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禁卫军 > 第340章 再来四方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戈辉点头:“我们已经和英法美德意奥匈奥斯曼谈好了,他们支持我们,但是需要我们自己搞定当地人。”

“那我们能搞定当地人吗?”刘文涛问道。

戈辉不以为意道:“英国人是怎么搞定当地人的,我们就怎么搞定当地人,我们比英国人更厉害。”

“我们也要侵略别人了吗?把我们曾经的痛苦施加给别人。”刘文涛有种五味杂陈的感觉。

“表面上看,似乎是一样的,但我们和他们不一样。”戈辉认真地说道:“我们要统治那里不假,但是我们会改造那里,让他们生活的更好,教他们我们的语言文化,让他们住上更好的房子。”

“你不是去挖石油吗?难道还要搞建设?”刘文涛不解。

“他们看重的是石油,我看上的是土地和当地人。”戈辉解释道:“石油很值钱,土地更值钱,生活在那里的人同样值钱。”

刘文涛摇头,惭愧道:“我跟不上你的思路了。”

“接下来就是量产的问题了,什么时候能大规模量产?”戈辉拉回话题。

刘文涛拿出一页纸,在上面写写画画,在用心计算着什么。

戈辉也不着急,看刘文涛递给他的测试报告,他也不是完全看不懂,还是能找到规律的。

十分钟后,刘文涛告诉戈辉:“需要三年时间。”(历史上美国人用了三年零几个月)

“可以,好饭不怕晚嘛!”戈辉说道。

“三年时间,我能让这个东西,大规模工业生产。”刘文涛说道:“从此北方特区人民,全大清人民,不再缺衣服。不再是灰、蓝、黑等几种简单的颜色。”

“你这个想法挺好,就应该有这种想法,要敢想,敢干。”戈辉笑道:“你是特区工业局长,没有人比你更知道,特区能做到哪一步。”

“起个名字吧!”刘文涛说道:“全特区,只有你才有资格为其命名。”

这个马屁虽然有硬拍的嫌疑,但戈辉接受了,他直接给出了答案:“学名就叫尼龙,英文N-y-l-o-n,对外宣传就叫特区纤维。”

“好,这个名字好,特区纤维,做成衣服穿在身上,肯定很自豪。”刘文涛说道。

(有点三胖国“主体纤维”的意思了哈,那东西是用石头做的,牛逼的很勒。)

“参与研发的所有人重奖,康德拉-马克要最高奖。”戈辉站起来说道:“接下来的量产任务就是你工业局长的事了,我就不参与了,我也该走了。”

“放心,我保证最多三年,我就能让特区纤维在特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刘文涛信心满满。

凤凰技术大厦楼下,松开刘文涛的手,戈辉钻进第六辆龙旗车,驶离工业局。

回去的路上,戈辉感慨了一路特区纤维,居然一年时间就在实验室里成功了。在临下车的时候,突然想到,似乎是在去年的同一时间,四方城未来科技公司的一号消炎药,即青霉素,也在实验室里成功了。戈辉给他们五年时间,达到小规模量产。现在一年过去了,有什么进展没有?明天去看看。

想到此,直接告诉兰方舟,明天去四方城。

第二天上午,十辆军版枭龙越野车,五辆第二代风神军卡,驶离禁卫招待所,离开朝阳,目标七老图山脚下的四方城未来科技农场。

孙婉儿很想跟着去,但是因为满洲里和外西北的事情,外事局和沙俄沟通不断,她是俄国课主任,她是真走不开。

伊娃也想去,但是她怀孕三个月了,她怕把肚子里的嫡长子颠丢了,那她就亏大了。她自己是私生子,从小就羡慕可以光明正大叫父亲的孩子,所以她对肚子里的孩子异常珍视,绝不能出一丁点的意外,为了孩子,她放弃了。

红莲是彻底被三个娃绊住了手脚,上班以外的时间,想自由支配都需要偷偷摸摸,想和戈辉来一场耐力赛,需要提前三天联系,努力创造时间窗口,所以她肯定去不了,三个崽不让啊,一天都离不开妈妈。她经常问自己,为啥是三个?难道师弟给我吃药了?

戈辉非常享受这种没有女人缠身的日子,一路上都心情极好。车载收音机,调到音乐调频,刚好在播放第二届特区城市足球联赛闭幕式的主打歌曲——明天会更好。

抬头寻找天空的翅膀,候鸟出现它的影迹,带来远处的饥荒无情的战火,依然存在的消息,玉山白雪飘零,燃烧少年的心,使真情融化成音符,倾诉遥远的祝福……

“正装暴徒球队是彻底火遍大清了,又捧回一个冠军。”戈辉感慨道:“听说那个叫贾二虎的,广告费拿到手软。”

“确实,大街上到处都能看到他的巨幅照片。”兰方舟附和道:“不过他很自律,知道钱是怎么来的,只要踢好球,钱会自动找上他。”

“是个聪明人。”戈辉评价道:“希望他一直这么聪明,外面诱惑太大了,时刻保持本心,并不容易。”

“永远做最优秀的那个,是不是太难了?”兰方舟道:“他如果有这样的想法,走上歧路是必然的。”

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的双手,让我拥抱你的梦,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等从四方城回来,让他来见我,得指点他一下,特区的第一个球星,决不长歪了。”戈辉喃喃道:“我希望他有一天成为特区足球历史上的传奇。”

兰方舟心中感叹,贾二虎上辈子修了什么福,让日理万机的总司令亲自指点。

戈辉没再说什么,闭目养神,直到兰方舟提醒戈辉:“司令,我们到四方城了。”

9月8日下午晚些时候,戈辉到达四方城。

戈辉下车,眼前是一座石砌的城楼,巍峨高耸,看来是修完了,五丈多高的城墙,比北京的城墙还要雄伟。护城河、吊桥、瓮城、城楼、敌台、箭楼,一样不少。还有那个孤悬在外的欧式棱堡是干啥的?

戈锐脸上笑得像一朵花似的:“是什么风儿把二哥您吹来的。今儿早上,我就见喜鹊在枝头叫,我就琢磨着一定是有什么好事要发生。”

“我上次来,你好像就是这么说的。”说完,戈辉指着那高大雄伟的城楼:“我还以为我走错路到北京了呢!”

“对,你上次就是这么说的。”戈锐说完,用肩膀撞了戈辉一下:“我记性不赖吧!”

“什么时候修完的?”戈辉一脸感慨道:“雄伟、壮丽、漂亮,虽然这个时代,城防已经作用不大了,但能修成这样,或许以后不会再有了。”

“前几天刚刚修完,小二十万战俘,修了两年多,七老图山的山头都少了几十座。”戈锐说道:“从此,这里进出都很难了,很多人可能要老死在这里。”

“所以尽量满足他们的一切需求。”戈辉说道:“不能光让人奉献,也要给他们更多的回报。还要丰富他们的个人爱好,多才多艺,能让人少胡思乱想。”

“一直做着呢!”戈锐点头说道:“我给他们的家人最好的生活条件,包括不在四方城的,工作、学校、住房、包括身份便利。还有他们个人的想法,只要不出四方城,我差不多都满足他们。”

戈辉扭头看向日渐枯败的农田:“要秋收了,今年庄稼长的怎么样。”

“年年都好,农家肥大量使用,不下雨我就浇水,有草就除草,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一样不缺。”戈锐一脸轻松道:“种地从来都是这么简单。”

“我就是想提醒你,未来科技农场,里面有农场两个字,别把种地的工作忘了。”戈辉说道。

“不会的,不过是动动嘴的事儿,没有地种,很多人会失业,他们还不愿意呢!”戈锐道:“农垦团队比我还上心呢!朝阳烟草公司的高端烟叶,很多都是我们农场提供的,我们专门建设了玻璃暖棚,冬季也能种烟叶。”

“上城墙!让我看看你两年来的城市建设。”戈辉向城门走去。

来到城墙上,戈锐指着远处的大烟囱,自豪地介绍道:“经过三年多的建设,三座热电厂,两座水厂,两座污水处理厂,两套供电系统,全城铺满热水管道,全城通电话,全城所有街道安装路灯,我是说所有,包括不足三米宽的小巷,都安装路灯。超市、商场、电影院、戏院、饭店、银行、邮局、招待所,30个标准足球场,外面有的,我这里都有。看多大的病都不花钱,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不用花钱,不是我吹牛,朝阳可能比我这里建设的好,但不一定有我这里过的舒坦。”

戈辉从兰方舟手中接过望远镜,镜头里是鳞次栉比的建筑,很多三层五层的独栋楼房,一座挨着一座,仅留下一两米宽的过道。没有平房,没有两层的,都是火柴盒形状的楼房,没有例外,完全和个性无关。有高楼,10层15层的高楼也很多,最高20层,特区不准建超过20层的楼房。整洁宽阔的街道,树影婆娑的行道树,来来往往的行人,不时还有边三轮和汽车缓缓驶过,俨然是一个小镇最平常的样子,戈辉真觉得这里是个好地方。

“转眼一年过去了,量产一号消炎药,进行到哪一步了?”戈辉放下望远镜,突然问道。

“可能用不了五年,最多三年,差不多就能小规模量产。”戈锐说道,马上又跟身后的秘书说:“把王洛宾叫来,还有齐正,让他们俩快点过来。”

戈锐的秘书快步走向敌楼,那里设有电话。

几分钟后,两辆战狼边三轮一前一后向城墙这里驶来,一起停在城墙下。王洛宾和齐正顺着台阶快步登上城墙。

看到两人上来了,特别是那个不修边幅的瓜籽脸帅哥齐正,戈辉笑了:“临床医学主任,你不能老是不修边幅啊!形象很重要知道吗?”

齐正咧嘴,满脸无所谓的样子:“我又不打算娶媳妇,修边幅给谁看啊!怎么舒服怎么来。”

戈辉看向王洛宾,说道:“你是因为近墨者黑是吗?受齐正影响,穿着也变得随便了。”

“司令,被您召见之前,我和他都在药厂车间里。”王洛宾解释道:“戈锐叫的急,我们俩没时间收拾,齐正平时也不这么邋遢。”

“对,洛宾,你给二哥介绍一下一号消炎药的量产进度。”戈锐说道。

说到正事,王洛宾迅速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说道:“上次见面,您给了我们五年时间实现小规模量产,但是当我们参观了朝阳的阿司匹林工厂后,我们深受启发,我们意识到,我们找到了捷径。我们找到了解决青霉素的分离、提纯、结晶等一系列问题的办法,所以不用五年,最多三年,我们就能小规模量产一号消炎药,只要原料足够,随时可以扩大产能。”

“这么自信?”戈辉不大相信:“还有,一号消炎药的临床实验做完了吗?更大剂量的在研发吗?”

额……戈锐、王洛宾、齐正,互相对视,都没有说话。

戈辉就知道是这样,人有时候就得时不时抽几鞭子,不然会怠惰。戈辉又道:“还有原料,昂贵的原料我们用不起,药会卖的比金子贵,必须要找到便宜的原料。”

王洛宾说道:“我们正在找廉价的原料,在用很多我们容易找到了原料做尝试,比如尝试用廉价的白玉米粉代替昂贵的乳糖。还有用廉价的棉籽饼粉末来替代玉米浆的技术。还有其它,我们成立了多个团队,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进展虽然慢,但一直在研究,因为还没有出成果,所以就没说。”

“这还差不多,不要停下,还没到躺平的时候。”戈辉说道。

“躺平?”戈锐先是诧异:“什么意思?”马上发现自己又明白了,于是说道:“我没躺平,我现在都是主力研究员了,在实验室成功的基础上,我们研发出了5万单位一瓶的青霉素,争取在三年内量产。”戈锐用手指戳戳胸口,继续道:“我是核心研发成员,决不是只负责动嘴的人,我没躺平。”

“这还差不多”戈辉点头,然后提醒他们:“未来的欧洲和亚洲,极有可能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北方特区也不能独善其身,一号消炎药,能在将来救下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人。你们今天的努力,胜造七级浮屠。”

“知道了二哥,我们没有懈怠。”戈锐说道。

“关于医学研究呢?有什么成果没有?”戈辉问道。

“这个最好到医学实验楼说。”齐正插话道。

“那走吧!去实验楼。”戈辉先行,向下城墙的台阶走去。

十几分钟后,枭龙军车停在了医学实验楼下。楼不高,只有十层,但很长,估计有百米长。

“这是新建的,三个月前刚刚投入使用。”戈锐介绍道。

在三楼的实验室里,戈辉见到了很多带着沉重镣铐的人,黑头发、黄头发都有,表情木讷,他们都在等待手术。

这里齐正说了算,他的话别人必须执行,所有的研究计划都是他制定的,手术方案也是他亲手操刀。

齐正指着那些带镣铐的,云淡风轻地说道:“那些人,有些是重刑犯,我在南郊示范军营里带走的,有些是外国的斯派。请他们参与我们的医学研究,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贡献,我这都是为他们好,等到了‘内边儿’,自我介绍时腰杆子也硬实。”

“成果”戈辉不想听这些乱七八糟的,他只想看结果。

齐正抬手示意,边走边说:“我们现在主要致力于创伤科的研究,主要是枪伤和刀伤。因为战争的原因,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进步非常大。随着麻醉技术、无菌操作,特别是一号消炎药的应用,显着降低了手术创伤和感染风险。”

“还有吗?”戈辉问。

齐正马上说道:“我们完美复制了1889年的右下腹斜切口(麦氏切口)的阑尾炎手术,成功解救了一名英军战俘,他现在活的比以前还要好。”

额……想了一下,齐正又道:“其实最最重要的是探索人体器官移植的研究,我们对死体做过超过百次以上的尝试,基本确定了方法,但是无法用在活体上,很多方向的技术需要突破,我们还做不到。但我依然认为,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是正确的,在未来应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还有吗?”戈辉问。

齐正继续介绍:“我们对人体的血压,体温、血量、血液、肌肉组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我们基本确定了人体合适的血压,失血多少会有生命危险,如何输血,还有血型,基本确定了广泛存在的四种血型,还发现了两例特殊血型,非常值得研究。”

“还有吗?”戈辉继续问。

“差不多该说的都说了,你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直跟在后面的戈锐,走到前面插话:“我们已经开始在北方特区的主要城市设立小规模医院,包括正在建设中的奉天超级环上,那是超级环上的第一家医院,将我们的研究成果落实应用,造福特区民众。”

见戈辉点头,戈锐继续说道:“不光是在特区,我们也在向长城以南地区,长江流域等朝廷治下的城市,设立小规模医院,让我们的医生,可以为更多的为民众服务。”

“所以……”戈锐眼神闪烁,犹豫了再三之后,说道:“那些战俘,要不就别还了,我们医学研究正好需要大体。”

“你想多了,协议已经签好了,不还不行,而且,根据协议,十月下旬,就要交接第一批两万名战俘给英法两国。”戈辉轻轻摇头,说道:“还有,我提醒你,别在打那些战俘的主意了,毕竟帮你建了四方城,还有那些楼房,没功劳,也苦劳。”

“好吧!算他们命好,躲过一劫。”戈锐失望道,其实也没多失望,他确实想拿战俘当实验品,但是心中的人性让他十分纠结。戈辉不同意,反而让他解脱了。

戈锐干脆把鸦片提取天堂粉,在欧美地区的销售情况也汇报了一下。

戈辉震惊了,没想到未来科技公司居成了跨国公司,还和欧美多国的黑恶势力达成了深度合作。

戈辉要求戈锐进一步提纯天堂粉,纯度至少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效果更好,可以卖更好的价钱,这条路还很长,真的能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