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覆灭,末帝完颜洪烈被生擒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北方。
当这份战报被快马加鞭地送到辽国上京时,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死寂。
珠帘后的萧太后,捏着战报的手,不住地颤抖。
太快了!
实在是太快了!
从纪元出兵,到金国灭亡,前后不过月余!
那可是控弦数十万,立国百年的大金啊!就这么没了?
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惧,攥住了她的心脏,让她几乎无法呼吸。
金国就是辽国的屏障。
如今,屏障没了。
纪元那数十万虎狼之师,随时可以踏过边界,兵临上京城下。
“太后,如今我大辽唯一的指望,便是在雁门关外的南院大王了。”一名大臣颤声说道,“只要萧大王能挡住霍去病和张辽的兵马,我们……我们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这句话,提醒了萧太后。
对,还有萧峰。
她把全国的兵马都交给了他,他一定……一定能挡住的吧?
然而,就在这时,另一名官员,却犹犹豫豫地出列了。
此人是耶律宗元的心腹,在上次的鸿门宴清洗中侥幸逃脱,此刻眼中闪烁着阴毒的光芒。
“启禀太后,臣……有事要奏。”
“说。”
“臣听闻,南院大王自领兵以来,与对面的纪元军对峙了十余日,却一味囤兵不出,从未主动发起过一次攻击。”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纷纷侧目。
萧太后眉头一皱:“两军对垒,谨慎为上,这有何不妥?”
“太后明鉴!”那官员立刻叩首,声音陡然拔高,“若只是谨慎,倒也罢了!可臣还听闻,那纪元的义弟,大理皇帝段誉和少林高僧虚竹,曾深夜密会萧峰,三人在帐中饮酒长谈,不知所踪!”
“更有甚者,军中已有谣言传开,说……说萧峰本就出身南朝,与纪元、段誉等人交情匪浅,他之所以按兵不动,就是……就是有降宋的企图啊!”
“轰!”
这番话,如同一颗炸雷,在萧太后的脑海中炸响。
萧峰是南朝长大的……
萧峰和段誉、虚竹是结拜兄弟……
萧峰在少室山受过纪元的恩惠……
这些她原本刻意忽略的事实,此刻被血淋淋地摆在了面前,与“按兵不动”、“深夜密会”联系在一起,让她瞬间生出了无穷的猜忌。
难道……他真的要叛国?
他手握三十万大军,是我大辽全部的家当!他若降了,大辽就真的完了!
“一派胡言!”萧楚楚假装义愤填膺状,站了出来,厉声呵斥,“我义兄光明磊落,忠义无双,岂会做出此等背信弃义之事!你休要在此妖言惑众!”
萧盈盈也貌似冰冷地瞥了那官员一眼,一股无形的压力让那官员冷汗直流。
但此刻的萧太后,已经被恐惧和猜忌冲昏了头脑。
她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来人!”她猛地站起身,声音尖利而急促。
“传本宫懿旨!速备金牌十二道!即刻发往雁门关!”
“命萧峰,即刻交出兵权,返回上京!不得有误!”
“母后!不可!”萧楚楚大惊失色,“临阵换帅,乃是兵家大忌啊!”
“闭嘴!”萧太后双目赤红,状若疯狂,“本宫才是太后!这个国家,还轮不到你来做主!”
她已经彻底失去了理智。
在她看来,将三十万大军放在一个有“叛变”嫌疑的人手中,比面对纪元的虎狼之师更加可怕。
“快去!若有延误,提头来见!”
在萧太后严厉的催促下,十二名背负着令旗的传令太监,骑上最快的骏马,冲出了上京。
他们手中的金牌,在阳光下闪烁着刺目的光芒。
这十二道金牌,承载着一个皇朝的猜忌与恐惧,也即将彻底改变一个英雄的命运。
一场由纪元在暗中推动,由辽国君臣亲手导演的悲剧,即将上演。
而远在开封的纪元,在听到辽国探子传回的消息时,只是淡淡一笑。
“鱼儿,上钩了。”
他知道,萧峰的归顺,只是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