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灵说道。
“不会,这次是真的撤军。”
“大江以北的汉军连骑兵主力都已撤向北方,诸葛亮真得走了!”
司马师在得到这位暗探统领的准确回答之后、终于松了一口气。
“诸葛亮真就能忍住一统天下的欲望而率军北归,真是厉害!”
自从司马懿被俘之后,司马师知道汉军刘金一直在乌江城外布下骑兵部队围城打援。
他的那些军队经过司马懿两次调兵之后已经无力北上救父。
可司马昭在蒋济暗中支持之下到处鼓唱过江救父戏码。
甚至朝廷百官之中出现了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身为人臣岂有坐视君父蒙难而不救之理。
此言一时激起司马懿众多旧臣上表、逼迫司马师出兵救父。
司马师身为人子、太子两重身份,在朝内外重大压力之下不得不做出北上救父决死一战的样子。
可就在司马懿旧臣大呼救主之时,身为百官之首的尚书令蒋济突然沉默下来。
尚书令的态度转变直接影响到司马懿旧臣的请战势头。
北上救主之事虽仍在进行,可决心明显大弱。
而司马师也给予以蒋济为首的中原旧臣以众多实权官职,安抚中原南撤之老臣。
司马昭的一计造势,在蒋济撤出之后立时成了无根之萍、随风而隐于建业朝廷之下。
司马师却是未有因旧臣态度所变而放弃北上。
他一直最为积极备战调兵、调粮。
誓要在乌江与汉军决一死战迎回大梁一圣。
可司马师比谁都明白江东的当下家底跟本经不起冒险。
救父之声喊的震天响,可大军光是集结就用了半月时间。
等到司马师亲带兵马登船北上之时,诸葛亮率领的主力大军早已日夜兼程到达乌江城外。
近二十万大汉野战军将小小乌江城围如铁桶一般。
还有近两万汉军轻重骑兵于外围策应,当日汉军就攻陷乌江城。
逃命无望的东郡王、乌江王无奈之时擒司马懿以献汉军。
司马懿失去了最后一丝逃生希望。
而于大江之上的司马师在听到大梁皇帝失陷于乱军之中、第一时间就哭的晕厥过去。
在一众心腹将领抢救之下司马师才苏醒过来。
而后司马师对天起誓与汉军之仇不共戴天,几欲引军冲杀汉军已占领的乌江渡。
可都被诸将劝住。
最后还两次跳江想以身随父,又被诸将击晕之后带回建业。
随后陪都建业传出。
大梁先皇司马懿以身殉国战死乌江之事!
梁军举国服丧!
于三日之后。
以张昭为首的江东文武大臣进表请司马师进大梁皇帝位。
司马师不从!
两日后大臣再谏。
司马师悲痛欲绝、随不从。
又两日。
张昭、蒋济等臣再次联合上表,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强迫司马师即位。
就连郭淮那些在外统兵防备孙权的领兵将军也纷纷上书请求司马师以天下为重。
继皇帝位,承继大统!
并且张昭言词激烈,于朝堂之上大骂司马师身为太子却以私废公。
以痛先帝离世之私而不顾大梁基业之公。
更有大臣直言,如司马师今日不即皇帝位以扶大梁天下危难,他们就一头撞死在大殿之上以随先帝而去。
百官不由纷说强行将司马师夫上皇位,行以三拜九叩成皇之礼!
司马师痛不欲生,大哭不能为父报仇有何颜面坐于皇位之上。
并直述张昭、蒋济等臣。
“你们真是害苦了我呀!”
大礼已成,司马师就是大梁继任者。
面对百官跪行臣礼,司马师那痛苦的表情之下一双厉目正在死死盯着位于前排的司马昭。
司马昭眼角扫过蒋济等一众“先帝”老臣,最后还是无奈的随之伏下身体。
身后贾充、成济几名他的绝对心腹也随之参拜现任大梁天子!
在登基之后整个建业立刻整兵秣马以防汉军南侵。
可司马师就如有人护佑一般,在登基第二日他就收到了暗探统领司马灵所报。
汉军十几万大军北归!
司马师一时不信才出现刚才一幕!
司马师一边暗叹诸葛亮的定力,一边又惊讶诸葛亮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权。
“好啊!”
“诸葛亮不光自己忍住南下趁大胜之威统一天下的功绩,还能劝住汉军那些骄兵悍将。”
一旁的司马灵说道。
“这样岂不更好,诸葛亮北归我们也能松下一口气。”
“陛下新登大宝、也可借此机会从容整军备战。”
司马师却是摇摇头。
“诸葛亮立时南下进攻江东未必是坏事、而他引军北归也未必是好事。”
“陛下这是何意?”
司马师说道。
“遥想当年袁曹官渡大战、还有之后的赤壁之战,都是强大一方在占据绝对优势兵力之时而败北。”
“你说这是为什么?”
司马灵说道。
“臣下不知,请陛下赐教!”
司马师看向自己这个族弟说道。
“无它,唯人心所推动尔。”
“天下大争之势,哪位诸侯能拒绝一统天下坐北朝南以登九五之诱惑!”
“哪位人臣能拒绝合大汉于南北、三造天下载入史册留名千古的机会。”
“哪位武将能拒绝封妻荫子以成公侯之富贵!”
“这些诸葛亮都已做到。”
“当年不管是官渡的袁绍、还是赤壁的曹操都是犯有同一种错误。”
“就是在自己占据优势可却未有准备好之前而展开大战。”
“袁绍败是还未完全让他的河北四州恢复民力、调整兵备。”
“曹操失败是因为他未能完全整合荆州水师,而他自己带来的北方兵马又多不习水战,而这一点又恰恰是江东水师所擅长。”
“一战而失多年积累之重兵。”
“失去了最近一次统一天下的机会。”
司马灵说道。
“可是我们现在的处境与之前的袁绍、曹操有些不同,当年不管是官渡的曹操,还是赤壁的周瑜,他们都还有所准备。”
“可现在经过陛下……,不、是经过先帝!”
司马灵看到司马师投来那阴鸷的目光、马上改口说道。
“先帝之前两次从江东抽调兵马,而就连江北的文聘也投向了汉军一方。”
“陛下眼前之难关已大大超出先帝当年攻取中原之时。”
“现在诸葛亮引兵北归,这一撤一回,最少一年时间汉军不会南下。”
“我们还算有时间准备,如此岂不好过现在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