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研究所内部道路整洁。

树木成荫,一栋栋外观朴素的楼房散布其中,偶尔能看到一两个穿着蓝色工装或白大褂的研究员行色匆匆地走过。

秘书带着他们走向其中一栋挂着“材料与前沿技术研究室”牌子的小楼。

“余工,杨工,你们的实验室和办公室都按要求准备好了,设备也基本调试完毕。所长说他处理完手头急事就过来。”

走进小楼,环境立刻变得不同。

走廊里弥漫着淡淡的金属和化学试剂气味。

墙壁上挂着复杂的图表和公式板,偶尔从紧闭的门缝里传来机器运行的微弱嗡鸣。

他们刚在余谋进那间堆满资料和图纸的临时办公室坐下没多久,门外就传来一阵急促而响亮的脚步声,伴随着略显生硬的中文呼喊:

“余?杨?是你们回来了吗?”

办公室门就被推开,大卫·杜邦教授出现在门口。

“哈哈!我的朋友!果然是你!”

他大步走进来,先是用力拥抱了一下余谋进,然后又热情地和杨彩霞握手。

直到这时,他才注意到站在一旁的俞宛儿,那双蓝色的眼睛瞬间瞪大,

“oh!God!!宛儿!小天使!你也在这里!”

他激动地有些语无伦次,中文夹杂着英文,快步走到俞宛儿面前。

想握手又觉得不够,最后只是用力地挥舞着手臂,表达着他的欣喜:“太好了!能再次见到你,太好了!这里,好!很好!我们,可以做研究!自由!”

对他来说,俞宛儿不仅仅是救命恩人,更是将他从黑暗引向科学沃土的引路人。

这番动静引来了更多人。

肖展教授从隔壁探出头,看到俞宛儿露出温和笑容:“宛儿同志怎么来了?”

列夫·伊万诺夫教授也闻声而来,用英语问候:“俞小姐,很高兴再次见到你。”

就在几位教授围着俞宛儿热情交谈时,陈所长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这么热闹?老远就听到大卫教授的声音了。”

陈为民笑着走进来,显然是被这里的喧哗吸引过来的。

当他看清被围在中间的是俞宛儿时,眼露惊喜:“宛儿同志!你来……”

话说到一半突然顿住。

他看看俞宛儿,又看看站在她身旁的余谋进夫妇,一个念头闪过脑海,让他不禁张大嘴巴,“宛儿同志?你就是余教授和杨教授说的孙女?”

昨天余谋进和杨彩霞只说今天要带孙女来研究所参观。

谁能想到他们的孙女就是救回他们的俞宛儿同志啊!

“什么?!”

这话一出,办公室里顿时安静了。

大卫教授猛地转头,在余谋进夫妇和俞宛儿之间来回看着,用带着口音的中文惊呼:

“孙女?!宛儿是……余,你的孙女?!上帝!这太不可思议了!”

肖展教授也愣住了,扶了扶眼镜,恍然大悟:“好家伙!老余,彩霞,你们藏得可真深啊!”

列夫教授露出温和的笑容:“这真是个好消息。余,杨,你们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孙女。”

大卫教授激动地拍着余谋进的肩膀:“余!你太幸运了!有这样的孙女!勇敢!善良!是天使!”

余谋进和杨彩霞相视一笑,解释道:“其实......我们也是不久前才知道的。”

“当年动荡时期,我们和儿子失散了。”

余谋进接过话,“直到这次休养期间,才意外地找到了他们。宛儿就是我们的亲孙女,我们也是刚刚相认不久。”

这个解释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大卫教授第一个反应过来,他激动地握住余谋进的手:“余!这真是太好了!上帝保佑!你们不仅重获自由,还找回了家人!”

肖展教授欣慰地点头:“老余,彩霞,恭喜你们!这真是双喜临门啊!”

列夫教授用英语真诚地说:“这真是个美好的故事。恭喜你们一家人团聚。”

陈所长感慨万分:“原来如此!怪不得你们之前从没提起过。现在好了,不仅找回了家人,还是个这么出色的孙女!”

大卫教授突然想到什么,眼睛一亮:所以,当初宛儿来救我们的时候,其实是在救自己的爷爷奶奶?这简直是命运的安排!真是太美妙了!

办公室里顿时充满了温馨的气氛。

余谋进见众人都在,拍了拍孙女的肩,“宛儿,既然大家都在,不如把你昨天的想法跟大家说说?”

“什么想法?宛儿,你有什么神奇想法吗?快说来听听。”

大卫蓝色眼眸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列夫教授也凑近了些,用带着口音的中文说道:“是啊,我们都想听听!”

俞宛儿点点头,将想要借助动物进行监控,却受限于信息传递速度和设备重量的困惑娓娓道来。

“……所以我在想,如果能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或许真的能实现更有效的监控。”

她说完后,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沉思。

“妙啊!”列夫教授第一个拍案叫绝,激动地在原地转了个圈,“利用生物自身的活动范围构建监控网络,这个想法太棒了!我怎么就没考虑往这方面研究?”

大卫教授扶了扶眼镜,用英语说道:“从技术层面来说,这个方向很有前景。我们在微型能源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突破,目前研发的固态电池,再经过几代优化,理论上完全可以做到指甲盖大小,却能让设备持续工作相当长的时间。”

肖展教授接过话头,语气中带着兴奋:“传感器方面,我的量子点技术或许能派上用场。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目前这项技术还处于实验阶段。如果后续研究顺利,我们确实可以尝试设计对特定图像、声音敏感的微型传感器,重量有望控制在几克以内。”

杨彩霞接话道:“固定材料和防护外壳可以交给我们来研究。我们正在研发的新型复合材料,理论上能够做到既轻便又坚韧,还能保证生物兼容性,不会伤害到动物。”

列夫教授已经迫不及待地在黑板上画起了示意图:“信息传递可以采用分级模式。简单的预警信号通过特定频率发射,复杂的图像信息可以在安全环境下回传。这个思路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

陈所长听着教授们热烈的讨论,越听越激动:“宛儿同志,你提出来的设想实在是太棒了!这个研究方向十分有价值!如果能取得突破,不仅在治安监控领域,在野外考察、灾害预警、军事侦察等方面都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