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为了保证公平,整个过程,除了编号,评委们不知道任何关于茶叶来源的信息。

直到所有分数统计完毕,公布结果时,才会揭晓每个编号对应的商家。

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大厅内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水流注入茶杯的潺潺声,和众人屏息凝神的呼吸声。

所有人都拿出了看家本领,小心翼翼地冲泡着自己带来的“争王之茶”。

杨德发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翻涌的激动。

他看了一眼身旁那些信心满满、志在必得的竞争对手们,特别是被人群簇拥着的汪德正和钱四海,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打开古朴的紫砂茶叶罐,一股比之前在山上闻到的更为凝练、更为纯粹的香气,如同被禁锢已久的精灵,瞬间从中挣脱出来。

这股香气并不霸道,却有着极强的穿透力,仿佛一道无形的涟漪,悄无声息地向四周扩散开来。

他小心翼翼地用茶则从罐中取出一小撮茶叶。

那茶叶,每一片都像是最顶级的翡翠雕琢而成,扁平、光滑、挺直,色泽翠绿欲滴,带着一种鲜活的生命力。

仅仅是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按照钱师傅的指点,他采用了最为考究的“凤凰三点头”手法来温杯。

滚烫的泉水冲入晶莹剔透的玻璃杯中,他手持杯身,手腕轻摇,让热水均匀地浸润杯壁,随后迅速将水倒掉。

温热的空杯,为即将登场的茶叶做好了最完美的铺垫。

接着,是投茶。

他将那一小撮茶叶轻轻拨入杯中。

茶叶与温热的杯壁接触的刹那,“滋啦”一声轻响,仿佛是沉睡的茶魂被唤醒时的低吟。

一股更为清晰、更为动人的干茶香,瞬间升腾而起。

这一刻,坐在杨德发隔壁席位的张涛,正全神贯注地控制着自己水壶的水流,动作小心翼翼。

突然,他的鼻子不受控制地抽动了两下。

一股奇异的香气,如同无孔不入的微风,悄然钻入了他的鼻腔。

“嗯?”

他手上的动作一顿,脸上露出困惑的神情。

作为浸淫茶行业几十年的老手,他对各种龙井的香气早已了如指掌。

豆香、兰花香、栗香……他能轻易分辨出其中的细微差别。

但此刻闻到的这股香气,却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

它清冽、甘醇、带着一丝缥缈的灵气,仿佛不是凡间之物。

这股香气淡而不散,虽不浓烈,却有一种奇异的魔力,能瞬间抓住人的心神,让人忍不住想去追寻它的来源。

张涛下意识地抬头,环顾四周。

此时,大厅内所有的茶商都在冲泡自己的茶叶,几十种不同的茶香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馥郁而复杂的香气云团。

要在其中分辨出某一缕特定的香味,本是极难之事。

但这股奇异的香气,却像鹤立鸡群一般,在众多的香气中显得如此卓尔不群,无法被掩盖。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了旁边杨德发的席位上。

他看到杨德发正不紧不慢地进行着冲泡的步骤,神态从容。

张涛皱了皱眉,随即又摇了摇头,否定了自己的猜测。

不可能。

老杨家的茶园什么水平,他一清二楚。

那种老茶树,能泡出还算纯正的豆香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散发出如此仙气缭绕的香味?

肯定是哪家大厂今年又研发出了什么新品种,或者是用了什么特殊的熏香工艺。

他暗自猜测,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贡牌”和“狮牌”的方向。

而此刻的杨德发,已经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他提起水壶,将85度的虎跑泉水,沿着杯壁,轻柔地注入杯中。

随着水流的注入,那些翠绿的茶叶在杯中缓缓舒展,上下翻飞,姿态曼妙。

而那股仙灵之香,也随着蒸腾的水汽,彻底爆发开来!

如果说之前还只是涓涓细流,那么此刻,这股香气便汇成了浩瀚的江河!

它不再局限于杨德发席位的周围,而是以一种无可阻挡之势,迅速席卷了整个宴会大厅!

“咦?这是什么味道?”

“好香啊!今年的茶王,香气这么霸道吗?”

“不对,这不是汪总他们家的香气,我闻过……”

越来越多的人察觉到了这股异常的香气。

他们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交头接耳,四处寻觅。

就连原本稳坐钓鱼台的汪德正和钱四海,此刻也变了脸色。

他们惊疑不定地看着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震撼。

这股香气,他们也从未闻过!

杨德发对周围的骚动恍若未闻。

他看着杯中那嫩绿清澈的茶汤,和在水中亭亭玉立的茶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小心翼翼地将第一道茶汤,缓缓倒入贴着“二十八号”标签的白瓷公道杯中,直到七分满。

“二十八号,二八,要发。是个好兆头。”他心中暗道。

很快,礼仪小姐迈着优雅的步伐,将所有参赛者的公道杯一一收走,送往后台。

杨德发看着那只装着琼浆玉液的公道杯消失在后台的门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接下来,就该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

后台,一间雅致的评委室内。

五位评委正襟危坐。

他们都是国内茶界的泰山北斗,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有着名茶文化学者,也有从业超过五十年的国家一级评茶师。

为首的主评委,是德高望重的龙井茶叶协会名誉会长——周老。

周老今年已近八十高龄,品了一辈子的茶,什么样的顶级龙井没有尝过?

早已到了“舌尖无味,心中有味”的境界。

对他来说,品茶早已不是味觉的享受,而是一种与茶对话、品味其背后风土人情的文化修行。

工作人员将打乱顺序的四十多只公道杯,依次摆放在长长的评委席上。

“各位老师,请。”

评鉴正式开始。评委们拿起各自的品茗杯,从一号茶样开始,依次品评。

“一号,香气尚可,豆香纯正,但汤色略浊,回甘稍慢。”

“二号,有兰花香,是好茶,可惜火候过了一点,带了丝焦味。”

“三号,‘狮牌’的风格,霸道,醇厚,但鲜爽度略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