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危机解除,杨德发那颗商人的心又开始活络起来。

他脑筋一转,一个大胆的想法涌上心头。

既然李旭这么好说话,何不……

他清了清嗓子,试探性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谄媚和敬仰:“李教授,您是咱们农业界的泰山北斗,我们这些小老板的,对您是久仰大名。我……我斗胆,想邀请您来我们这小茶园参观指导一下,给我们这些不懂事的人提点提点,批评批评我们的工作。您看……您能不能屈尊前来?”

这番话说出口,杨德发自己都觉得脸皮发烫。

他这纯属“打蛇上棍”,得寸进尺。

人家不追究就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他居然还敢提这种要求。

他已经做好了被立刻拒绝甚至被骂一顿的准备。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电话那头的李旭沉吟了片刻,竟然说道:“哦?去你的茶园看看?……嗯,也好。”

杨德发愣住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旭答应下来,自然不是因为杨德发的奉承。

他最近确实对茶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久前,他凭借自己的能力,救活了武夷山那几棵传说中的大红袍母树。

此事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林业局的林局长为了表示感谢,特地给他寄来了用母树新生嫩芽制成的顶级大红袍。

那茶的滋味,醇厚甘润,岩韵十足,是人间绝品。

但李旭个人口味上,更偏爱绿茶的鲜爽清冽。

大红袍虽好,终究是岩茶,属于半发酵的乌龙茶,有时也被归为红茶一类。

他更喜欢的,是龙井、碧螺春这类未经发酵的绿茶。

他心里一直有个想法:对现有的龙井茶树进行一些改良,让其品质更上一层楼,甚至培育出超越现有所有名品的全新龙井?

这个念头让他颇为心动。

正好杨德发的茶园就在杭城龙井的核心产区,去实地考察一番,或许能有不少收获。

至于杨德发他们那点小骗术,他从头到尾就没放在心上。

“你把地址发给我,我看看时间安排。”李旭淡淡地说道。

“哎,哎,好的好的。”

杨德发激动得差点把手机都扔了,他连声道谢,挂断电话后,整个人都处于一种巨大的惊喜和不真实感中。

他本来只是随口一问,根本没指望李旭会答应,没想到幸福来得如此突然。

李旭真的要来他的茶园。

这要是传出去,他的茶园可就真的“蓬荜生辉”了。

“快,快快快。”杨德发像打了鸡血一样,对院子里还处于呆滞状态的众人大吼道,“都别愣着了,把这里里外外给我打扫干净,所有最好的东西都给我准备好,我们要迎接贵客,天大的贵客。”

……

两天后,杭城萧山国际机场。

李旭穿着一身简单的休闲装,背着一个双肩包,走出了到达口。

他不喜欢前呼后拥的排场,所以这次是独自一人前来的。

他刚一走出通道,就看到了一个举着牌子的身影。

那牌子上写着“热烈欢迎李旭教授莅临指导”,举牌子的正是杨德发。

今天的杨德发,一改往日的精明市侩,穿上了一套崭新的西装,头发梳得油光锃亮,脸上堆满了谦恭而热切的笑容。

他一看到李旭,立刻扔下牌子,三步并作两步地迎了上来,热情地伸出双手。

“李教授,哎呀,可把您给盼来了,我是杨德发啊。”他一边握手,一边不住地躬身,态度恭敬得像是在迎接一位微服私访的帝王。

李旭被他的热情搞得有些无奈,笑了笑说:“杨老板,不用这么客气。”

“应该的,应该的。”杨德发满脸放光,“您能屈尊前来,是我们这小茶园天大的荣幸。快,李教授,车在那边等着,我们直接去茶山。”

杨德发领着李旭来到停车场,停着一辆他特地租来的黑色奔驰S级轿车,以示对李旭的尊重。他亲自为李旭拉开车门,安顿好之后,才小跑着坐上驾驶位,亲自充当司机。

汽车缓缓驶出机场,汇入前往市区的车流。

一路上,杨德发都在极力地寻找话题,从杭城的天气聊到本地的风土人情,言语间充满了对李旭的吹捧和敬仰。

李旭只是偶尔应和一两句,大部分时间都在看着窗外的景色。

车子穿过繁华的市区,逐渐驶向西郊。

道路两旁的景象也从高楼大厦,慢慢变成了白墙黛瓦的江南民居和郁郁葱葱的田园风光。

空气中,开始弥漫起若有若无的草木清香。

当汽车沿着盘山公路蜿蜒向上,最终停在一片开阔的平台时,李旭推开车门,一股夹杂着湿润水汽和茶叶芬芳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让他精神为之一振。

放眼望去,眼前正是那天在雯雯直播间里看到的景象,只是亲眼所见,远比屏幕上更加震撼。

层层叠叠的茶田,如绿色的阶梯般从山脚一直铺展到山顶,线条优美流畅。

茶树排列得整整齐齐,嫩绿的芽叶在阳光下闪烁着莹润的光泽。

“李教授,这就是我们家的茶林了。”杨德发站在一旁,略带自豪地介绍道,“虽然规模不大,但位置绝对是狮峰山这块儿的核心地段,土质和气候都顶呱呱。”

李旭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而是迈步走进了茶田。

他蹲下身,捻起一撮茶垄间的土壤,放在鼻尖闻了闻,又用手指感受了一下土壤的湿度和质地。

然后,他站起身,仔细观察着茶树的枝叶和长势。

这片茶园,底子不错,但就像一个年迈的老人,虽然风骨犹存,却早已气血衰败。

土壤肥力流失严重,茶树的生命力也显得有些萎靡,长出的新芽虽然形美,却少了一股精气神。

这正是杨德发所说的“利润微薄”的根源所在。

空有狮峰山这块金字招牌,产出的茶叶品质却只能算中上,无法在顶级的茶叶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杨老板,”李旭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虚土,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接下来一段时间,这片茶园,由我来接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