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伪君子 > 第357章 猝不及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世间很多事来的总是猝不及防,就在风行中和妙英师太商量的时候,一封来自前线的紧急军报彻底打乱陈牧的一切计划。

大同副总兵,前线统帅郭桓,在应州城遭遇蒙古奸细刺杀,重伤垂死!

二十万大军群龙无首,陈牧这个主帅只能将所有事尽皆托付出去,星夜赶赴前线。

夜色如墨,早春的寒风犹如那皮鞭般扑面而来。

每一鞭都似在抽打他焦灼的心弦。

一鞭一条血,一鞭一道痕。

陈牧策马急奔,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到应州城。

战争不是儿戏,更不是过家家。

郭桓如果出了事,他真没有多少信心能打赢这一仗。

“郭公,您老可得挺住啊”

“驾”

沿途驿站的灯火在视野中飞速掠过,郭桓遇刺的经过也在陈牧心中不断的反复。

郭桓是三日前刚到的应州城,本意是要暂时以其为中军行营,指挥明军稳扎稳打一点点蚕食蒙古大军。

昨夜晚间有一队斥候来到应州城外,自称是奉临时大同守将卫阶之命紧急求见。

在核查无误后郭桓立刻接见,结果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堂堂一军主帅竟被刺客一举重伤!

二十万大军若失主帅,军心必然涣散,蒙古骑兵只需一个冲锋,便能将苦心经营的防线彻底撕得粉碎。

到那时得胜堡的张之极部和驻守大同的卫阶都会成为孤军,胜负天平将顷刻逆转。

这是陈牧万万不能接受的!

“传令,人歇马不歇,今日务必赶到应州城”

得益于巡抚标营的双马配置,五百里的路程,陈牧一天一夜便赶到应州城下。

那一天的黎明时分,整个应州城上的守军,都听见一声仿佛晴天霹雳般的怒吼。

“开城,老子是陈牧”

.......

陈牧在见到郭桓之前,脑海中设想了无数种老将军的惨状,甚至已经做好了其伤重不治的准备。

可刚跨进病房,陈牧就隐约发现了不对劲,只见郭桓躺在床上昏迷不醒,胸腹之间缠绕着层层白布,其上片片殷红,一副重伤垂死的模样。

然预想中浓烈的血腥味并未出现,满屋竟只有淡淡的药味。

这份不对劲在看见郭桓的面容后,更是达到了顶峰、

“面色蜡黄,嘴唇干裂,确是重伤无疑,可为何呼吸却如此和缓,不见丝毫杂声?”

陈牧眉头微皱,快速将种种可能在脑海中过了一遍,立刻挥手道:“你们都出去”

“是”

应州知州王绅和高宁赵承武等众将等闻言都退了出去,偏偏给郭桓治伤的那个年轻大夫,磨磨蹭蹭的一步三回头,竟久久不愿离去。

“诶呀!拿老子这巡抚的话当放屁,你是真胆肥啊”

陈牧本就满腔怒火,此刻更是尽数化为浓浓杀意:“来人...”

“大人命你出去没听见啊,还在这杵着作甚”

王绅本来已经出去了,一听要出事,赶紧莫头跑了回来,怒喝一句后连鞠躬带作揖的解释:“下官这外侄一心钻研医术,不通俗务,并非有意冒犯,请大人息怒,息怒”

王绅此人说起来和他还有些渊源,其乃是洪德十六年的三甲进士,座师就是他那便宜老师,如今的内阁首辅李承宗。

虽然十几年还是个六品知州,混的的确不怎么样,可首辅大人的面子可值钱,该给还是要给的。

陈牧仔细打量王绅几眼,强压怒火摆摆手:“出去吧,本抚要看看郭帅伤情”

“多谢抚台”

那大夫张了张口刚想说话,被王绅狠狠的拉了一把,这才不情不愿的跟着出去。

陈牧若有所思的盯着那大夫的背影,转头又看了看病榻上的郭桓,心中更是疑云大起。

当某种技艺达到一定程度,本身的确会产生一丝傲骨,譬如他爷爷当年面对求医的府县官时,也往往不假辞色,随手打发了事。

可一个年轻大夫,面对他堂堂巡抚的命令,居然敢有所迟疑,那就不是傲骨使然。

要么此人脑子有病,要么此人有所依仗。

“依仗?难道?”

陈牧双眉紧锁,很快将目光落到郭桓身上,伸手在其脸颊摸了摸,只见毫无伪装痕迹,不是传说中的人皮面具之类的。

“嗯?”

王绅不会是他的依仗,那所凭借的就只有郭桓,否则哪怕有其他背景,也根本来不及,

既然郭桓人没换,那就肯定出在这伤情上。

陈牧想到此处,立刻伸手抓住郭桓手腕,三指一搭,刹那间脸黑如铁,周身怨气几乎化为实质。

脉象从容和缓,有力有神,四平八稳,不浮不沉。

这老头子比他身子骨都好!

“郭公,您老拿我开涮是不?”

听见陈牧的切齿声,病榻上的郭桓瞬间“苏醒”过来,双目之间精光爆闪,哪里一丝重伤在身的模样。

“哈哈哈,不愧是墨三的孙子,老夫就知道瞒不过你”

陈牧那张脸拉的比驴都都长,如今半个山西需要稳定安抚民心,恒需灾后重建,河堤修筑也在准备,春粮播种等更是诸事繁杂,更加上整个山西官场都需要重构,为将来做准备,他这个巡抚本就忙的跟陀螺似得。

再算算日子,朝廷派来调查薛家一案的人,长公主的人都快到了,侯家家主晾的时间也够了,白莲教那边也需要解决,桩桩件件都需要他去盯着,这时候被老头子骗来前线,陈牧没当场翻脸就算给老头面子了。

“郭公,您老这是唱的的哪出啊?”

面对陈牧近乎气急败坏的质问,郭桓顷刻间收其调笑之情,正色道:“这次借着刺杀诈伤请抚台来此,为的是借此机会一举破贼,彻底将蒙古逐出山西。”

既来之则安之,愤怒解决不了实际问题,陈牧强行收敛好了情绪,不过有个问题还是要问清楚。

“郭公,此事想必是您老的主意,那其他人可知情?”

郭桓立刻摇头道:“不知,整座应州城除了那个大夫诸葛青,其他都不知晓老夫真正伤情”

“原来如此,怪不得那大夫不愿离去,此人可靠?”

“嗯,绝对可靠,这些年我在山中打猎为生,他从少时便常入山采药,久而久之便成了忘年之交,故而此人绝不会是蒙古细作”

陈牧闻言心里那股怨气消散了不少,如果定国军其他人都知晓此事,进城这么久却没一人透过口风,那他这个大帅就该考虑重新整编定国军了。

定国军是他将来能否稳居高位最重要的班底,绝对不容有失。

“能让您老不惜诈伤召我前来,想必此计甚妙,小子洗耳恭听”

郭桓闻言面色一僵,随即苦笑道:“忠义呀,太看得起老夫了,此计是遭遇刺杀之后才想出来的,如今还有很多不妥之处,需要你我共同商议才行啊”

陈牧:“....呵呵....”

人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

陈牧就笑的万分无奈:“哎,您老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稍等”

郭桓撩开被子跳下床,很快从书桌上拿过一份行军草图递了过来,随即则又躺回病榻,看的陈牧又是一阵无语。

这老头是躺上瘾了!

“忠义,你来看”

郭桓披上衣服,用手指在草图上点了一圈明军所在道:“按原本的计划,我军兵分十路,稳扎稳打,加之张之极驻守得胜堡,卫阶驻守大同城,已经在方圆两百里范围内形成了包围之势”

“可大同这片盆地内无险可守,天然适合蒙古骑兵作战,最近各军传回的军报显示,随着这个包围圈的渐渐合拢,战损也渐渐增加,以最近蒙军表现出的死战态度,老夫估算,若按照原计划继续逼迫蒙古大军放弃辎重民众北逃,我军死伤恐将不下十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