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玉娘心里很不舒服,但一想到自己也就没话可说了。

还计较啥,都是半斤八两。

严格意义上,他们俩算是半路夫妻了。

林玉娘瞅着他:“我也挺佩服你的……”

“什么?”

林玉娘想起半年前他双腿没了知觉之后的情形,忍不住轻笑起来:“你也真够能忍的……”

堂堂太子沦落到他们那样的农户人家里,吃住都成了大问题。

他双腿残疾行动不便,偏还忍了下来。

但话说回来,若是他双腿能走的话,他未必就会留下……

想到这里,林玉娘望向李承瑾的眼神变得微妙起来。

李承瑾被她盯得浑身不自在:“可还有何问题要问?”

“以后想起来再说……”林玉娘忽然觉得心头烦躁起来,转身就走。

李承瑾却一把拉住了她,一双眼睛静静看着她:“你还是不信我?”

林玉娘眉头紧蹙,想了想道:“倒也没什么不信的,这样的事谁敢胡编?”

说完就掰开他的手道:“我去看看早饭准备好了没有。”

也不管身后男人的目光,急忙就跑了出去。

皇帝驾崩顿时引起了全国的轰动。

但也因此而延缓了上一世提前到来的重税和兵役。

李承瑾的心反倒渐渐沉寂了下来。

沈溪迫不及待对父皇动了手,李朝罡和皇后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他以为父皇一驾崩自己作为太子就会立刻被拥护登基,却依旧还是没看清楚朝中的局势。

李朝罡和皇后,以及站在李承时身后的晋王,绝对不会让沈溪第一时间登基。

若是这三方力量相互在较量,反倒给了他可乘之机。

所以,必须趁着这个机会,要将沈家在江南的势力掌控在手中。

但沈之和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不可能做赔本的买卖。

得让他看到一个比李朝罡和周大和允诺给他还要大的利益,方才能说服他。

李承瑾陷入了深思,在小书房里一呆就是一整天。

林玉娘看在眼里,心里却很不是滋味。

她其实也明白,最初李承瑾初到她家的时候,对她和家人都是百般嫌弃的。

只不过因为他当时双腿残疾,只能依靠林玉娘活下去,不得不隐忍着。

至于后来两人的发展,林玉娘心里有些没底。

若是换作另外的人,她或许还能够有这份自信。

但,他却是堂堂太子,未来的皇帝,地位最尊贵的男人!

林玉娘忽然有些不自信了。

她只是一个出身猎户的农家女,何德何能可以成为与他比肩之人?

此时他倒是承诺会照顾她和孩子们一辈子。

但若是日后他真的顺利返京夺回了属于他的一切成了皇帝,他还会让她们母子三人进宫吗?

就算进了宫,她又能阻止他每三年一次的选秀,充盈后宫吗?

到了那个时候,他未必就能想起昔日的情分……

林玉娘也陷入了深深的沉默,直到两个孩子兴奋地跑过来:“娘,爹爹什么时候带我们去看花灯啊?”

“花灯?”林玉娘回过神来。

她抬头看了看一直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叹了一口气:“这样的天气,恐怕没有什么花灯了吧?”

且不说这天天阴雨,皇帝大丧,举国哀悼之际,谁敢冠冕堂皇在街上摆放花灯?

两个孩子顿时就沮丧极了,样子都像是要哭了。

“谁说没有花灯了?”

忽然,李承瑾从书房走了出来,来到了两个孩子身边,一手一个抱了起来,笑盈盈道:“爹答应过你们的事,绝对不会食言。”

两个孩子顿时高兴得咯咯直笑。

赵嬷嬷在一旁笑道:“少奶奶,溪少爷一早就派小厮们出去购买花灯了,虽说举国大丧,但却可以在自家院子里安放花灯啊。”

林玉娘愣住了,呆呆地看着他,鼻息忽然就酸了。

她忽然想起了母亲陈氏经常说过的话:“每日一睁开眼睛就得好好过一日,至于未来如何,管他呢!”

是啊,未来如何,管他呢!

林玉娘看着孩子们高兴,心里也舒坦了不少。

此时李承瑾就是沈家的穷秀才,想要日后当皇帝还早着呢。

她何必过早地杞人忧天。

真到了那个时候,若是李承瑾背信弃义,她就带着两个孩子回老家。

她就不信,她还能苦过沈溪抛下她的那四年生活?

想到这里,林玉娘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听到没有,你们的爹爹可是说话算话的!”

李承瑾朝她看了一眼,眼里满满都是笑意。

林玉娘被他的笑容看得有些心虚。

得知李承瑾让小厮买了花灯挂在了青竹园后,沈之和也拍拍脑袋道:“官府只是取消了街上的花灯会,可没说不许咱们家里挂花灯。沈章你赶紧派人去多买些回来,咱们的院子全都挂上……对了,再买一些烟花爆竹什么的,大过年的也得让人喜庆喜庆。”

沈章急忙道:“老爷,挂点花灯倒是没什么,但那烟花爆竹的话一旦放了就会被人看到,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大做文章的话,可就有些麻烦了。”

自己家院子里挂点灯并不影响别人,但放烟花就不行了。

举国大丧,若是被人夸张一些传出去,可是要灭九族的。

沈之和想了想,一脸不悦:“陛下还真是会选日子……就不买烟花了。”

什么时候驾崩不好,偏偏在除夕夜。

沈章立刻下去派人置办去了。

就在这时,就听到门口有小厮道:“二少爷来了。”

沈之和还以为是沈若舟,结果抬头一看,竟然是沈溪。

这才想起除夕夜时他给儿子们重新安排的分位。

“阿溪来了,快坐!”沈之和立刻喜笑颜开,“给二少爷沏茶!”

李承瑾朝他拱手,然后在他对面的一张圈椅上坐下:“父亲,儿子今日前来,想要打听一件事。”

他在小书房里静坐了半晌,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此事事关重大,必须要确认。

沈之和笑道:“何事?你尽管说。”

李承瑾朝沏茶的丫鬟看了一眼。

沈之和道:“下去吧。”

丫鬟立刻放下茶盅出去了。

李承瑾这才缓缓开口:“父亲,你可知晓咱们沈家百年前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