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天也不好继续坐在这里,小和尚都被人叫走挨罚了,自己也得换个地儿。
杨云天围着众人走了半圈,来到一位看着面相和善的和尚旁,如法炮制般坐在其身旁。
可当杨云天出声询问对方时,这和尚却只是对自己笑笑,什么都不说。
杨云天不知对方是不是也怕挨罚,故意不理睬自己。
杨云天干脆转换了方法,双手合十先来一句“阿弥陀佛”,而后道:“大师,我对佛经当中一处地方不甚了解,能否请大师解惑?”
这和尚似乎是皱了一下眉头,随后再次笑笑,摇摇头,但就是不说话。
杨云天没辙,打算换一处地方再试试。
只是此刻,方才那劝架的大和尚突然出现在其身后,道:“空定师弟正在修炼闭口禅,无法开口说话,施主想要说什么,贫僧倒是愿意与施主聊聊。”
杨云天感受到对方结丹后期巅峰的修为,身上散出一片佛法,其感觉有些与那念珠类似。
知道对方不好惹,想要离去,但方才自己的借口可是有事请教,如今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好脱身啊!
杨云天倒是不太担忧,自己少年时,那时父母健在,家中也是殷实,在村里先生开设的私塾中,也算是成绩名列前茅。
那时自己也算爱念书,将先生家里的藏书算是读了个遍,其中正巧有几本佛经,但字是认全了,其中的内容,就连先生也不甚了解,自己如今还能记起这些内容,正好将以前不懂的问题问出来,混过去脱身了事。
杨云天正了正衣冠,以示尊敬,随后抱拳而问:“小生以前听过‘人法二空’,不晓得是何意,请大师讲解其中微言大义!”
大和尚一愣,眼前这人还真说的是“佛门用语”,方才仁渡师叔说此人与佛有缘,自己倒是可以先行验证一番。
大和尚双手合十道:“善哉!汝问‘人法二空’真义,且听贫僧道来——
‘我’如瀑流,五蕴假合,觅其自性了不可得,是名‘人空’;
‘法’如阳焰,缘起性空,执为实有即是颠倒,是名‘法空’。”
大和尚声音伴随着禅音流转,如听仙乐,虽然文字晦涩拗口,但杨云天竟然奇异的听明白了。
“不对!”杨云天突然诡异的发现,自己不但是听明白了对方的禅音,甚至连对方说的语言都听明白了。
方才在场所有人说的语言,根本就不是杨云天掌握的语言,自己到了妖界之后,花了将近半年时间,才学会那里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而这里,聚集了如此之多外界修士,这些人使用的语言大抵相同,就连方才那紫衫女子也不知为何,会讲两句他们说的话,可杨云天不会。
但自己奇怪的竟然可以听懂,而自己方才与小和尚交流,如今才反应过来,自己说出去的话,并不是万妖域与万岛域的语言。
不过这对杨云天来说倒是好事。
可是这大和尚的禅音,自己也听得懂,这就有点奇怪了。
杨云天听懂了大和尚的意思,他是说,人就像流动的水一样,每一刻都不相同,人由五蕴(色、受、想、行、识)暂时拼凑,根本找不到一个不变的“我”,所以“人空”。
而法指一切事物,如阳焰、海市蜃楼一般,乃是因缘和合产生,故曰万法皆空,乃是“法空”。
杨云天抱拳点点头,向大师道谢,准备离去。
突然杨云天有个奇怪的念头,想再问这大和尚一句,于是道:“若一切法空,何来因果业报?”
“这…”大和尚支支吾吾了半天,本来带笑的表情突然语塞,用手不断挠着自己光滑的后脑门,像极了一个学生面对先生考教,答不出题的样子。
大和尚的窘境立马引来众人的窥探,就连一旁那修炼了闭口禅的和尚,此刻也是眉头紧锁,不知在想些什么。
离得近一些的和尚此刻也早已不再念经,纷纷小声议论了起来。
此刻,那位如肉山的胖头尊者冷哼一句,道:“须知禅门一炷香,妄念起时罪业长,尔等此时都在这里嘀嘀咕咕些什么!是想尝尝洒家的禅棍否?”
大和尚神情尴尬,这骚乱说白了是因为自己学艺不精引起来的,此刻干脆直接拽着杨云天的衣袖,穿越众人,来到那青年和尚身旁,惭愧的道: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弟子愚钝,虽居住持之位,却未能参透佛法真谛,实在有负师门栽培,更损我佛门威仪。恳请师叔以戒律责罚,令弟子知过悔改;更望师叔慈悲开示,为此迷途之人指点迷津,助其早脱无明。(合掌躬身)弟子惭愧,愿领责罚...”
此时那青年和尚并未再理会杨云天,而是看向面色凝重的空回大和尚,道:
“一切烦恼,皆因执着。汝今困于疑问,反复思量,恰似春蚕作茧,自缚其中。殊不知,真如本性,不落言诠,强求答案,反失本心。
昔有人问曰:‘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贫僧回曰:‘我在青州做一领布衫重七斤。’此非戏言,正是截断妄念,令其自悟。
切记,放下思量,歇即菩提。”
青年和尚的话令这大和尚茅塞顿悟,此刻再次看去,这大和尚不但不再为方才的事情忧愁,其修为甚至更加精进了一丝。
众和尚一齐道“阿弥陀佛”,整个和尚团队都弥漫着一股佛门的梵音。
此刻,这青年和尚才转过头来看向杨云天,笑曰:“施主方才所问为何?”
杨云天只好再重复一遍,道:“若一切法空,何来因果业报?”
就听和尚答曰:“正因诸法缘起性空,方有因果如幻显现。若实有自性,则因果僵死。”
(----因为空,所以能变;如果实,反而死板。)
杨云天却再次张口询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
杨云天此刻的感觉如同被夺舍了一般,自己就像是一位局外人,看着“自己”与青年和尚辩经,这句话根本就不是自己要问的,但自己无法控制自己,就这么偏偏问了出来!
不过,此刻杨云天倒是冷静了下来,自己如同一位旁观者,看着两人对话,同时这个问题也在自己脑海中萦绕。
“已经明心见性的修行者,还会被因果业力束缚吗?这句话有陷阱啊,不论对方说落还是不落,都不对。若答“落因果”,则会否定修行功德,而若答“不落因果”,则拨无因果--即否定因果法则的存在。”
只见那和尚思索数息,回答道:“不昧因果。”
旁观者的杨云天内心瞬间叫了声好,承认因果而超越因果。
“杨云天”又问道:“菩萨跟佛的区别?”
对方答曰:“一个开悟一个彻悟!”
“杨云天”继续问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那狗有无佛性?”
“无”
众和尚神情一愣,但此刻场面异常精彩,众人屏息凝神,看两人不断对话。
“杨云天”不断开口询问,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而那青年和尚,起初还需要考虑片刻,此时只见其脱口而出,完全不需要思量。
众和尚此刻根本来不及思索其中之味,只是像背书一般,将这问题与答案记在脑中,只希望回头能参悟出只言片语。
此时,杨云天再次问道:“和尚能否谈情说爱,娶妻生子?”
这一问题却让在场之人面色羞红,有的甚至对杨云天怒目而视,认为其是在亵渎佛祖。
却听得青年和尚答道:“众生的小爱也是大爱的一部分,若不懂众生的小爱,何谈我佛的大爱!”
“杨云天”拍起手掌,大叫了三声“好!好!好!”
随后犹如被抽干了精气神一般,瘫软无力的跌坐在地上,此刻浑身衣服已经被汗水打湿。
终于是能操控自己的躯体了,杨云天不晓得方才到底是何人,竟然占据自己的躯体,与眼前的和尚来了这么一场辩经。
但此刻,众和尚,尤其是那三位禅师,看自己的眼神发亮,老和尚甚至拉住自己的手道:“师叔说你与我佛有缘,老僧之前还半信半疑、尚存疑虑,但此刻老僧我确信你果真与我佛有缘啊!阿弥陀佛,施主可愿入我空门?”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怎么好端端的拉我去做和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的。
杨云天只得说了句:“若是有缘,必会入得佛门,若是无缘,就算入得宝山也会空回。”
此刻杨云天依稀还留有一丝方才那人的佛性,竟然没来由的让其糊弄了过去。
那老和尚呵呵一笑道:“施主所言甚是,是老僧我着了相了。阿弥陀佛!”
“施主就暂且在我这边打坐修行,旁人不会来叨扰施主的。而进入之后,我佛门弟子,也会助施主一臂之力。”
老和尚说罢,就又回去打坐去了。
杨云天此刻再也不想与什么人聊天了,方才那场辩经,虽然不是自己在控制,可耗费的精力,甚至比与那紫衫女子大战一场还要吃力。
而既然在这群高僧的围拢之中,还能占据自己身体,杨云天看了看那石壁之上的罗汉雕像,又看了看那紧闭的大门,这应该就是里面某位老东西,借着自己,来试探眼前的青年和尚,自己倒是被无端利用了!
(这一章写的我好难,佛门的禅语辩经真的太难了,即使这般,自己也不太满意,但实在写不出更好的了,大伙将就看吧!
不过这里面很多辩经小故事都是历史原型,很有意思,有兴趣的友友可以去看看,都是先祖们的智慧。
真是应了那句话,知道的越多,就会发现自己知道的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