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的黄昏总是来得格外突然,前一瞬还是夕阳如火,转眼间便只剩下天边一抹暗红。
韩信站在营帐外,手中长枪在沙地上划出一道道痕迹,每一道都代表着他心中的不甘。
“又在练枪?”身后传来蒙犽的声音,“明日还要行军,早点休息为好。”
韩信没有回头,只是手中长枪舞动的速度更快了几分。“师兄,你说项羽那厮今日又斩了多少敌人?”
蒙犽走到他身旁,拍了拍他肩膀上的沙尘。“比你多五个。”看到韩信瞬间绷紧的下颌线。
蒙犽叹了口气,“军中比试本是常事,何必如此在意?”
“不是在意。”韩信终于停下动作,枪尖深深插入沙地,“只是不服。”
营帐内传来一阵喧闹声,夹杂着粗犷的笑声。不用看也知道,那是项羽和他的亲兵们在庆功。
自打入伍以来,项羽那豪迈的性格和惊人的武力就让他迅速在军中建立了威信,而韩信则靠着谋略和兵法逐渐崭露头角。
两人如同水火,既互相欣赏,又暗自较劲。
“明日阿父要召开军事会议,据说匈奴有异动。”蒙犽转移了话题,“你准备的沙盘推演可有把握?”
韩信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十种战术,九种变化,我已推演过百遍。”
蒙犽点点头,正要说什么,营帐帘子突然被掀开,项羽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即使在昏暗的暮色中,他那双如炬的眼睛也格外醒目。
“哟,这不是我们的'智将'韩信吗?”项羽的声音如同闷雷,“明日沙盘推演,可别又输给我的'蛮力'战术。”
韩信握枪的手指节发白,但面上却浮现出一丝冷笑。“匹夫之勇,终有尽时。”
项羽大步走来,每一步都仿佛让地面震颤。“你说谁是匹夫?”
两人之间的距离不过三步,空气中仿佛有火花迸溅。蒙犽急忙插入两人之间,“够了!都是袍泽,何必如此?阿父最讨厌内斗!”
项羽冷哼一声,却也没有再进一步。他居高临下地瞥了韩信一眼,“明日见分晓。”说完转身离去,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
韩信盯着项羽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营帐后,才缓缓拔出长枪。“总有一天,我会证明给他看。”
次日清晨,中军大帐内已经聚集了十余名将领。蒙恬端坐首位,面容肃穆。他面前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沙盘,上面精细地标注了边境地形和敌军可能的布防。
“据探子回报,匈奴左贤王部已越过阴山。”蒙恬的声音不大,却让帐内鸦雀无声。
“陛下有令,命我等主动出击。”
韩信站在沙盘左侧,目光迅速扫过每一处地形标记。他注意到一处狭窄的山谷和附近的河流,心中已有了计较。
“诸位可有良策?”蒙恬环视众人。
项羽第一个站出来,“末将请命率三千精骑直捣敌营!匈奴人擅长游击,我军当以雷霆之势击其不意!”
几位将领点头赞同,蒙恬却不置可否,目光移向韩信。“韩校尉以为如何?”
韩信深吸一口气,走到沙盘前,指向那处山谷。“左贤王部此次南下,必经白狼谷。此处地势狭窄,两侧山崖陡峭。
末将建议派轻骑兵诱敌深入,主力埋伏于谷口两侧。待敌进入后,以火攻断其后路,弓箭手居高临下射击,必可全歼敌军。”
帐内一片寂静,几位老将交换着惊讶的眼神。这计策不仅考虑地形,还利用了匈奴人骄傲轻敌的特点。
项羽却嗤笑一声,“躲在暗处放冷箭,算什么英雄?大秦铁骑当正面击溃敌军!”
韩信不慌不忙,“兵者,诡道也。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方为上策。”
“够了。”蒙恬抬手制止了即将爆发的争论,“韩校尉之策确有可取之处。但匈奴骑兵机动性强,未必会中埋伏。项校尉的正面突击风险太大。”
他沉思片刻,“这样,韩校尉率两千轻骑负责诱敌,项校尉领三千重骑为先锋,主力由我亲自指挥。三日后出发。”
会议结束后,韩信正要离开,蒙恬却叫住了他。“韩信,留步。”
待众人散去,蒙恬走到韩信面前,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看透人心。“你与项羽的竞争,为师看在眼里。”
韩信低下头,“弟子知错。”
“竞争并非坏事。”蒙恬的声音缓和下来,“但记住,战场上最危险的不是敌人,而是内心的执念。项羽勇猛有余而谋略不足,你则相反。若能互补,必成帝国双璧。”
韩信抬头,眼中闪过复杂的光芒。“师父教诲,弟子谨记。”
三日后,秦军开拔。韩信率领两千轻骑兵先行出发,他们的任务是找到匈奴主力并诱其进入预定战场。行军途中,韩信不断派出斥候,收集沿途情报。
“报!前方三十里发现匈奴游骑!”一名斥候飞马来报。
韩信眯起眼睛,“多少人?”
“约五百骑,正向东南方向移动。”
韩信迅速展开地图,手指沿着一条虚线移动。“他们是在巡逻...主力应该在这个位置。”
他指向一处河湾,“传令,全军转向东北,绕到他们侧翼。”
夜幕降临时,韩信的部队悄无声息地接近了匈奴营地。从高处望去,数百顶帐篷散布在河畔,篝火点点,隐约能听到匈奴语的谈笑声。
“校尉,是否现在发动袭击?”副将低声询问。
韩信摇头,“不急。先派小队袭扰,让他们以为是小股秦军,诱其追击。”
他指向地图上的一条小路,“我们沿这条路撤退,把他们引入白狼谷。”
计划进行得很顺利。匈奴人被激怒后果然派出近千骑追击,韩信且战且退,一步步将敌人引向预定地点。然而就在即将到达白狼谷时,情况突变。
“校尉!前方发现大队匈奴骑兵!”斥候的声音带着惊恐,“至少五千骑!”
韩信心头一震,“怎么可能?左贤王部主力应该还在百里之外!”
转眼间,黑压压的匈奴骑兵已经从四面八方涌来,将韩信的部队团团围住。箭矢如雨点般落下,秦军士兵纷纷落马。
“结圆阵!”韩信高声下令,同时大脑飞速运转,自己竟遇到匈奴主力。
韩信的部队虽然训练有素,但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渐渐力不能支。鲜血染红了黄沙,耳边充斥着喊杀声和惨叫声。
“校尉!我们突围吧!”副将满脸是血地喊道。
韩信咬牙看着越来越多的敌人,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项羽的重骑兵在哪里?按照计划,他们应该已经到达白狼谷接应了。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熟悉的号角声。韩信抬头望去,只见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支黑甲骑兵,为首的将领手持长戟,正是项羽!
“是项校尉!援军来了!”士兵们欢呼起来。
项羽的部队如同一把尖刀,直插匈奴军阵中央。他那杆长戟所到之处,匈奴骑兵如麦秆般倒下。韩信用力握紧长枪,心中五味杂陈。
“全军听令!向项校尉方向突围!”韩信高声喊道,率先冲向敌阵。
两支秦军终于汇合,匈奴人见势不妙,开始撤退。项羽策马来到韩信面前,脸上带着胜利的喜悦和一丝嘲讽。
“看来我们的'智将'也需要'蛮力'相救啊。”
韩信擦去脸上的血迹,冷冷回应:“若不是有人延误军机,本不会陷入此境。”
项羽的笑容消失了,“我的部队遭遇了另一支匈奴骑兵,耽误了时间。你以为我是故意的?”
两人对视片刻,空气中火药味十足。最终,韩信移开目光,“伤亡如何?”
“我军损失约五百人,斩敌两千余。”项羽回答,语气中带着骄傲。
韩信心中一沉,这是他第一次独立指挥战斗,五百条性命,因为他的判断失误而葬送沙场。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这次又是项羽救了他们。
蒙恬的主力部队在傍晚时分赶到,看到战场上的惨状,老将军面色阴沉。听完两人的汇报后,他沉默良久。
“韩信,你可知错在何处?”
韩信单膝跪地,“弟子轻敌冒进,未能识破匈奴诡计。”
“还有呢?”
韩信犹豫片刻,“与项校尉配合不力,导致救援延误。”
蒙恬点点头,“记住这次教训。真正的将领不仅要懂兵法,更要了解自己的同袍。”
他转向项羽,“你虽救援及时,但行军路线选择不当,导致延误。下次若再犯,军法处置!”
两人齐声应唯。当夜,秦军就地扎营休整。韩信独自坐在篝火旁,盯着跳动的火焰出神。
“给。”一个酒囊突然扔到他面前。韩信抬头,看到项羽高大的身影。
“不喝。”韩信冷淡地拒绝。
项羽自顾自地坐在他对面,大口灌酒。“今天这一仗,你指挥得不错。”
出乎意料的是,项羽竟然开口称赞,“若不是你的部队吸引了主力,我也无法从侧翼突袭成功。”
韩信惊讶地看着他,没想到这个骄傲的对手会说出这样的话。他犹豫片刻,拿起酒囊喝了一口。“你的冲锋...很厉害。”
两人沉默地喝着酒,火光映照在少年的脸上。远处的沙丘上,蒙恬和蒙犽望着这一幕,相视一笑。
“或许,他们终于开始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战友了。”蒙恬轻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