勇行为深感赞赏,亲自将他迎回大梁,并赐予他国师的尊号。

然而,自那以后,国师便一直深居简出,只在观星楼闭关观星,对外界的事情似乎毫不关心。即使是陛下有重要的事情需要与他商议,也必须先派人传话,等待他有空的时候才肯接见。

若这张希安真与国师有旧……李环后背瞬间渗出冷汗,指尖无意识绞紧了腰间的玉带,那带子是上好的云锦所制,此刻却勒得他呼吸发紧。好在国师向不干涉朝纲,从不过问朝堂上的纷争,可光是“国师故人”这四个字的威慑力,就足以让满朝文武噤声。他望着张希安渐行渐远的背影,又悄悄摸了摸手里的卷宗——从前总觉这七品小官无依无靠,是块任人摆弄的软骨头,如今看来,倒要重新盘算盘算了……

观星楼位于皇城的西北角,与喧嚣的宫殿群相隔甚远,宛如一座独立的仙境。沿着青石板阶缓缓而上,石阶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青苔,仿佛岁月的痕迹。每一步踩上去都有些滑腻,让人不禁小心翼翼。

松风从阶旁的古松间穿梭而过,带来了一股若有似无的檀香味。这股檀香比太和殿的沉水香更为清冽,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它与松针的草木气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让人不由自主地静下心来,沉浸在这宁静的氛围中。

道童引领着张希安穿过两重朱红色的大门,门上的铜环被擦拭得锃亮,闪耀着金属的光泽。当叩门时,铜环发出的声音浑厚而深沉,仿佛能传遍整个观星楼。

最终,他们停在了一间挂着“摘星阁”匾额的屋前。那匾额是用紫檀木制成的,质地坚硬,色泽深沉。匾额上的字迹苍劲有力,每一笔都透露出一种仙风道骨,显然是出自名家之手。

道童轻轻推开木门,屋内暖香浮动,比殿内更显温润。案上摆着铺开的星图,图纸是蚕丝所制,上面用朱砂和墨汁标注着星宿的位置,旁边放着三枚龟甲,甲身布满裂纹,显然是经常使用的。墙上悬着一面八卦镜,镜面光洁如新,能映出人的影子,屋子中央设着两个蒲团,蒲团套着青布套子,边角绣着云纹。

“坐。”

就在张希安刚刚踏入屋内的一刹那,一道沙哑但却异常温和的声音突然从屋子的某个角落传了出来。这声音就像是被砂纸轻轻摩擦过一般,带着些许粗糙,但却又透露出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亲和力。

张希安闻声猛地抬起头,目光迅速扫过屋内的每一个角落,最终停留在了屋角的窗边。在那里,他看到了一个身影正静静地倚在一把黄花梨圈椅上。

那是一位中年男子,他的面色红润,犹如熟透的苹果,透露出一种健康和活力。他的精神状态极佳,双眼明亮有神,仿佛能够洞悉世间万物。男子身上穿着一件月白色的道袍,上面绣着精美的暗纹云纹,这些云纹细密而精致,在光线的映照下若隐若现,宛如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高雅的感觉。

男子手中握着一柄拂尘,那拂尘的尘尾轻轻地垂落在他的膝头,随着他的呼吸微微晃动,仿佛有生命一般。他的目光如同深潭一般沉静,深邃而内敛,让人感觉仿佛能够一眼看穿人的内心深处。

张希安当然知道,眼前的这位中年人正是大梁国人人敬重的国师。他连忙躬身行礼,动作标准而恭敬,不敢有丝毫怠慢。国师微微颔首,示意张希安起身,然后张希安才小心翼翼地在一旁的蒲团上坐下。

这蒲团的布料异常柔软,仿佛云朵一般,但却又有着足够的支撑力,并不会塌陷下去。张希安调整了一下坐姿,让自己坐得更加舒适一些,同时也保持着对国师的尊敬。

“最近怎么来京都?”国师指尖轻轻叩了叩案几,案面是整块的梨花木,叩击时发出清脆的声响。

“回国师,大理寺卿李环大人请下官来,协助查兵部大印失窃案。”张希安垂眸,目光落在自己的衣摆上,声音放得恭谨。他知道国师问起此事,定是有缘由,不敢有半分隐瞒。

“哦。”国师淡淡应了声,目光扫过他腰间悬着的玉牌,眼神里多了几分柔和,“鲁清最近怎么样?”

张希安闻言一怔,随即回过神来——他挺直脊背,认真答道:“托国师的福,鲁姑娘上月已搬到青州府宅住下,那宅子带个小院子,种了她喜欢的海棠花。鲁大叔也跟着来了,每日种种菜、遛遛鸟,身子骨倒比从前在清源县时硬朗些。”

国师闻言轻笑,眼角泛起细纹,带着几分暖意:“这孩子,有心了。辛苦你了,这些年多亏你照拂。”

“谈不上辛苦。”张希安抬头,眼底浮起一丝犹豫,手指微微蜷缩,“下官斗胆,有桩疑惑想请国师解惑……”他深吸一口气,将最近查案时的发现一五一十说了出来——张希安怀疑有人假扮国师。

“下官自知逾矩,不该妄议国师之事。”他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有些发紧,“只是此事关乎朝局安稳,若真有人借国师之名行不法之事,不仅会累及国师清誉,还可能让真凶逍遥法外……下官也怕,自己查案时一错再错,耽误了时机。”

国师抬手打断他的话,动作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无妨,你能直言,是有心了。”他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静,“我极少离京,观星楼的门,除了身边几个近侍,外人轻易进不来,确有人冒充我的名号在外行事。”他指尖掠过案上的星图,指腹抚过星宿的标记,而后拿起案边的三枚铜钱,轻轻一抛,铜钱落在案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不过他说得也不全错——‘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江湖事,本就该这般简单。再者,正道若没有个邪教压着,没了制衡,反倒容易生出内耗,互相倾轧。待我处理完手头观星的事,自会去会一会这冒牌货,断不会让他坏了我的名声。”他抬眼,目光如炬,带着几分威严,“你只管查你的案子,不必分心管这些,守好本心,莫要被外界干扰,便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

张希安听了这话,心头瞬间一松,压在心里的巨石终于落了地。他起身离座,对着国师深深长揖,动作恭敬而诚恳:“谢国师指点,下官明白了。”

出得观星楼时,日头已偏西,金色的余晖洒在青石板阶上,将影子拉得很长。张希安沿着阶往下走,松风依旧,檀香味却渐渐淡了,取而代之的是宫墙外传来的市井气息。他快步走到宫门口,远远便看到李环在门口来回踱步,双手搓着,脚边还放着个食盒,显然是等了许久。

张希安走上前,躬身行礼“让李大人久等了,方才国师问了几句私事,耽搁了一会儿。”

李环连忙摆手,指尖还在微微发抖,显然是还没从“张希安认识国师”的震惊中缓过来。他连忙赔笑道:“张大人受累了,不碍事,我备了马车在那边,车上还带了些刚买的桂花糕,咱们这就回府?”他说话时,语气比之前恭敬了许多,连称呼都从“你”换成了“张大人”。

二人并肩踏出宫门,一股带着丝丝凉意的晚风扑面而来,风中夹杂着街边糖画摊传来的甜香。那香味浓郁而甜腻,仿佛能让人在一瞬间忘却所有的烦恼,沉浸在这甜蜜的氛围之中。

李环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股甜香,心情也不由得愉悦起来。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张希安,只见他挺直着背脊,步伐稳健,每一步都显得那么从容不迫。

李环的目光落在张希安的领口处,突然想起自己刚才因为紧张,不自觉地将领口绞得太紧,此刻脖子还隐隐作痛。他悄悄松了松领口,心里暗自庆幸:还好自己之前对张希安还算礼遇有加,不仅给他安排了宽敞舒适的住处,还特意派了两个丫鬟专门伺候他。

想到这里,李环不禁有些后怕。若是之前对张希安稍有怠慢,此刻恐怕就不是松领口这么简单了,说不定自己会懊悔得肠子都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