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修真大典 > 第280集 伯邑考之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苍穹神色向往,却缓缓说道:“当年在玉峰之上,突然凭空出现一群神秘人。那时候,十万大山一带本是顾家的势力范围,翟家崛起后,翟家家主站在玉峰之巅,放出八匹马朝着四面八方奋力奔跑。以玉峰为中心,这八匹马所跑到的地方,皆被划定为西西南西。后来翟家逐渐落寞,西西南西又重新成为顾家的天下。再后来顾家衰败,西西南西便成了邵家的领地。”

王天涯满脸疑惑,追问道:“老爸,那为啥又说西西南西是翟家一马之地呢?这说法似乎有些奇怪。”

“还有另一种传说。”王苍穹吸了口烟,接着说道,“据说翟家有一头神奇的灵马,这马竟长有双翼。当时,玉峰九百九十九里范围内的人,都瞧见天上有一匹长着双翼的马在翱翔。后来就流传开了,说翟家天马行空,划定了西西南西,这便是翟家一马之地说法的由来。”

“原来是这样啊!老爸,我突然有点急事,你就自己做饭吧。”王天涯话音刚落,身形一闪,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玉峰

玉峰隐匿于云海苍茫之间,万峰林立,云雾如轻纱般缭绕其中。远山近岭形态各异,有的山峰圆润,有的山峰尖锐,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迷迷茫茫,整个景象如梦如幻,仿佛眼前的一切并非来自地球,倒像是老天爷遗落人间的一处绝美花园。

王天涯站在峰巅,极目远眺,只见无边无际的群峰连绵起伏,数不尽的圆润、尖锐山峰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脚下则是郁郁葱葱的林海,一片生机盎然。他伸手扒拉扒拉那七八厘米长的刘海,随后开始在整个玉峰四处寻找。他多次施展神识仔细探查,然而,除了发现一些兔子、雏鸟跟梅花鹿等野生动物外,并未找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天池村

一个小时后,回到诊所,王天涯掏出手机,联系了上次购买手机电脑的商场经理,告知对方明天需运来一千台电脑至诊所,并嘱咐对方把每一台电脑都下载好电视剧、电影、音乐等各类娱乐资源。接着,他又联系了手摇发电机的老板,预定了一百台手摇发电机。

“王医生,”他抬头,只见韩忠与周大全两位老人正笑眯眯地走进诊所,韩忠热情地跟他打了声招呼,“今天怎么这么晚才开门呀?”

“韩老,周老,快请坐。”王天涯赶忙起身相迎,心中清楚这两位老人可不简单。他们是当年天池村赫赫有名的文化人,皆是高中生。要知道,五十年前的高中生,放在古代勉强也能算得上是个秀才了。

王天涯为二老精心泡了一壶碧绿春,随后回到多功能座椅上坐下,悠然地品着茶。

韩忠轻抿一口茶,这才缓缓说道:“王医生,你早上去哪儿了呀?我们都等你大半天了,现在都三点了诊所才开门。”

王天涯微微一笑,解释道:“哈哈!昨晚忙了一整晚,一直睡到今天下午两点才起床。”

周大全接口问道:“王医生,现在外面到处传言你诊所里闹鬼,你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呀?”

王天涯心中一动,立刻想到了黄毛那三个小屁孩,难道是他们的父母在四处散播谣言……

见王天涯低头沉思,韩忠开口道:“都啥年代了,居然还有人信这种事。”

周大全白了韩忠一眼,“韩老鬼,这世界上有太多超自然事件是你无法想象的,你可别把话说得太绝对。”

韩忠斜睨了周大全一眼,端起茶杯,轻轻吹开茶水,“小全啊!就拿眼下这事来说,虽说有可能是超自然事件。但依我看,那三个小混混大概率是在落水洞撞鬼了,王医生不过是成了替罪羊。”说完,韩忠轻抿了一小口茶。

周大全点点头,“落水洞下面传说有金鸡吃水守蛟龙,如此灵地,的确有可能诞生出一些有灵性的生灵。”

王天涯听闻,心中暗自想着,等日后自己筑基了,定要去把那三头灵兽收进小世界,当作自己的宠物坐骑。

“天地之间,万物皆有灵性。天地万物,若能诞生出具有灵智的生灵,那必定是得到了天大的造化。道祖曾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韩忠感慨万千,向往那传说中的修道之人。

“韩老鬼,停停停……”周大全抬手示意停下。

王天涯和韩忠同时看向周大全。

韩忠略带不悦地说:“小大全,你喊停干嘛?莫非你对《道德经》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周大全摸了摸胡须,一脸鄙夷地看向韩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才是《德道经》的原文。后来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的‘恒’字才改成了‘常’。这样改其实是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需求,他们追求的是千秋万世江山永固,认为‘常’比‘恒’更能体现这种永恒不变的统治,而不是真正永恒不变的道。当时,这样的更改几乎让大众都稀里糊涂的,毕竟皇帝都想着江山永固,怎么会允许大道的变化可能会颠覆江山呢?说白了,就是皇帝觉得自己的名字高贵,普通人不能提及,所以就把‘恒’改成了‘常’。”周大全说完,一脸得意地看向韩忠。

韩忠却不屑冷笑,“小全全,你别在这儿卖弄文采了。有本事你说说周朝的伯邑考为啥不姓姬,这‘伯邑考’三个字到底啥含义?”

王天涯一听,也来了兴致,目光转向周老。

周大全微微一笑,“在我们的印象中,伯邑考是被纣王所害,还被做成了肉饼,周武王被迫吃下。但根据商朝当时的社会风俗,这可能并非完全的真相。真正的情况或许是周文王遵循了‘杀首子’的风俗,之后将伯邑考做成肉饼,并上贡给了纣王。”

此话一出,王天涯更加好奇了,难道伯邑考并非商纣王所杀?

“关于这段历史,我也来说说我的理解。”韩忠微笑着看了周大全和王天涯一眼,接着说道,“《史记·管蔡世家》中记载: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冉季载最少。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伯邑考,其后不知所封。从这里我们可以得知,伯邑考虽是长子,但从来就不是继承人,而且很早就去世了。至于伯邑考究竟是怎么死的,文中并没有记载。值得一提的是,‘伯邑考’并非他原本的名字。‘伯邑考’的意思,其实是早死的大哥。这个名字大概率是后人给这位枉死的大公子取的称呼。伯邑考多半是死于商朝那荒蛮的‘杀长宜弟’风俗。周文王为了保证血脉纯正,怀疑大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的,所以就杀了大儿子。周朝建立后,周公制定了周礼,社会的礼仪制度更加完善,华夏从此成为礼仪之邦,也成为全球最文明的民族。在周朝成立之后,继承制度彻底变为嫡长子继承制,前朝的‘杀长宜弟’风俗也就不复存在了。而我们通常所认为的伯邑考死于纣王之手的说法,多半是因为这与武王继位、嫡长子继承制产生了矛盾。所以为了给后世一个合理的解释,才编造出了这样的故事。”

听了韩老的话,王天涯沉默了许久。原来在商朝,真有“杀长子以宜弟”这么个习俗,就是杀掉怀疑非亲生的长子,以便弟弟顺利继承。

《后汉书·列传·南蛮》等书中也有记载,“杀首子”和“弃首子”是上古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习俗,即将长子杀掉并吃掉,以此来保护弟弟。

为啥会有这么残忍的习俗呢?主要还是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当时有一种婚姻制度,叫做对偶婚制。对偶婚是群婚制的一种过渡形式。在这种婚制下,一个男子会有多个妻子,其中会有一个主妻,而这个主妻同样也会有多个丈夫,男子是女子的附属。就这样,两人组成了最初的对偶家庭。在周公制定周礼之前,男女关系较为随意,女子在婚前享有性自由权。如此一来,女子难免会在婚前怀有别人的孩子,结婚后,父亲就会怀疑妻子是不是怀着别人的孩子嫁给自己的。所以为了确保家族血统纯正,便会把第一个孩子杀掉。

伯邑考的母亲很可能在嫁给西伯侯姬昌之前,就有过一任丈夫,嫁给姬昌后生下了伯邑考,而姬昌不确定伯邑考是否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于是按照当时的习俗,他将伯邑考杀掉。从“伯邑考”这个名字也能看出一些端倪,“伯”表示老大长子,“邑”没有明确概念,“考”有寿终之意。所以“伯邑考”三个字连起来,大概有冤屈的意思,这个名字大概率不是他活着的时候取的,而是后人为了方便,根据他的经历给他取的称号。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伯邑考”与姬昌、姬发的名字不成系统。

那为啥杀了长子之后还要吃掉呢?这就得从灵魂转世的观念说起。古人认为,孩子被杀只是推迟了生辰,日后还会以其他方式回到家族。为了防止长子再度降临到自己家中,所以将其杀掉并吃掉,这样就能阻断他回来的路,说到底还是为了弟弟们着想,避免长子二次投胎对弟弟产生负面影响。如此想来,极有可能是姬昌为了次子姬发能安稳接任西伯侯之位,才将长子伯邑考杀了,还做成肉饼吃了下去。

韩忠轻咳两声,喝了一小口茶,“哼哼!当然啦!这些都只是我们的推测,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我们谁也不知道。”

周大全叹了口气,“不管历史真相怎样,生在帝王之家,自己的生死早就不由自己掌控了。父杀子,子弑父,最是无情帝王家。韩老鬼,别老用你那点本事来考我,那你说说为啥历史上朱元璋会被描绘成最丑的皇帝?”

韩忠听后是哭笑不得,“这个说来话长。简单讲,咱们华夏上下五千年,只要是汉人统治,华夏就是世界之巅;要是外族统治,那就一落千丈。像元朝,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汉人是最低等的,导致经济、文化、医疗等各方面断崖式下滑。清朝更过分,直接让汉人变成文盲,禁止学习知识,导致明朝末年比西方早出现的科学萌芽被扼杀在摇篮里,华夏因此脱离世界发展轨道两百年,导致华夏的文明处于五千年来最落后时期。至于朱元璋为啥被丑化,那是满人经过数百年不断丑化宣传而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