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快穿:女主就要活着 > 第35章 千金归来关我什么事3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章 千金归来关我什么事35

治愈药剂的研发进程不能实时公开,可长安鬓边的白发,却在众人的注视下无声蔓延。

这肉眼可见的衰老,像一张逐渐拉满的弓,紧绷着所有关心之人的心弦。

万克平已经快八十岁了,可以说是长安一路成为医学界巨擘的见证者,“我到现在还记得你刚入学时的样子,长安,药物研发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许多科研者终其一生,或许也无法摘下一枚果子。”

“你有天赋,有韧性,有医者仁心,但是长安,不要逼自己,慢一些,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他沉静的目光落在长安疲惫的眉眼间,声音里带着不容错辨的疼惜,“你这样的研究者,是整个医学界宝贵的财富。”

“一项突破可以等待,一种新药可以延期,但一个像你这样兼具才华与使命感的研究者若是倒下,将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医学界需要你走得远,而不是走得快。”

类似劝慰的话,长安听到了许多,万克平不是第一个来找她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面对这种种关心,长安强忍着翻涌的心绪,“老师,您说的我都知道,您也要多加保重,等着我去给您报喜讯。”

万克平心疼的摸着长安的白发,“不着急,不着急,我还有好多年能活,慢慢来啊。”

这样的话让长安更觉心酸,送万克平离开后,她倚在实验室的玻璃窗前,故作轻松的问发财,“你说,我该不会让老师白发人送黑发人吧?”

“啊,不对,我现在也是白发人了。”

发财哭的跟天塌了一样,但也知道劝阻不了什么,唯有祈祷药剂的研发的时间快一些。

接下来的几年间,长安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研发中,科研中心的灯火依旧常明,失败的阴影也会时常笼罩,但有了之前成功的基石和全球协作网络的支持,团队的脚步更加坚定。

而就在攻克治愈药剂的攻坚阶段,医学界也将最高荣誉授予了长安。

因在感音性耳聋疾病治疗上的突出贡献,以及高血压和高血糖的特效药,又开创性地研发了阿尔兹海默症的首个有效疗法,为全球数千万患者带来了希望,这届诺奖终于属于了众望所归的长安。

消息传来,举国欢腾。

这是国际科学界对拯救了无数家庭希望的伟大医学工作者的最高认可,实至名归。

灯火辉煌的音乐厅内,长安身着庄重又带着东方元素的礼服,缓步走上领奖台,全场起立,掌声经久不息。

她满头的白发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仿佛记载着无数个拼搏的日夜。

从国王手中接过奖章和证书后,长安站到了话筒前。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看着台下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和嘉宾,声音一如往常那样平静而有力。

“尊敬的国王,各位评委,各位同仁,此刻站在这里,我心中充满了感激。”

“感激我的祖国,感激我的妈妈石燕宁女士。”

“这份至高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身后坚韧不拔默默奉献的团队,属于所有支持我们的同行与合作者。”

“我要感谢我的老师万克平,感谢在我学习道路上遇到的所有师长。”

“感谢不嫌我愚笨的赤脚大夫石老翁。”这是她初入小世界,在陆承文病逝后游历南北时遇到的第一个医者,教她辨认药材,带她接触中医。

“感谢在苦寒之地依旧坚守医者本心的白崇山。”这是红楼小世界中,在她驻守北方时,一直在军营教她医术的嘴毒老头。

“感谢恩师叶歧年。”将她真正带入到医学一道,并亲自践行了何为医者仁心的圣手。

“感谢我的师父清风,我的师兄谢临川。”那是她在百年岁月里潜心炼丹学医的依仗,也是无时无刻不挂念的所在。

“最后,我还要向沉默的奉献者致敬,那些为了医学进步献出躯体,被我们尊称为大体老师的无言良师。”

“是这些人,用最后的奉献,铺就了人类认知生命和对抗疾病的道路。”

“他们的尊严与奉献,成为了医学伦理的基石,也是我们每一个医学科研工作者心中最深的敬畏。”

会场一片肃静,许多人为之动容。

忆起这一路的人与事,长安的声音也有些哽咽,但目光却更加坚定。

“科学的意义在于服务人类,健康的福祉应当惠及全球,我们愿意与全世界分享成果,共同推动医学进步,让生命的尊严,在任何阶段都能得到守护。”

“谢谢大家。”

她的发言没有激昂的口号,却饱含对科学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传承的感恩,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与掌声。

这一刻,长安代表的不仅是个人和团队,更是一个在科技领域突飞猛进,心怀人类福祉的大国形象。

领奖台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将实验室的成果转化为真正普惠患者的药物,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此时曙光已现,前路可期。

长安领了诺奖回来后,连续在各地的医学院开了数日的讲座。

席间也有人好奇长安在发言中感谢的那些人,似乎从未听过这些名字,对此长安只是淡然一笑,半真半假道是梦中得师承。

大家对这样的说辞,是深信不疑。

毕竟科学的尽头是玄学。

热闹了一阵子后,长安再度回到了清苑市的科研中心。

又是数年废寝忘食的钻研,在经历了无数个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刻后,转机终于在一个深夜降临。

当最新的实验数据显示,新型靶向复合制剂不仅在动物模型中成功清除了脑内缠结,显着促进了神经元的再生和功能连接的重建时,整个实验室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和哭声。

千辛万苦,终抵星辰。

这一次她们触摸到的,是真正的治愈之光。

长安看着屏幕上那象征着认知功能全面恢复,甚至超越基线水平的曲线,眼眶也渐渐湿润了。

治愈药剂的成功,带来的震撼远超过去的任何一种特效药。

它彻底改写了神经退行性疾病不可逆转的医学教科书,开启了再生医学的新纪元。

长安的名字,将同造福全人类的划时代突破紧紧联系在一起,从一个时代的符号,升华为了引领人类迈向更健康未来的科学灯塔。

然而就在这荣誉的巅峰时刻,在无数聚光灯和全球媒体的瞩目下,灯塔却毫无征兆的黯淡了。

在一个很普通的早晨,在照常和石燕宁交流过后,长安晕倒在了去实验室的路上。

已经九十岁的万克平,看着躺在病床上,还未到知天命的年纪却沧桑不已的长安,老泪纵横,肝肠寸断。

长安:“老师,您还记得我曾说过的话么?”

万克平:“怎么可能忘了,你说要做自己的第一个病人。”

长安:“那就再让我做自己的最后一个病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