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哥,我们怎么应对?要不要加大推广预算,跟他们打补贴战?或者技术上加快迭代,推出新功能碾压他们?”叶诗琪提出建议。

“不。”叶辰再次否定,“补贴战是七伤拳,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且容易把市场做乱。技术迭代是根本,但不能被对手牵着鼻子走。”

叶辰沉思片刻,下达指令:

“第一,让技术团队和安全团队,重点排查这些模仿软件是否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用户隐私泄露风险。找到实锤,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突破口。”

“第二,让市场部和公关部,不要直接攻击对手,而是强化我们‘绿泡泡’的品牌形象。重点宣传我们庞大的用户基础、稳定的社交关系链、以及未来在支付、生活服务等领域的生态布局优势。让用户明白,选择一个社交软件,不仅仅是选择一个工具,更是选择一个生态和未来。”

“第三,”叶辰目光一冷,“动用我们所有的情报网络,不惜代价,给我把幕后黑手挖出来!我要知道,到底是谁,在跟我玩这套阴的。”

“明白!”叶诗琪感受到叶辰话语中的寒意,知道老哥这次是动了真怒。

“另外,”叶辰补充道,“‘绿泡泡支付’的推进速度要加快。尽快完成内测,挑选合适时机上线。我们要用更宏大的战略格局,来碾压这些只会模仿和捣乱的魑魅魍魉。”

“是!”

叶诗琪领命而去,办公室内再次恢复安静。

商业战场,从来就是你死我活。

既然有人不想让叶辰安稳地发展,那他就不介意让对手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实力碾压。

与此同时,在情感的暗线上,也泛起了一丝微澜。

童丫丫在《甄嬛传》杀青后,有了一段难得的休假。

回到公司安排的公寓,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心中却莫名感到一丝空荡。

在剧组的那几个月,她将自己完全沉浸在角色里,用高强度的工作麻痹自己,暂时忘却了与叶辰之间的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过往。

可一旦停下来,那些被压抑的情绪便又悄然浮现。

她不得不承认,叶辰对她,确实做到了“尊重”和“距离”。

给了她资源,给了她空间,没有半点逾越。

可这种公事公办的态度,反而让她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他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娜札和热芭偶尔会来找她玩,两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叽叽喳喳,说着学校趣事和对公司未来的憧憬,也会不经意间提到“辰哥哥”又给她们买了什么,或者又在家怎么宠溺小安安、小豆豆和小馨馨。

每当听到这些,童丫丫心中总是五味杂陈。

那个男人,可以对那么多人温柔,为何独独对自己如此“冷酷”?

是真的放下了,还是……另一种形式的在意?

她甩甩头,试图驱散这些无聊的念头。

童丫丫告诫自己,现在的重心是事业,是凭借《甄嬛传》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而另一边,随着刘一菲孕期稳定,叶辰陪伴她的时间更多,曾梨和颜丹辰也将更多精力放在了两个孩子身上。

……

几天后,叶诗琪带来了关于“模仿软件”的最新调查进展。

“哥,有眉目了!”叶诗琪的语气带着一丝兴奋和凝重,“虽然还没查到最核心的出资人,但我们已经锁定了几家关键的壳公司,它们都与一个设在开曼群岛的基金会有关联。而这个基金会,近期的资金流动,与湾湾的几家科技公司,以及……北美的一家老牌科技巨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北美科技巨头?”叶辰眼神一凝,“哪一家?”

“初步迹象指向……microsoft。”叶诗琪吐出这个名字。

叶辰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巨硬公司,作为老牌的科技帝国,在社交领域屡战屡败,始终无法撼动脸书和后来的“绿泡泡”的地位。

如果他们想卷土重来,借助某些地缘政治因素,联合其他势力对“绿泡泡”进行围剿,是完全有可能的。

“果然是他们。”叶辰冷笑一声,“看来,我们是挡了某些人的路了。”

“哥,那我们……”

“按原计划进行。”叶辰打断她,“加快‘绿泡泡支付’的内测,同时,把我们掌握到的,关于那些模仿软件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分析报告,‘适当’地透露给几家有影响力的网络安全媒体和自媒体大V。记住,要看起来像是第三方独立发现的。”

“明白!借刀杀人,引导舆论!”叶诗琪立刻领会。

“另外,”叶辰补充道,“跟韩三爷和宣传口的朋友也通个气,就说不明势力可能正在利用社交软件,进行不正当竞争,甚至可能存在数据安全风险,希望有关部门能关注一下。”

叶诗琪心领神会,这是要借助官方的影响力,给对手施加压力。

一场围绕“绿泡泡”的攻防战,在公众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悄然升级。

而叶辰,已经布好了棋局,准备迎接对手的下一步动作。

他深知,这只是开始。

随着他的商业帝国触角伸得越来越远,遇到的阻力也会越来越大。

但他无所畏惧。

无论是商业的暗战,还是情感的纠葛,他都有足够的智慧和实力,去应对,去掌控。

叶辰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遥远的未来,一个由他亲手塑造的,涵盖科技、文化、金融、娱乐的庞大生态体系。

而现在的一切,都只是通往那个未来的,必经的考验。

叶辰的策略很快见效。

不到一周,几家权威科技媒体相继发布深度调查,直指多款新兴社交软件存在“过度索取用户权限”“数据加密存在漏洞”等问题。

虽然没有直接点名幕后黑手,但舆论风向已经开始转变。

几乎同时,有关部门约谈了相关企业的负责人,要求就数据安全问题作出说明。

这记重拳让对手措手不及,推广势头明显受挫。

而“绿泡泡支付”的内测进展顺利,叶辰亲自体验后,指示加快与线下商超、餐饮的合作谈判,准备在三个月内全面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