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顿吃炒饭,是个玩笑,有点冷。
事实上,疤四带人抵达纽约后,就租下了这间公寓,添置了训练器材,将公寓做了一个小改动。
美元的购买力是强,但不论房租,水电,还是日常购物,十几个人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原定计划里,大厨郭师傅会跟几名师兄弟,与王导一行人抵达,做先行部队的专职厨师。
但周无命临时改变了计划,目前郭师傅还在香江,暂时未放到纽约这边。
他已经与老太医柏松年的几个徒子徒孙,合义堂的高级财务,还有精挑细选出的按摩技师,准备就位。
一共300名工作人员,周无命已经给他们办理了中转材料和签证,并补办了技能认证函,
技能认证函将按摩技师归为:康复辅助技术人员,中医徒孙归为‘传统理疗师,厨师归为营养调理师...
这些“技术员”随时可以分批分地点,通过各种渠道抵达m国的某些城市,最后汇聚纽约。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m国对技术人员签证,审核并不严格,也变相给即将抵达的300人,创造了便利条件。
更值得一提的是,李华麟当初在离开香江之前,只跟周无命借了50名按摩技师,几名财务,加起来也不到80人...
郭师傅没在纽约,王导,疤四这批人就没有专职厨师,可偏偏这些人谁都不会做饭,只能每天派人按时出去采买食物。
20多口大肚腩啊,纵然疤四来纽约之前,带了足够的美元应急,也抵不住不停的消耗。
这还是王导凭借赌神2小爆,赚了点片酬,才能养得起这些大胃王。
现在李华麟已经抵达纽约,王导在饭局上便联系了周无命,
合义堂精挑细选的300名技术员,也即将在半个月内陆续抵达纽约,与李华麟汇合。
饭局上,李华麟跟一群表面憨憨,实则每个都手沾无数鲜血的猛人们,边吃边聊,给他们安排了接下来的工作。
现在是4月初,李华麟暂时用不到这些人,就让他们继续在公寓里待着,该训练训练,该出去玩就出去玩,
反正纽约这边很自由,一群老爷们爱怎么玩怎么玩,就算天天泡酒吧去红灯区,李华麟都养着,但前提是别惹事。
疤四对于李华麟的安排没什么异议,他来纽约之前,周无命就交代了,以后李华麟才是他的老大。
如果是几年前的疤四,他就算反驳周无命,也不会认一个小白脸当老大,
但李华麟作为财神这两年,他对合义堂的贡献,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李华麟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他的头脑,早就折服了合义堂的中高层,疤四自然也佩服。
这次来纽约,疤四就准备以后跟着李华麟了,因为他明白,李华麟很会赚钱,但不管他赚多少钱,都有一半是合义堂的!
小酌几杯,安排了16人接下来的任务,李华麟看着时间,下午4点有一节社会经济学,他需要去听课,便先行离开了。
公寓内,黄翠芬,方涛,王雁菡三人已经收拾好了房间,采买了部分生活用品,钱包总余额还剩下275美元,5美分...
房间里,三人关了门,聚在一起啃着硬面包,喝着冰凉的牛奶,都在盯着墙上的钟表。
方涛在面包上涂抹了点黄油,一口面包一口西红柿啃着,眼中满是对生活的迷茫。
他在内地都没受过委屈,到了纽约的第一顿饭,竟然要啃硬面包,这让他心中多少有些委屈:
“菡姐,你对华麟最了解了,你说他不能自己吃独食去了吧,把我们丢在公寓里?”
“楼下的安托万可是不止一次来敲门了,说晚上要在公寓里搞欢迎pARtY的,我们不能不露面吧。”
指了指屋内角落堆积的食物,又蹙眉道:“可真参加了pARtY,我们接下来吃什么啊。”
王雁菡坐在窗边,小口咀嚼着热狗,翻看着满是英文的社会经济学,闻言看向黄翠芬:
“一会我们要去听课,回来天都黑了,要不推了吧?”
黄翠芬优雅的喝着咖啡,闻言轻轻摇晃着杯中汤勺,沉吟道:
“我们要在这里住很久,组织让我们跟其他国家的学者们保持距离,但外贸系统最重要的渠道是什么,交流!”
“我的建议是,课要上,安托万和李智恩的邀请,我们也不能拒...”
“咦,你们都吃上了,那看来我买的食物多余了?”
黄翠芬话说了一半,就听见有人拧动钥匙,就见李华麟拎着大包小包的食物,推门而入。
方涛见李华麟拎着食物回来的,脸上的颓废立马消失不见,扑上来亲热的接过李华麟手中的食物,还给了他一个拥抱。
“喔喔喔。全是华夏菜,你去华夏餐馆了?不是说华夏餐馆的食物在纽约很贵吗,有鱼有肉,赞啊!”
方涛将食物袋子摊开,将一道道打包的食物放在桌子上,迫不及待的抓了一块鱼肉咀嚼着,随手将硬面包丢到了垃圾桶。
王雁菡放下了书籍,笑眯眯的凑了过来,已经准备好了筷子,黄翠芬也不再喝咖啡装优雅,三人就坐在桌子旁大口朵颐。
李华麟瞥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模样,不由无奈的摇了摇头,从皮包里取出美元,当着他们的面丢给王雁菡1捆。
“这一万美元,先放你那里,平时留着采买花销。”
言罢,又从皮包里取出一些散钞,数了数分成三份丢给黄翠芬三人:
“每人一千美金零花钱,省着点花,地主家也没余粮。”
方涛擦了擦手,拿过美钞数了数,对着李华麟伸出一个大拇指,连忙收进兜里,含糊不清的道:
“刚刚我们还在商量呢,晚上要不要参加公寓里的欢迎pARtY,你可真是及时雨啊!”
“公寓聚会?”
李华麟坐到了床边,解开鞋带脱下皮鞋,换上了舒适的拖鞋,不由挑了挑眉:
“我刚才上楼时,二楼的房门都关着啊,他们回来了?!”
“早就回来了,好像又离开了吧?”
黄翠芬起身来到桌子旁,取了一份课程表递给李华麟后,又回到桌子旁继续吃东西:
“你出去的这段时间,我去了趟学校,把所有专业的课程表索要了备份。”
“我们是访美学者,不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学校内所有的课程,我们只能旁听。”
“我们三人的旁听课都已经标注了,你看你要学哪几门,尽快标注,等一会去学校时,我还要将课表交上去呢。”
“以后,我们就要按照自己选修的课程去听课,其余时间除去参加交流会,也要进行商业素材搜集。”
李华麟翻看着课程表,打量着王雁菡三人的选修课程。
王雁菡选了15门课程旁听,包含了多个专业的跨专业选修,都与经济学相关。
黄翠芬选了15门课程旁听,同样包含了多个专业的课程选修,与国际法,和关税汇率有关。
方涛只选了8门课程,都与运输和物流相关。
翻看过三人的课程表,李华麟又逐一翻看哥伦比亚大学,67个专业的学士学位课程,
31个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和27个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的简述,蹙了蹙眉。
心中感叹,不愧是顶尖大学,能从大学一直读到博士的学校,课程也忒多了点!
示意三人先吃着,李华麟取出钢笔,斟酌着每个课程,犹豫着该选择哪些...
国际金融管理,主要针对跨国资本流动和汇率风险管理,
课业,每周要分析三个案例,随时可能会跟着教授参与客座研讨,属于硕士阶段的课程。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老板,这门课程既是入门,也是终点,李华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听懂,但还是画了圈圈。
市场调查与数据统计,m国市场消费行为研究,英格兰与美国经济史,m国金融与工业史,国际商业交易,国际贸易法,
计算机的物理与应用,计算机编程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模拟通讯原理,电影与媒体研究导论,剧情片制作实验室....
反复筛选下,李华麟选定了36门旁听课程,包含了计算机,电影,金融,通信。
“你疯了吧,36门旁听课程,就算这些课程一周只有一门,你时间也倒不过来啊。”
“市场调研不做了,外贸系统的研讨会不开了?”
“天哪,我选了8门,都是减了再减,你竟然选择36门,我真的是。”
方涛见李华麟选完了课程,便好奇的凑了过来,
当他看到李华麟竟然选择了36门旁听课程,其中一半的课程还归属于研究生和博士生领域时,
只觉得李华麟疯了,拿前程在开玩笑!
研究生和博士生的课程,不说机密也差不多了,你一个访美学者,哥伦比亚大学凭啥对你开放!
就算那些教授签字了,也允许你去旁听了,你听得懂吗?听不懂去干嘛,浪费时间吗?!
而且最重要的是,旁听课程虽然没限制上限,
但人家上面标注了好嘛,访美学者旁听课程尽量不要超过15门!
明着说明,访美学者需要优先保证核心课程的参与度,还要定时完成学校安排的课程!
就算你真的去旁听36门课程了,学校也通过了,那么多课业和论文,你写的过来?!
黄翠芬吃东西的手一顿,她才选了15门旁听课程,李华麟竟然选了36门?
学霸就可以为所欲为吗?!属实有些不要脸了!!!!!
王雁菡啃鸡腿,差点咬到舌头,闻言也想配合方涛吐槽,
但一想到李华麟那变态的过目不忘,又不得不唉声叹气:
“阿涛,华麟过目不忘,他就不是正常人,我们比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