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稷下的一天 > 第430章 七道和梦境疗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明在梦中悠悠地浮起,他的身躯像是失去了重力一般,轻盈得宛如一片羽毛。而与此同时,他的意识也像平静湖面上泛起的一圈圈涟漪那样逐渐向外扩散开来。此刻的他并没有着急去确认自己身处何方或者该往哪个方向前进,而是选择让自己的思维漫无目的地游荡。

“七道和一……”突然间,李明口中轻轻地吐出了这么一句话来,那声音轻得犹如蚊蝇振翅,但又似乎带着一种无法言喻的魔力。

就在这四个字被说出之后不久,奇迹发生了——原本还处于缓慢上升状态的李明竟然开始不断加快速度!眨眼之间便穿越过了一层又一层厚重的云雾,并最终稳稳当当地降落到了一个充满古韵气息的地方之前。

展现在李明面前的是一座造型颇为简约朴素的木质牌坊建筑,其风格样式居然跟他本人现实生活里所居住房屋门前竖立着的那座极为相像。

只见这座牌坊顶部位置高高挂有一块匾额,上面赫然雕刻着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七道”!另外在这座牌坊左右两边各设有一排低矮的栅栏围栏,透过这些栅栏能够依稀看出这里应该就是整个空间范围的边缘地带所在之处吧。

面对如此奇景,李明并未有丝毫迟疑之色,而是毫不犹豫迈步向前直接走进了这个神秘之地当中去。

当他踏进此地后首先映入眼帘便是满地生长得郁郁葱葱且毛绒绒一片的四叶草植株们,它们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整幅大地表面,远远望去就好像给这片区域铺上了一层超级大的绿色毛毯似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细窄狭长的小水渠从七道门处一直延伸到了远方深处,渠中水流量不大却异常清澈透明,可以清楚看到水底之下那些光滑圆润的鹅卵石以及游动其中的小鱼小虾等生物。

李明踏入水中,感受着清凉的触感,忽然心生一念,随手变幻出一枚闪烁着微光的玉佩,轻轻放入水渠。

若有梦友见到此物,便知我们曾在此相遇。他暗自想着,继续向前走去。

走进这个地方,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些古朴典雅、充满岁月痕迹的建筑物。它们皆是由青砖砌成墙壁,屋顶则覆盖着一片片翠绿欲滴的琉璃瓦,整体风格显得格外简约而不失大气。这些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彼此之间以蜿蜒曲折的回廊相连通,形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图。奇怪的是,尽管周围绿树成荫、花草繁盛,但这里却没有半个人影出现,给人一种莫名的静谧感和神秘感。

“这就是七道吗……”望着眼前这片陌生而又美丽的景色,李明不禁低声呢喃起来。此时此刻,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奇妙感受,仿佛整个七道都呈现出一种圆润的形态,并被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空间结界紧紧包围其中一般。

正当李明沉浸于这种奇异体验时,突然间,一阵轻微响动引起了他的注意。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有一道身影正缓缓走过一条回廊。那似乎是个女子,从其背影来看身材娇小玲珑且身姿婀娜多姿。当她走到回廊尽头处时,像是察觉到了李明的目光般轻轻转过头来。刹那间,李明只觉得自己的心跳陡然加快,因为那张面庞虽然看上去有些眼熟,但却与记忆中的模样存在一些细微差别。

“柳儿?”犹豫片刻后,李明还是小心翼翼地开口叫出声来。

听到这个名字,对面的女子先是微微一怔,紧接着双眼猛地一亮:“李明?真的是你啊!没想到在这里能遇见你!”说罢,她快步朝李明走来,脸上洋溢着欣喜若狂的笑容。

看着近在咫尺的柳儿,李明同样也是喜不自禁。两人就这样相视一笑,宛如心有灵犀一般,仿佛早就约好了要在此刻此地相见似的。

稍稍平复激动心情之后,李明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向柳儿发问:“这七道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呀?为何会如此特别呢?”

这是...稷下学院?李明震惊不已,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

柳儿点头:梦中的稷下不同于历史上的那个。这里是七道交汇之处,思想碰撞的地方。你看——

李明顺着柳儿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学院上空有七道不同颜色的光流交织盘旋,最终汇成一道白光。

七道和一...李明若有所悟。

他们走进学院,长廊两侧是各式讲堂,里面空无一人,却仿佛还能听到远古的辩论声。

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农家...柳儿一一指认,七家思想在此交融。

李明感受到一种奇特的能量在流动:我好像明白什么是七道和一

柳儿引领李明来到学院中央的广场,那里有一座圆形祭坛,上面刻着复杂的符号。

和一坛柳儿解释道,传说当七道思想真正融合时,这里会显现出终极的智慧。

李明走上祭坛,闭上眼睛。他感到各种思想如涓涓细流般涌入心田,互相对话,互相补充,而非互相排斥。

百家争鸣,不是要分出高下,他睁开眼,眼中闪烁着领悟的光芒,而是要在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

柳儿欣慰地点头:你理解了七道的真谛。

他们在稷下学院中漫步,探讨着各自对世界的理解。李明发现,与柳儿的交流异常顺畅,仿佛他们的思想可以直接对话,无需过多言语。

我试过几次呼唤阿卡西记录,李明说,但都没有回应。

柳儿若有所思:或许在这里,我们不需要外在的记录。智慧就在我们心中,在交流中显现。

李明赞同地点头。他们找了一处亭子静坐,感受着这片梦境空间的能量流动。

不知过了多久,李明忽然想起一件事:我得去为奶奶疗愈了。

柳儿理解地微笑:你去吧,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李明站在广场中央,对着天空说:感谢天感谢地,请让我疗愈我的奶奶。

随着他的话语,手中浮现出银色的闪电能量。他心念一动,便来到了奶奶所在的地方。双手展开,他将手指间的银色电能传送到奶奶身上。慢慢地,奶奶的身体舒展开来,李明看到她身体内部的结构,有一些白色的阻塞物。他继续注入能量,看着那些白色逐渐消散,奶奶的脸色变得红润。

阳光洒在牌坊上,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古老学府的辉煌历史。李明仰望着高耸入云的牌坊,心中涌起一股敬畏之情。

走进学院,林荫小道两旁绿树成荫,花草繁盛。远处传来阵阵读书声,此起彼伏,宛如天籁之音。李明漫步其中,感受着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

突然,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传入耳中:“李公子,别来无恙啊!”

李明循声望去,只见柳儿身着一袭白色长裙,身姿婀娜,面容姣好,正笑盈盈地朝他走来。她的出现如同一朵盛开的白莲,清新脱俗,让人眼前一亮。

月光如水银泻地,将青砖绿瓦染上一层清辉,与上次白日的清雅相比,夜间的学院更添一份神秘与深邃。

令他惊喜的是,柳儿已然在此等候,仿佛感知到他一定会来。她站在“和一坛”中央,仰头望着夜空中那七道尤为清晰、如彩色飘带般流转的光华。

“你来了。”柳儿转过头,笑容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这一次,李明确认了,柳儿的容貌虽然与现实中他认识的那个安静的同桌有些微不同,眉宇间多了几分英气与灵动,但那份熟悉的感觉绝不会错。

“嗯,我好像……对这里有些着迷了。”李明走到她身边,同样仰望星空,“这七道光,分别代表什么?”

“你看,”柳儿指向最明亮的一道纯白之光,“那道浩然正气,是儒家之道,讲究仁、义、礼、智、信,秩序与担当。”她又指向一道飘逸的青色光华:“那是道家,顺其自然,清静无为,追求与道合真。”

紧接着,她用手指逐一指向那些色彩斑斓的光芒,轻声说道:“看,那一抹深邃的玄色代表着法家,他们以严谨着称,遵循规则,讲究刑名之学。而那神秘的紫色则属于阴阳家,他们能够洞悉天机,善于调和世间万物的阴阳平衡。再瞧那片深沉的褐色,它象征着墨家,主张兼爱天下,反对战争,崇尚贤人治国。还有那炽热的赤色,乃是农家所独有的颜色,他们敬重农业生产,关心百姓疾苦,注重民生之本。最后,那耀眼夺目的金色,则是名家的标志,他们擅长辨析事物的名称与本质,言辞犀利,口吐莲花。”

李明完全被眼前这幅壮观的景象所吸引,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之中。他静静地站在那里,全神贯注地感受着每一种颜色所散发出来的独特气息。这些气息如同春风拂面般轻柔,又似惊涛骇浪般汹涌澎湃。

他努力回忆起上一次经历这种奇妙体验时的心境,并试图再次敞开自己的心扉,去包容和领悟其中蕴含的深意。渐渐地,他开始体会到各种思想流派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儒家的浩然正气令他深感肩负重任;道家的超凡脱俗让他心灵得到片刻休憩;法家的刚正不阿使他思考问题变得条理分明;阴阳家的高深莫测引领他探寻自然法则的奥秘;墨家的博爱无私拓宽了他的胸襟;农家的质朴无华使他回归生活的本真;名家的巧舌如簧锻炼了他的思辨能力。

此刻,那些原本只存在于书本中的抽象概念,如今都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精神力量,源源不断地涌入他的内心深处。它们相互交织、激荡、交融,共同塑造出一个全新的自我认知体系。

“我感觉到了,”李明闭着眼,轻声说,“它们并非对立,而是……是一个完整的人,或者说一个完整的世界,所必需的不同侧面。”

柳儿眼中闪过赞赏的光芒:“没错。稷下学宫的精髓,并非争个你高我低,而是在辩论与交流中,取长补短,成就更为圆融的智慧。所谓‘和而不同’,正是此意。”

就在这时,学院深处似乎传来了若有若无的钟鸣,又像是许多智者低语辩论的声音。那七道光华流转的速度微微加快,洒下的光晕笼罩着整个“和一坛”。

“听,”柳儿示意李明静心感受,“这是‘稷下回响’,是古往今来无数思想者留在此地的智慧涟漪。尝试连接它,或许能解答你关于阿卡西记录的疑惑。”

李明屏息凝神,不再是用语言去“呼唤”阿卡西,而是将自身意识融入这片智慧的海洋。刹那间,他仿佛看到了历史的片段,看到了先贤们坐而论道的身影,感受到了他们对宇宙、人生、社会的思考与探索。这种体验并非直接获取答案,而是启迪与共鸣,是借助古人的智慧火花,点燃自己内心的明灯。

“我明白了……”李明恍然大悟,“记录或许无处不在,但真正的智慧,源于自身的思考与领悟,源于不同思想的激发。”

柳儿点头微笑,两人在坛中静坐,不再言语,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在流淌。他们的梦境似乎产生了更深层的交织,周围的景象也变得更加稳定、清晰。

不知过了多久,李明再次想起了为奶奶疗愈的承诺。他站起身,对柳儿说:“我得去了。”

“我同你一起。”柳儿毅然决然地站起身来,目光如炬且坚定不移,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说道,“毕竟‘七道和一’所蕴含的大智慧,说不定也能够被巧妙地融合到治疗当中去呢!”

听到这话,李明不禁感到些许诧异,但很快便恢复镇定并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于是乎,两人并肩而行,一同朝着奶奶所处之地走去。

这一回,李明并没有像往常那样迫不及待地动手施术,反倒是停下脚步稍稍驻足思考片刻,并在脑海里仔细回忆起关于那所谓的“七道”各自代表的精髓要义来——儒家倡导的乃是仁爱之心以及保持最初的那份本心;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规律、顺势而为,切不可一味蛮干或强行逼迫他人改变;法家强调做事要准确无误、抓住问题核心要点才不至于偏离方向误入歧途;阴阳家则追求世间万物皆需维持一个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以实现阴阳互补相生相克;墨家提倡对所有人都怀有一视同仁的关爱之情并且愿意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农家注重通过悉心呵护来孕育生命活力让其茁壮成长;最后还有名家擅长于分辨事物本质特性从而找出关键所在解决实际困难……

待将这些全都在心中默念一遍之后,李明深吸一口气,重新抬头望向天空,再度诚心诚意地向苍天大地表达感恩之意。紧接着,只见他缓缓伸出双臂,掌心向上摊开。就在这时,令人惊奇的一幕发生了——原本握在他手里的那道银光闪闪的雷电此刻竟然如同脱胎换骨般焕然一新!不仅如此,更有七种若隐若现的微弱光芒在其间不停地闪烁流动着,使得整个雷电看起来比以前多了几分柔和之感同时又不失勃勃生机。

此时此刻,柳儿正静静地守候在李明身旁,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她的存在犹如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默默地给予李明无尽的鼓舞与支撑,帮助他稳住心神集中精力完成接下来的重要任务。

能量缓缓注入奶奶体内,李明“看”到的不再仅仅是阻塞的“白色东西”,而是一些失去了平衡、纠缠混乱的能量脉络。他以七道智慧为引导,用仁爱之心驱动能量,顺其自然地疏导,精准地调和失衡之处,以无私的意念滋养奶奶的生命本源……整个过程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顺畅、深刻。

疗愈结束时,奶奶的气色红润,甚至嘴角泛起一丝安详的微笑。李明也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与平静,而非疲惫。

“谢谢你,柳儿。”李明真诚地说。

柳儿摇摇头:“是你自己领悟了‘和一’的妙用。看,天快亮了。”

梦境的边缘如同被轻纱笼罩一般,慢慢失去了清晰度,稷下学院的宏伟建筑也随之变得朦胧起来。就在完全苏醒之前,李明轻声对着身旁的柳儿说道:“下一次,也许我们能够一同探寻这座学院里尚未涉足过的那些神秘讲堂呢。”

“嗯,好啊!”柳儿轻柔地回应着,她的身形虽然已经开始逐渐消逝,但那清脆悦耳的声音依然清晰可闻,“当我们心中拥有共同的梦想,并将其融为一体之时,便一定会再次相逢于此。”说完这句话后,柳儿的身影终于消失在了空气之中,但她留下的话语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进了李明的心底深处。

此时,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了窗户上厚重的窗帘,丝丝缕缕地洒落在李明紧闭的双眼之上,宛如调皮的精灵般在他的眼皮上来回跳动嬉戏。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李明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原本充斥在视野中的稷下学院夜空中闪烁的七彩光芒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则是自己无比熟悉的卧室天花板。此刻,一股异常强烈的抽离感突然涌上心头,就好像他的灵魂刚刚才从一个极度自由奔放的奇妙世界中硬生生地拽回到这个平凡无奇的现实躯体当中一样。

刚才发生在梦境中的点点滴滴,如今回想起来竟是如此的清晰可见,令人难以置信。无论是脚下踩着的青石板路还是抚摸到的绿色瓦片所带来的那种质感;亦或是空气中弥漫着的清新草香以及夜晚时分洒在大地上皎洁明亮的月色;甚至连柳儿那张在月光映照之下显得格外清丽动人的面庞轮廓与神情细节……所有这一切都深深地刻印在了李明的脑海之中,比平日里任何一场普通的梦境都要来得更为真切且印象深刻得多。

他躺在床上,没有立刻起身,而是细细回味着那份独特的感受。与柳儿在梦中的交流,那种心有灵犀的默契,超越了现实世界中任何一次对话。他甚至可以回忆起自己手中那融合了七色微光的闪电能量,注入奶奶身体时带来的温暖与生机感。奶奶最后那安详的微笑,让李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和平静。

“柳儿……”他下意识地喃喃念出这个名字。现实中的柳儿,是他的同桌,一个文静、甚至有些内向的女孩,成绩中游,平时话不多,总是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与梦中那个引领他、与他论道、眼神灵动智慧的“柳儿”似乎判若两人。这巨大的反差,让李明产生了一种奇妙的不真实感。梦中的那个她,究竟是自己的臆想,还是……某种更真实的存在?

带着这份恍惚,李明来到了学校。走进教室,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那个靠窗的座位。柳儿已经坐在那里,正低头安静地看着书,晨光为她侧脸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一切都和往常一样。

李明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犹豫了一下,还是像平常一样打了声招呼:“早。”

柳儿抬起头,看了他一眼,轻轻回了声“早”,便又低下头去,目光重新回到书本上,神情平静无波,没有任何异常。

李明心里那点微小的期待——期待她能流露出哪怕一丝一毫梦中的熟悉感——悄然熄灭了。他暗自失笑,果然是梦啊,一个格外清晰、逻辑自洽的梦而已。梦里的联结,又怎会带到现实?

就在他准备拿出课本,将梦境暂时封存时,旁边的柳儿却忽然极轻、极快地低声说了一句,仿佛只是气流擦过唇边:

“七道之光,昨夜似乎更亮了些。”

李明猛地转头看她,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攥了一下,骤然加速跳动。

柳儿却依旧低着头,仿佛刚才那句话只是李明的幻觉。但李明清晰地看到,她的耳垂,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悄悄染上了一层薄红。

教室里同学们嘈杂的喧闹声,老师走进教室的脚步声,在这一刻仿佛都远去了。李明只觉得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只有柳儿那句轻不可闻的话语,和她耳畔那抹可疑的红晕,在清晰地证明着——那不仅仅是梦!

他们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座通往“七道”的桥梁。而这座桥,似乎并不仅限于梦境。

第一节课,李明几乎什么都没听进去。他的思绪纷乱,既有发现“秘密共享者”的巨大惊喜和激动,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和困惑。现实中的柳儿,显然在刻意维持着平时的状态,那份闪避和羞涩,与梦中挥洒自如的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究竟是为什么?

课间休息时,柳儿起身离开了座位。当她从李明身边经过时,一张折叠成很小方块的纸条,从她手中滑落,恰好掉在李明的椅子旁边。

李明不动声色地捡起纸条,趁没人注意时展开。上面是柳儿清秀的字迹,只有简短的两行:

梦为真境,心为桥梁。

放学后,老地方,细说。

“老地方”?李明愣了一下,随即想起,现实中的他们,除了同桌关系,偶尔也会在放学后一起去学校后山那条安静的小河边看书、写作业。那里草木葱茏,流水潺潺,倒真有几分梦中“七道”入口处的清幽之感。

原来,现实中的“老地方”,或许就是连接两个世界的另一个“入口”。

这一整天,对李明来说变得无比漫长而又充满期待。他不再试图去和柳儿搭话,因为他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只有他们两人才懂的联结已经建立。课堂上,他们偶尔会视线交汇,虽然都迅速避开,但那种心照不宣的微妙气氛,却弥漫在两人周围。

放学的铃声终于响起。柳儿默默地收拾好书包,看了李明一眼,便先走了出去。李明会意,隔了一会儿才起身,不紧不慢地朝着后山小河的方向走去。

夕阳将天空染成暖橙色,河边微风拂柳,静谧安然。柳儿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