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探查的深入,龟太郎的本尊独孤信的神魂清晰的认知:
“玄蚼体内,夸娥氏血脉被诅咒的本质,与‘钉头七箭’类似,核心目的是‘断绝’。非直接灭杀,而是从根本上封禁‘夸娥氏’血脉的觉醒潜力与修行之路,将其禁锢在蒙昧兽性之中,永世不得翻身。”
“其恶毒之处在于,此诅咒非一次性生效,而是如同慢性毒药,随着血脉传承而延续,代代削弱夸娥氏血脉,最终彻底断绝神性。”
“诅咒根源:找到了!核心锚点并非寄托于外物或宏大概念,如本尊独孤信咒绝兽人用的独孤皇朝气运,”
“而是…直接锚定在施咒者自身的修为境界之上!只要施咒者境界不跌,修为尚存,此诅咒便如同附骨之疽,永恒生效,汲取施咒者一丝力量维系其存在!其原理,是以施咒者自身为‘诅咒之源’与‘能量池’!”
经过一番探查,本尊独孤信神魂得出结论。
施咒者的咒道水平,粗陋!狂妄!
将一族之命运,维系于一己之身?
何其愚蠢!
此等手法,看似霸道直接,实则隐患无穷。
其一,施咒者一旦身死道消,或境界跌落,诅咒立解;
其二,诅咒本身,对施咒者,构成持续微弱的负担与因果牵连;
其三,诅咒结构相对简单,缺乏深度融入天地规则,或借助宏大因果的韧性。
其咒道理解,尚在皮毛层次,远未触及‘钉头七箭’那般以天地杀机为刃、以万世气运为枷锁、深度绑定,种族因果循环的高深境界。
“为何之前未察觉?”
龟太郎(独孤信)心中泛起一丝自嘲,
“当时为玄蚼‘开灵’‘启智’‘蜕变’,本尊神魂坐镇识海,万法不侵,区区此等粗浅诅咒,在本尊的咒道道韵面前,如同冰雪遇骄阳,还未等其显化反抗,便被本尊的力量无意中压制、消融了大半活性,只余下最顽固的核心潜伏。”
“加之当时一心培育,未曾特意探查血脉诅咒这等偏门之事,故而被忽略。”
此时,玄蚼在龟太郎的安抚和自身《负岳诀》的运转下,早已恢复了平静。
它体内的暗金洪流虽然依旧被诅咒丝线缠绕,但那股躁动不安的悲鸣已然平息。
它信任地看着龟太郎:
“父神,玄蚼准备好了。一切,全凭父神做主。”
龟太郎巨大的龟首微微一点,眼中闪烁着智慧与掌控的光芒:
“好。区区疥癣之疾,今日便为你根除!”
龟太郎没有急于动手解除诅咒。
眼前这缠绕在玄蚼血脉深处的诅咒道则,虽然施法者水平有限,但其本身作为一道“成品诅咒”。
但对独孤信而言,玄蚼体内这道古老的诅咒,却不啻于一个极其难得的、可供他近距离观察“他人咒道成果”的珍贵样本!
本尊独孤信对于“咒法大道”,以及与其紧密交织、互为表里的“因果大道”“命运大道”的参悟,在他所涉猎的浩如烟海的诸多大道之中,一直是进度最为迅猛、理解最为深刻的。
早在多年之前,这三道便已双双跨越初窥门径的阶段,稳稳踏入了中级层次,在大道修行的漫漫长路上,已然站在了相当可观的高度。
这份惊人的造诣,实则得益于两门逆天大神通的滋养与驱动,“钉头七箭”与“逆知未来”。
前者以咒法大道引动因果大道,直指性命本源;
后者则窥伺命运大道轨迹,逆转时序流转。
这两门神通的核心根基,恰恰便是这“咒法”“因果”“命运”三道。
而当年在逸云大陆时,那门“万千化身入红尘”的秘术,更如同一剂猛药,将独孤信的修行推向了新的高峰。
在秘术的磅礴伟力推动下,本尊独孤信所掌握的所有天罡神通,尽皆突破桎梏,臻至中级层次;
而与这些神通一一对应的各种大道,也随之水涨船高,同步迈入了中级境界。
这已是大道参悟历程中,超越了基础门槛的第三层级,足以让世间绝大多数修士望尘莫及。
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
正因为天罡大神通“钉头七箭”的威能过于逆天,其咒力之霸道、因果牵连之复杂,往往超出想象,且极难精确掌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招致难以预料的反噬。
是以,独孤信对“钉头七箭”这门神通本身,始终怀抱着最深的忌惮与最审慎的态度,非到万不得已,绝不肯轻易动用。
犹记得当初他开创“万道归流”系列神通之时,曾有过一个宏大的构想:
以“钉头七箭”的咒杀原理为根基,创造出一门更为精妙、可控性更强的咒杀大神通,将咒法大道的威力彻底释放。
可惜,那构想终究未能如愿,“钉头七箭”的本源过于霸道,其与因果、命运的纠缠又太过深邃。
即便以独孤信当时的造诣,也难以将其彻底拆解、重塑,最终只能遗憾作罢。
而如今玄蚼体内这道诅咒的出现,无疑为独孤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参照,或许能为当年未能完成的构想,带来新的启示。
本尊独孤信,回想起以前施展“钉头七箭”的情况。
第一次咒杀王无力父子,效果远超预期。
不仅彻底抹杀其存在,连前世今生、轮回痕迹都一并斩断,甚至让与其相关的人,对他的记忆都会逐渐淡去。
这已非简单杀人,而是从根源上“抹除”。
第二次咒绝兽人族,后果更是失控般地蔓延至无尽遥远的未知之地,波及了本不相干的兽人分支。
得自大神通“钉头七箭”的秘术“钉头箭”,更是被独孤信列为禁忌。
除却独孤信自身,仅传于觉醒“命运大道”的孙女独孤清婉,严禁家族他人染指。
皆因咒法之道,邪门诡谲,难以驾驭,稍有不慎,反噬自身或引发不可测灾祸。
如今,眼前这份来自远古的“诅咒样本”,虽然施法者水平不高,诅咒结构相对简单,但其作为一道“已成功运行了不知多少万年”的诅咒实例。
其道则的具象化呈现,对独孤信而言,无异于一本摊开的、关于“诅咒如何长期维系并作用于血脉”的教科书!
龟太郎(独孤信)的“天目”神光专注到极致,如同最高倍的显微镜,死死锁定着每一根诅咒丝线。
龟太郎(独孤信)不再仅仅将其视为需要清除的“毒瘤”,而是视为蕴含了施咒者对咒道、对因果理解的道则具现。
他“看”到诅咒丝线如何巧妙地寄生在血脉能量流动的节点;
“看”到它如何通过微弱的因果联系,跨越虚空汲取着遥远施咒者的一丝力量;
“看”到它如何扭曲血脉中蕴含的“力之大道”的先天亲和,将其压制、污化;
“看”到它如何在血脉传承时,如同病毒般复制自身,将枷锁传递给下一代…
“原来如此…诅咒的长期维系,需要稳定的‘能量源’和‘因果锚’。此咒选择施咒者自身为源,虽粗陋,却也是一种解决方案,代价是施咒者永受牵连。”
“血脉诅咒的延续…关键在于诅咒道则与生命遗传信息(血脉密码)的部分融合…如同写入基因的缺陷…手段虽不高明,但思路…”
“对‘力之大道’的压制…是利用了诅咒本身的‘断绝’‘封禁’属性,形成属性克制…若施咒者本身对‘力之大道’理解更深,效果会更强…可惜,此人显然不懂。”
本尊独孤信的神魂在识海深处飞速推演、印证、吸收。
这份“样本”的价值不在于其高度,而在于其提供了一个不同于“钉头七箭”的、活生生的诅咒实例。
它像一面镜子,让独孤信得以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身对咒道的理解,尤其是关于诅咒的长期性、遗传性以及与大道的具体交互作用方面,补全了一些细节认知。
最大的收获,并非咒道造诣的突飞猛进,对方的咒道水平确实有限,而是让本尊独孤信彻底警醒:
“这浩瀚诸天,绝非仅我一人通晓咒道!更不能小觑了天下人!今日所见,虽粗浅,谁知道,其他地方没有将咒道推演至更高深境界的存在?”
“甚至…那对夸娥氏下咒者,其背后是否代表着某个专精此道的恐怖传承?今后行事,需更加谨慎,对未知的诅咒手段,更要心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