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禁卫军 > 第342章 粘杆处在行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北方特区广播电台经过几年的发展,技术迭代,于1907年3月,实现了超短波立体声广播。百公里范围内,完全还原人声。京城广播电台、沪上广播电台、羊城广播电台、汉口广播电台,同步技术更新。第四代飞扬牌收音机,也借着这个北风,一直向南吹,添画贸易公司就是刚好站在风口上的猪,直接被吹起来了,赚了第一桶金,盆满钵满。

“收音机就已经很赚钱了,再加上拖拉机,还有枭龙皮卡,我们以后会有花不完的银圆。”陈添画自信地说道。

说到赚钱,孙再芝心情好了很多,自从帮助陈添画拿到收音机代理权,清国同仁会的财务紧张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再想到拖拉机和枭龙皮卡的代理权,孙再芝不禁感慨,这得赚多少钱啊?

在孙再芝感叹赚多少钱的时候,光绪帝也在御书房里为钱感叹。

事情是这样的,粘杆处大统领阿林山向光绪帝汇报,三天前,北洋特别行动队的一个中队,在广州,之前的英国租界内,用冷兵器屠杀了一支叛乱分子残余,无一漏网。还有五个中队,分别在上海、芜湖、青岛、福州、汉口,执行任务,目标同样是叛乱分子,这两天就会有结果。

“这个北洋特别行动队很厉害嘛!没让朕失望,吴佩孚当赏。”光绪赞道。

“确实很厉害,北洋特别行动队是由自幼习武的江湖人士组成,吴佩孚训练了两年多。”阿林山道。

“和北边的特种部队相比,谁更厉害?”光绪问道。

额……阿林山犹豫了一下,硬着头皮说道:“北边厉害,虽然没比过,但我敢肯定北边厉害,因为吴佩孚的训练方法,就是从北边人的只言片语中学到的,他只学到了一点点皮毛。”

“皮毛?不能从北边要训练方法吗?或者拿东西换。”光绪道:“这应该不是什么机密,不至于不给吧!”

阿林山硬着头皮说道:“不用要,也不用换,北边的方法是用钱堆出来的,朝廷学不来……”阿林山简单描述了一下北边特种部队的训练成本。

听完阿林山的描述,再想到朝廷的军费,光绪也就没脾气了。他可是听说,北边有六支特种部队,这得花多少银圆啊!他和孙再芝都为钱而感慨。都说皇帝富有四海,像光绪帝这么穷的皇帝还真少。

“所以,穷则思变,朝廷还是得用自己方法。”阿林山道:“吴佩孚没那么多银圆,朝廷也给不了他多少银圆,不也把北洋特别行动队训练的很好吗?这次,他亲自带队去了上海。”

“这次,能把叛乱分子连根拔起吗?”光绪问道。

“不能,只是把明面上的叛乱分子干掉,至于……连根……”阿林山略作犹豫后说道:“根儿在北边,粘杆处还在调查,有可能是孙再芝,只是还不能确定。”

“孙再芝?特区长官?戈辉选的特区长官,居然是朝廷的叛乱分子的头领,这是唱的哪出戏?”光绪被气笑了:“戈辉是故意的?还是他真不知道?以他当街抓斯派的架势,他应该不能不知道吧?如果他知道,还让孙再芝当特区长官,他想干什么?反抗朝廷?以他现在的实力,他早就具备自立的条件了?那他什么意思呢?”

光绪想不明白了,冷冷地注视着阿林山,严肃地问道:“粘杆处是怎么调查的?找到明显的证据了吗?”

阿林山一脸为难之色,然后说道:“需要证据吗?不需要,说你是,你就是。”

光绪愣了,是啊!这样的事情,需要证据吗?说你是,你就是。可是,朝廷也不能拿这事儿,直接问戈辉呀!直接问,就是要摊牌的意思,朝廷不能接受。

死局,这尼玛是死局,明明知道,却不能问,作为帝国皇帝,好憋屈啊!

想了一会儿,光绪说道:“粘杆处不用再调查孙再芝了,就是找到证据了,还能抓他吗?”

阿林山轻轻摇头,不要说抓了,连朝阳大道18号的大门都进不去。

光绪继续说道:“但是要全力剪除孙再芝的羽翼,手底下没人,他还能干什么?再说……”光绪的目光看向挂在墙上的东北亚大地图,这是他向戈辉要的。地图上,重点标注了朝阳、锦州港区、新奉天。

光绪收回目光,继续道:“戈辉已经帮我们缚住了孙再芝的手脚,把他架在特区长官的位置上,所有人都看着他,他什么都做不了。还有……”光绪脸上露出嘲弄之色:“他自己公布出来的伟大计划,会占用他大部分的精力,反抗朝廷?他先学会分身之术再说吧!”

光绪说完,一身轻松,看了一眼阿林山,又道:“粘杆处最近这大半年,做的勉强及格。”

“奴才知道没做好,请陛下责罚。”阿林山小心翼翼地说道。

“责罚会有的,等攒够了,连你的脑袋一起收走。”光绪冷言道。

阿林山放心了,皇帝没打算问责,只要自己再做出成绩,以前的失误,就算一笔勾销。

“新编陆军调查的怎么样了?”光绪换了一个话题。

阿林山小心地回答:“照目前调查的结果看,那些在讲武堂毕业的还不能确定有问题,至少他们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他们更想做一个纯粹的军人。”

“纯粹的军人?”光绪脸上明显不满:“朕花了大量银圆,给他们吃穿用度,相信他们并委以重任,他们不想着报效朝廷,居然想做纯粹的军人,朕要他们何用。”

一直低头说话的阿林山,抬眼看到光绪帝握紧的双拳。

阿林山解释道:“纯粹的军人,就是不想与政治沾染,不想加入任何一方,但是纯粹,也代表着他们只做军人该做的事情,也就是执行命令,其实,能执行命令就是好军人。”

光绪低头想了一会儿,微微颔首,看来自己还需要再到军中走动,继续多露脸。

在光绪决定再去军中行走的时候,兰方舟拿着一份电文来到戈辉的办公桌前,双手递给戈辉:“司令,肃主任(严肃)电文。”

电文内容不长,北洋特别行动队于3日前围杀清国同仁会广州分部,黄冈暴动中隐藏下来的人无一漏网。于前日和昨日,分别在青岛、芜湖、福州,尽屠清国同仁会三个分部,没去分部的人侥幸躲过一劫。又于今日上午,在上海和汉口再次行动,但受当地帮会势力干扰,并未成功。

放下电文,戈辉感慨道:“光绪居然想到用吴佩孚,粘杆处+北洋特别行动队,想不成功都难啊!蛇打七寸,打的是真准啊!”

叩叩,两下敲门声后又等了两秒,孙婉儿推门而入,巧笑嫣然:“蛇打七寸,打谁的?”

“你忙完了?”戈辉说着把电文递还给兰方舟,兰方舟接过电文,放进文件夹,向孙婉儿轻轻点头,然后走出戈辉的办公室。

孙婉儿直接过去给戈辉捏肩,轻轻靠近戈辉耳边,吐气如兰:“我那事儿要走了,我还想再生一个。”她倒是很直接。

一听这个,戈辉就有点腰疼,昨天抽时间,和红莲师姐来了一场耐力赛,他输了,先缴械了。他有时候怀疑,自己这副身体,自幼习武,功底着实有问题呀,耐力为何越来越差呢?但是嘴上却不忍心拒绝孙婉儿,人家不图名不图分跟着自己,这点小事还要拒绝,那就太过分了,只能带伤上阵了。

当晚,在孙婉儿的别院,着实威风了一把,原来不是他不行,是红莲师姐太强悍了。

看着如一摊烂泥般陷入沉睡的孙婉儿,帮她盖上诱人的风景,戈辉自己陷入沉思。

从白天的电文上看,粘杆处在行动,这背后肯定有光绪的意图。现在的光绪,和后世历史上的光绪判若两人。

这个光绪,听劝、积极、主动,很想有所作为。

那么,这样的光绪,真的能改变什么吗?清帝国的国运,能从他这里拐弯向上吗?

显然不能,晚了,如果再往前三十年,清帝国的机会还在,现在嘛,更像是回光返照。

光绪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他做的越多,留给别人的肯定就越多(真实的历史就是如此,都便宜袁矬子了),他还真有点奉献精神。

那么,我的北方特区为什么能行?戈辉扪心自问。

除了因为自己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还因为自己走的是别人走对的路,是后世验证过的路。

戈辉不想改变世界,也不想改变清帝国,就想那样看着他们,沿着既定的轨道,用自己的方式继续前行,是终点,还是坟墓,都是他们自己走的。

戈辉不是救世主,也当不了救世主,因为戈辉没能力拯救太多的人,就是能,他也不想改变别人的人生轨迹,那样不道德。

北方特区是一个矛盾体,整个管理制度就是一个四不像的东西,好的,不好的,间于两者之间的,还有毫不相干的,被强行捏合在一起。

一切向“钱”看,把很多问题“模糊”化处理了,不是掩盖,也无法掩盖,问题依然在,只是留待将来爆发,等将来爆发的时候,是不是还是现在的样子,就不得而知了。

“玛德,我又不是预言家,我怎么会知道。”戈辉小声抱怨道。

自己放弃了直接管理特区,直接管理禁卫军,就是因为自己也不知道路在何方,只能站在观察者的角度,走一步看一步,边看边斧正。

有句话说得好“发展才是硬道理”,很多问题都能在发展中解决,但愿是这样。反正没有更好的选择,那就努力“发展”,希望所有的困惑,都能在发展中找到答案。

想完,关灯,睡觉。

再睁眼时,天已大亮,孙婉儿已经在客厅里抱娃陪娃说话了。

戈辉一番收拾来到客厅,孙婉儿立即把娃送到戈辉怀里:“小逸儿,让爸爸抱你哈!”

戈辉立即在小逸儿粉嘟嘟的小脸上亲了一口,看得孙婉儿满意极了,她就怕戈辉不喜欢女儿,但是几个月过来,戈辉没有表现出一丁点的不喜欢。

当戈辉来到外事局大厦,坐进办公室时,时间已经距离上午十点不远了。不过,这就是他正常的上班时间。

几分钟后,兰方舟进来问戈辉:“李成合先生和贾二虎到了,司令现在要接见他们吗?”

“约的不是十点吗?还有几分钟,我收拾一下就过去。”戈辉说道。

五分钟后,戈辉出现在小会客厅里,李成合和贾二虎,立即起身。两人都是一身高级定制的特区绅士服,一个绅士儒雅,一个英俊帅气。

戈辉先握住李成合的手,亲切道:“李老哥越来越年轻,看来人逢喜事精神爽,生意越来越赚钱啊!”

李成合马上附和道:“是特区的经济越来越好,生意才能越来越好,当然,也是因为有喜事,我要当外公了。”说到最后,李成合已经笑得见牙不见眼了。

“是吗?”戈辉也惊喜:“刘城也没告诉我呀!这家伙最忙什么呢!”

“他不说,我说了呀!小两口现在日子过得蜜里调油,算着日子,十天才回来看我一次。”李成合嘴上不满,脸上却写着大大的满足两个字。

“你的正装暴徒球队,搞的不错,希望明年还能拿冠军。”戈辉切入正题。

“其实,我是突然爱上足球了,怎么好怎么来,怎么对怎么来,怎么能公平的赢球怎么来。”提到足球,李成合说了自己的想法:“我给每个球员公平的机会,谁行谁上,不行的,就多练。怎么练习,我们都是商量着来,有新的想法,大伙先沟通,觉得有用,就试试,好用就用,不好用就分析一下,为什么不行。这事儿啊,就怕研究,研究透了,成就是成,不成就换方法。”

“应该这样,我们的联赛,才举办了两届,很多还在摸索,也没有专职的教练,全得靠球员一起想办法。”戈辉不吝表扬:“你们的做法是对的,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要主动去作,但不能为了赢球动歪心思,绝对不可以。”

“不能,丢不起这个人,赢,也得凭真本事,动脑筯可以,也支持,但是动歪心思不行,我们也看不起这样的人,有一个球员想法比较多,动了歪心思,我直接开除他。”李成合说道:“我还在《足球日报》上登报开除他,这样的害群之马不能留在足球圈里。 ”

戈辉看向贾二虎,伸手握住贾二虎的手:“你现在成名人了,说你家喻户晓也不为过,据说广告费拿到手软。”

戈辉松开手,示意李成合和贾二虎坐下说,然后自己也坐下了。

贾二虎坐下后说道:“是的,他们先找到了我哥贾大虎,我大哥找到我,我就问李东家(李成合),东家同意,我就答应了。本来我的意思是和东家一人一半,但东家不要,只让我拿出三分之一交给球队,毕竟球队赢球,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恩,不错,球队赢球,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戈辉赞道:“你有这种认识非常好。”

“他弟弟贾三虎也在球队踢球,也很有天分,假以时日,追上他哥,不成问题。”李成合附和道。

“你以后有什么打算?”戈辉问贾二虎。

“当然是踢球,踢球能挣钱,踢球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贾虎说道。

“球员的职业生涯很短暂,体力好的时候就那么几年,等跑不动了也就结束了。”戈辉说道:“还有伤病,所以你不一定能顺利的踢到跑不动了。”

“我才19岁,距离跑不动,还很远。”贾二虎一脸坚定地说道:“再说,等我跑不动了,我就当教练。”

“当教练?”戈辉笑了:“这个想法不错,但毕竟是太遥远的事儿。”

“我就是这么想的,我知道我能干什么,在制衣厂,我总是出错,我认真学了,但还是出错。”贾二虎说着自己的故事:“我能踢足球,是因为厂里的师傅觉得我老是出错,嫌我碍事,把我赶到球队的。”

“我说一下,贾二虎第一次练习踢球。”李成合突然插话道:“在我的制衣三厂,他笨是出了名的,所以他来踢球,我也不看好,但是皮球到他脚底,仿佛粘在了他的脚上,谁都抢不走,然后就是越练越好,很快就成为球队里球技最好的了。”

“还是天才类型的”戈辉感叹道:“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百分之一的天分。”

“我不知道除了踢球我还能干什么,我只想把球踢好,不想再被别人说笨,如果可以,我会一直踢球,直到跑不动了。”贾二坚定地说道。

“我也希望你这样,但是踢球这条路并不好走,需要足够的自律,日复一日的训练。”戈辉抬手点点自己的脑袋,继续道:“还会用脑子踢球,因为球场不是你一个人的,你的射门机会并不是永远最好,心里装着整个球场的人,才能踢好足球。”(这是电影里的台词,我不懂足球。)

贾二虎似乎听懂了,重重地点头:“是的,这届联赛上,我没有拿到金靴奖,因为我把球传给其他人了,所以我们又拿了冠军,巴图鲁之盾还是我们的。”

“为什么把球传给其他人,这届金靴奖的奖金可不低啊!老太后临时加了2000两的太后赏啊!”戈辉问道。

“我一个人赢不了比赛,比起金靴奖,我更喜欢举起巴图鲁之盾时,所有人喊我的名字,我觉得那时我就是巴图鲁。”贾二虎说道。

戈辉笑了,心中认可了贾二虎,是个可造之才,于是说道:“我也希望你一直踢球,希望你成为清国足球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

最伟大的球员?我吗?我能行吗?贾二虎觉得自己听错了,总督大人希望我成为清国最伟大的球员。

戈辉继续说道:“能成为最伟大的球员,不光需要最好的球技,带着球队赢下无数场比赛,品格、德行也要无可挑剔,还要足够的自律,提到你,每个人只会赞扬,没有后面的‘但是’。”戈辉最后总结:“这很难,对你来说,可能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