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海把周滢的手交到周玉坪手中,叮嘱道:“滢儿既是妹妹,又是媳妇,必须照顾好了。”
“我保证两个都会照顾好的。”周玉坪一高兴,连说错话了都没有察觉。
周成海心中一叹,也没挑这个话里的毛病。
周玉坪拉着周滢一起向嘉宾微微躬身,然后走到鲁飞和于若雪的右手边站好。
至此,十四对新人,全部站在了舞台上,戈辉带领大家,一起向众嘉宾,家属们,躬身致谢。
十四个新娘,争奇斗艳,风华绝代,无数嘉宾感叹,大清国最漂亮的十四个女人,被他们十四兄弟拿走了。
孙再芝是今天十四对新人的证婚人。
他先表达了自己担任证婚人非常荣幸,然后代表十四对新人,代表特区政府感谢莅临婚礼现场的各国元首,洋洋洒洒说了三分钟。然后向戈辉等十四对新人,列举了一些好的和不好的极端情况,比如贫穷、疾病或残疾之类的,问十四对新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愿不愿意认可对方,和对方在一起,直至生命终结。为了照顾外国人,他还用英文说了一遍,至于许莲,他并不知道许莲是倭国人。
十四对新人,都没有犹豫,哪怕多考虑一秒,几乎是齐声回答——我愿意。
当然是愿意了,如果不愿意,今天的婚礼根本就不会举行。
孙再芝又提了一些别的问题,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我愿意。
最后,在孙再芝一连串的祝愿声中,上午的仪式基本结束。孙再芝请全体嘉宾移步宴会厅,正式进入婚宴环节。
而这个婚礼仪式的大厅,立即开始重新布置,晚上的拜堂礼和宴会都在这里举行,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洞房就在一号楼的三楼,十四个准新娘,最紧张的时候就要来了。
晚上的拜堂礼很顺利,德皇威廉二世发现了清国人传统婚礼的有趣之处。婚宴上威廉二世十分意外地喝醉了,真的是太高兴了。
戈辉也喝了很多,结果洞房之夜,啥也没干成,掀完盖头,直接倒在了喜床上,呼呼大睡。不过,第二天早上,他又把昨晚错过的补上了,两人大战了三百合,伊娃一败涂地,多次求投降才被堪堪放过。
这三天,两人战斗不止,最后以伊娃彻底认输而告终。
4月25日,朝阳峰会在朝阳荣耀大酒店如期举行。
英国首相享利-坎贝儿。
法国总统克莱芒-阿尔芒-法利埃。
意大利王国首相乔瓦尼-乔利蒂。
奥斯曼帝国的穆拉德五世亲王。
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倭国首相西园寺公望。
丹麦国王。
荷兰国王。
比利时国王。
瑞典国王。
挪威国王。
西班牙国王。
浦图亚国王。
俄皇尼古拉二世。
德皇威廉二世。
特区总督戈辉。
首先举行了简单的记者见面会,十七人合影,光绪没有参加,虽然他是国家元首,但是欧美列强根本不认可光绪帝,一个把首都扔给外军,自己逃跑的皇帝,没有资格和他们平起平坐。
戈辉虽然不是国家元首,但禁卫军的战绩让他有资格跻身元首之列。
合影时完全根据国家实力分配位置。戈辉是此次峰会的主办方,是东道主,所以他有资格站在c位。
有人感慨,这是清国人第一次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会议首先确定了会议语言,戈辉提议:“把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汉语等五国语言,作为会议语言。这五种语言,在全世界也非常具有代表性,既兼顾了绝大多数,又极大减轻了会务压力。”
倭国首相西园寺公望,旗帜鲜明的反对,他认为:“应该也有倭语,倭国在东亚地区具有最大的影响力,倭国有东亚最强的海军。”他蹩脚的英语,引起在座的多人皱眉,因为没听懂他说了什么。
戈辉毫不客气地反驳:“倭语,只有倭人在用,是小语种,不具代表性。”戈辉的措词很不客气,流利的伦敦英语让很多人侧目。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也认为:“倭国语确实不具代表性,使用的人太少,不在考虑之列。我支持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汉语等五国语言,作为会议语言。”
德皇威廉二世也站出来:“我支持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汉语等五国语言,作为会议语言。”
因为里面有俄语,俄皇尼古拉二世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支持,虽然他看戈辉不顺眼,但此时此刻却有点顺眼了。
接着英国首相享利-坎贝儿、法国总统法利埃,也先后表示支持,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他们在全球的殖民地,推行自己的语言,他们的语言应用更广泛,非常具有代表性。
有了英法美德俄的支持,其它与会国也都表示支持,倭国不同意,也没办法。
会议语言确定了,会议正式开始,戈辉直接用汉语发言,陈述特区的防御政策:“特区努力发展军力,不是为了侵略和掠夺,而是为了保护建设成果,奉天战场已经证明,如果没有禁卫军,特区现在的一切可能不属于我们,我们必须要有能力守护自己的一切,有能力把战争挡在国境之外,这样才能让觊觎我们的人望而却步。”戈辉的目光在西园寺公望和尼古拉二世的脸上短暂停留。
关于特区发展,戈辉认为:“特区离不开世界,愿意成为世界的一环,欢迎各国来特区投资建厂。我们在努力寻找一种不依靠掠夺的发展模式,通过自身的努力+国际合作,就能走上一条不断发展的康庄大道。比如说,罗斯福总统,看上了我们的卡车、越野车、摩托车等技术,非常豪气地问我多少钱?大家都知道,美国比我的特区强大太多太多,但罗总统并没有因为自身的强大,选择用武力施压,而是出钱购买。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模式,大家互通有无,可以花钱购买,你买我的,我买你的,生意就会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不依靠掠夺的发展方式?在座的很多人嗤之以鼻,幼稚,不掠夺,原始资本怎么积累?钱从哪里来?借吗?动辄10%以上的利息,就问谁受得了?这一点,倭国和俄国最有发言权,他们已经被债务压的喘不过气了。德国在非洲与英法争夺殖民地,还不是因为没钱嘛,想以更廉价的方式拿到资源。有什么比掠夺更划算,不依靠掠夺?清国是怎么变这么大的?
针对当前的国际形势,特别是老欧洲的问题,戈辉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的办法。尽管当前,当事方的立场有较大的分歧,但是谈起来总比诉诸战争要好。欧洲过去几百年的历史证明,无论形势多么复杂困难,都不能关闭和平与和解的大门,特区立场坦坦荡荡,一以贯之,那就是坚持劝和促谈,乐见各方都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达成全面、持久、并有约束力的争端解决机制,构建起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让战争的阴云彻底消散,守住来之不易的文明。”(戈辉知道,自己的话都没有屁香,都是假大空的话,言之无物,他是真心希望欧洲打起来。)
戈辉最后提醒在座的各位:“尽量以对话的形式解决争端问题,尽量不要选择战争,打赢了,未必就占尽好处,打输了真的很糟糕,战争就是在把我们花了几辈子的钱,辛苦建立的文明砸烂,图什么呢?过后还要花几辈子的钱重建,又图什么呢?所以,能不打,尽量别打。”
戈辉还提出一个建议:“最好成立一个国际性组织,汇聚更大的合力,用来协调国际争端问题,将战争扼杀在萌芽状态。毕竟,争吵总比战争好(语出丘胖子,就是丘鸡儿,这翻译没谁了哈)。”
在座的听完戈辉的即兴发言,无不震惊,他是怎么想到这些的,特别是最后的建议——成立国际性组织。正如他所说,争吵总比战争好,太正确了,但是,但凡能争吵,谁愿意开战啊!不就是吵不明白,只能上肢体语言嘛。
不过,话说回来,确实需要这样的一个组织,有人出面调停,总比站旁边看热闹强,能不打尽量不打,谁也不愿意砸烂自家的东西。但也出现了一个问题,由哪国来主导,设在哪国,这无疑代表了在全世界的影响力。
英、法、美、德,都觉得自己具备这个实力,其它国家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并没有争取的意思。
戈辉倒是有想法,但是现在提这个没人听,因为实力不够。
今天的会议,主要是谈国防政策,和对当前国际局势的看法。
浦图亚国王要求:“戈辉立即归还毫境傲,国际条约必须得到尊重,必须赔偿浦图亚国的损失。”
戈辉立即纠正浦图亚国王:“首先出兵毫境傲的是北京朝廷,不是禁卫军,光绪陛下就在朝阳,你可以直接找他谈。其次,我这里只是清帝国的地方自治政府,无权支使朝廷做什么,朝廷要做什么,也不需要经过我同意。最后,你打算出多少钱让我出兵呢?”戈辉伸出右手,五指伸展:“给我五亿两白银,我帮你要回毫境傲。”
如果浦图亚真给他五个亿,他真能从光绪手中要回毫境傲,过两年再让朝廷出兵抢回来,又赚一笔,但这是不可能的。
“五亿?你怎么不去抢?”浦图亚国王咆哮:“真敢要啊?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戈辉坦然地回应:“文明国家,应该用文明的方式,赎买或者雇佣是最好的方式,不伤大雅,更彰显钞能力。”戈辉还解释了一下:“就是钞票的能力。”
“我出五个亿,谁愿意帮我把毫境傲拿回来?”浦图亚国王直接开价。
“我可以,你给我五个亿,我能帮你拿回来。”戈辉直接自荐。
“你不行,我宁可给别人,也不给你。”浦图亚国王直接否决戈辉。
戈辉立即问在座的众人:“谁要帮他?我会出兵打一场反侵略战争,我在香港有兵,随时可以出兵,随进可以开打。”
谈不下去了,浦图亚国王气得直接离席,我是来找气受的吗?
坐在旁边的西班牙国王连忙拉住浦图亚国王:“冷静,一定要冷静,这可不是参会这么简单的事情,我们在谈国际问题,哪怕你一句不谈,你的表决权也是非常重要的,你真要放弃吗?”
本来就是做做样子的浦图亚国王,非常听劝地坐下了,没走。
浦图亚国王的要求只是一个小插曲,小国的问题,不会得到重视。在座的更关注英、法、美、德、俄的看法。
俄皇尼古拉二世的看法,他要求戈辉:“你必须无条件释放俄国远东军战俘。”
戈辉轻轻摇头:“你都说是战俘了,释放战俘,当然需要条件,拿钱赎回是必须的,想一分钱不花是不可能的。”
尼古拉二世威胁戈辉:“我要调俄国在欧洲的军力过来,重拳打击禁卫军。”
戈辉伸手做出“请”的手势:“我等不及了,请快点派兵过来,黑龙江以北,乌办里江以东,贝加尔湖一带,你们该还给我们了。”
“听到没有?你们听到没有?”尼古拉二世愤然道:“他之前还在口口声声说,要用对话的方式解决争端,转眼就喊打喊杀,双标啊,让别人对话,轮到他就是战争。他是远东局势的破坏者,是远东最不稳定的因素,是麻烦制造者,我们应该联合起来消灭他。”
戈辉摇头轻笑:“你当别人都听不懂俄语吗?”戈辉敲了敲戴在头上的耳机(头戴式耳机,并不神奇,几十年前就了,只不过不是头戴式),然后继续说道:“同声传译已经把你说的翻译给了每个人听,是你要把欧洲的军力调过来打击禁卫军,是你在喊打喊杀。我还要告诉你,远东现在和平了,找到了新的平衡点,只要你不过来,就不会有麻烦制造者。”
尼古拉二世也笑了:“新的平衡点?是你一家独大的平衡点吧?一家独大算什么平衡?你是想独霸亚洲吧?”
戈辉淡淡一笑,没有接话,这样吵架没意义。
像这样的吵架,不是个例,英法与德国,更是从欧洲大陆,吵到非洲大陆。把1884年柏林会议上确定的非洲地图,重新拿出来说事。
结果牵扯到了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他在柏林会议期间,仅凭一纸“国际刚果协会”章程,就获得了234万平方公里的刚果自由邦——面积相当于西欧总和。
“你们德国人也没吃亏啊!”利奥波德二世反唇相讥:“你们的俾斯麦首相,利用‘有效占领原则’,要求各国必须实际控制海岸线才能主张内陆领土,‘喀麦隆-德属东非’轴线,不就是这么来的吗?还有……”他又看向英国首相享利-坎贝尔,继续道:“1885年英国对尼日尔河三角洲的军事占领,不也是这个意思的延伸吗?”他的目光又停在法国总统法利埃身上,说道:“你们法国,贯通西非的‘萨赫勒走廊’,你们少拿了吗?”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站出来打圆场:“非洲基本没什么可分的了,既然在柏林会议上已经分割完了,还有必要再谈吗?”
戈辉决定送他们一份大礼,撬动整个世界,于是插话进来:“我找人勘探过,中东地区的地形,具备了石油富集地区的一切特征,那里盛产石油,整个阿拉伯半岛,两河流域,波斯湾沿岸,储存着全世界最多的石油,如何开发中东的石油资源,我想这个问题更值得探讨,非洲是小问题。”他可不想让英国把南部非洲的问题扯进来,必须把话题引到别处,比如说中东。
“你确定?那个鸟不拉屎,寸草不生,只长骆驼刺的中东,居然有丰富的石油?”英、法、美、德,同时问戈辉,期望戈辉给他们一个肯定的回答。
“是的,我确定,十分确定。”戈辉肯定地回答:“我先后雇佣了三批人去两河流域秘密勘探,都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千真万确有石油。”戈辉撒谎时脸不红心不跳,说的一本正经,仿佛他本人亲自去考察一样。
最最震惊的是奥斯曼帝国的穆拉德五世亲王,原来自己坐在金山上,却在过着举债度日的生活,每年要拿出20%的财政收入用来支付外债和利息。不对,自己虽然是中东地区的宗主国,但却没有实力控制中东,即便是知道中东有石油,我也没能力开采,没实力保护石油产区。怎么办?不对,戈辉说这个是什么意思?祸水东引吗?
戈辉本以为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着石油,会展开激烈的讨论,结果……
今天的会议到此为止,大家都要回去联系国内,立即派人去中东考察。一旦确定中东真有石油,必须尽快派兵占领,先下手为强。
德皇威廉二世直接把戈辉留下,在朝阳荣耀大酒店开一间套房,又叫来提尔皮茨和毛奇,和戈辉确认中东的石油问题。
“千真万确,真的不能再真。”戈辉还是那句话:“中东地区到处是石油,全世界最好的轻质原油就在中东,而且还是自流井,只需要挖个洞,自己就往处喷。”
威廉二世、提尔皮茨、毛奇,同时注视着戈辉,不是不信,是震惊。
“你什么时候勘探的?”毛奇问。
“两年了,派了三批人,秘密勘探,结果是一样的,有油,有很多油,到处都是油田。”戈辉撒谎道,但他说的是事实,相信很快就会被证实。
“你为什么今天才说出来?”毛奇问。
“前些天,第三批勘探的人才回来,我也终于相信,中东有石油。”戈辉撒谎道:“今天拿到会议上说,也是因为这是国际会议,没人能独占中东,与其偷偷摸摸,不如摆在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