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前世涅盘转世的经历,
无论身处何种身份,都是靠着自己的辛勤努力和不懈奋斗,
苦心经营着属于自己的势力,同时迅速提升着武道修为。
尽管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和节奏,
但作为堂堂女帝,她却需要步步为营,每走一步都要深思熟虑,甚至要计算到十步、数十步之后!
就这样如履薄冰般,才一步步艰难地登上巅峰!其中的艰辛,简直难以言表!
然而,这一世却有所不同。
眼前这个萧凡,就连她这位历经沧桑的老怪物女帝凤九幽都看不透。
这个登徒子夫君,竟然在前方对乾坤大陆进行着各种精心布局,开疆拓土,不断收敛各种资源,还招揽了一批又一批的各类人才。
如此一来,王府的实力和底蕴与日俱增,麾下的势力更是像滚雪球一般,以惊人的速度持续扩张。
有这样一个强大的金大腿可以依靠,凤九幽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轻松感。
.....
这一世,李秀宁成为了凡王府的王妃,
但她并不想过多地干涉府中的事务。
即使凡王府的王爷六皇子萧凡不在府中,按照常理,王府的日常事务本应由她这位女主人来主持。
然而,李秀宁却将这个权力交给了王府的长史贾诩先生和副管家惊鲵姑娘。
尽管如此,
王府中的一些重大事项,如重要决策、财务安排等,
长史贾诩先生和副管家惊鲵姑娘仍然需要向李秀宁汇报,并听取她的意见和建议。
毕竟,李秀宁作为王妃,在王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除了王爷外最尊贵的人。
此外,李秀宁还让侍女杏儿收留了一些无家可归的小女孩。
这一举动并非偶然,而是她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李秀宁明白,作为凡王府的王妃,她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因此需要培养一批可靠且忠心的手下。
这些小女孩虽然年纪尚小,但经过悉心培养,将来或许能够成为她的得力助手。
总的来说,李秀宁虽然看似对王府事务漠不关心,
但实际上她有着自己的盘算和计划。
她通过合理地分配权力和资源,不仅减轻了自己的负担,
还为王府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与此同时,
凡王府的日常运作并未受到任何影响,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座府邸仿佛是一个精密的机器,每个齿轮都在准确无误地运转,维持着整个王府的正常秩序。
如今的六皇子萧凡,身份显赫无比。
他不仅被册封为南阳王,还拥有双王的尊贵头衔,这在整个大萧皇朝的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而且,他所受封的领地几乎占据了半境之地,如此广袤的领土,使得他的势力如日中天,无人能及。
更令人瞩目的是,
六皇子萧凡麾下的精锐武者大军正在为大萧皇朝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
在这个关键时刻,没有哪个皇子敢轻易出来捣乱,
因为他们都清楚,大楚皇朝北境的这场大战至关重要。
如果大萧皇朝能够取得胜利,那么萧凡的地位将会更加稳固,无人能够撼动;
但若是不幸战败,那么出来捣乱的人恐怕就要倒霉了。
.....
与此同时,
在大魏皇朝的都城,皇宫内的静心殿中,
皇帝魏渊正端坐在鎏金龙椅上,他的目光落在了大魏皇朝朝廷的情报组织幽狱传来的两份最新情报上。
在大萧皇朝,六皇子萧凡于十日前采取了一项重大战略行动。
他兵分三路,对大楚皇朝北境剩余的一半疆域发起了最为猛烈的攻击。
为了确保这场战役的胜利,萧凡毫不吝啬地派出了他麾下最为精锐的骑兵和步兵大军,这无疑是一场倾尽全力的决战。
与此同时,另一个消息就是,“大魏皇朝的镇国公公孙扬也在七日前给大楚皇朝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他突然对大楚皇朝的南境边境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势如破竹,一举连下七城,
展现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果敢的决策力,其气势如虹,令人瞩目。”
在大魏皇朝的龙案前,几位朝廷重臣被紧急召集而来。
皇帝魏渊在仔细阅读完两份情报后,
面色庄重地将它们丢给了身旁的老太监李公公。
这位李公公本名叫李长英,他与皇帝魏渊有着特殊的关系。
早在魏渊还是潜龙之时,李长英就一直贴身护卫在他身旁,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
然而,李长英的命运却因为一次皇子之间的冲突而发生了改变。
在那次事件中,他为了保护自家主子皇子魏渊,身受重伤,甚至失去了繁衍后代的能力。
尽管如此,李长英对魏渊的忠诚从未动摇。
当魏渊最终击败了其他诸多皇兄、皇弟,成功夺得储君之位后,
李长英依然坚定地随侍在他身旁,成为了他的得力助手。
登上大萧皇朝的九五至尊之位后,
李长英的人生轨迹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侍卫,
一跃成为了皇帝魏渊身旁的贴身太监,并被赐名李公公。
从此以后,
李公公的地位水涨船高,成为了宫廷中备受瞩目的人物。
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皇子、王爷们,对他都十分客气,
甚至有些皇子为了博得陛下的欢心,特意讨好他。
然而,李公公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
他深知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都是陛下赐予的,所以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和谨慎。
除了皇帝身旁的贴身太监这一身份外,李公公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身份。
他在宫廷中经营多年,结交了不少人脉,
连大魏皇朝的情报组织幽狱,李公公在其中都有着很高的地位,掌握了许多重要的情报。
这些情报对于大魏皇朝的朝廷重臣们来说,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
不过他的心里只有一个主子,就是当今的大魏陛下。
皇帝身旁的老太监李公公在接待到了两份情报卷轴后,
他深知这两份情报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家主子的意思,
于是心领神会地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拿到了大魏皇朝的几位朝廷重臣手中。
不到半盏茶的时间,这几位重臣就轮流看完了这两份情报卷轴。
端坐在鎏金龙椅上的皇帝魏渊一直默默地观察着这一切。
当几位重臣都看完情报后,
他适时地开口道:“对于这两份情报,诸位爱卿怎么看?”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透露出一种威严和决断。
龙案前,
那位身穿亮银铠甲的老将军如同山岳一般稳稳地立在那里,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静心殿内回荡:“回禀陛下!末将认为我大魏皇朝应当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派遣更多我们大魏皇朝的精锐武者大军,交由镇国公统领,去攻占大楚皇朝南境的更多土地。
否则,一旦让大萧皇朝迅速攻克大楚皇朝的整个北境,那么局势对于我大魏皇朝来说将会变得愈发不利啊!”
然而,
就在老将军话音未落之际,另一个身穿紫色官袍的中年人却如疾风般迅速站了出来,
高声反驳道:“回禀陛下!微臣实在不敢苟同老将军的观点。
诚然,派遣更多我大魏皇朝的精锐武者大军,交由镇国公统帅,确实有可能占领更多大楚皇朝南境的地盘。
但是,如此一来,我们大魏皇朝也必然会损失大量的精锐武者大军啊!
要知道,大魏皇朝和大楚皇朝的整体实力原本就比大萧皇朝逊色不少。
之所以三方能够维持目前的平衡局面,正是因为彼此之间相互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