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七十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七十六)

父亲节的五粮液与玉米酒

星期日的早晨八点,林小华从梦中醒来,他记起今天是父亲节,轻轻推了推身旁还在熟睡的妻子陈雪儿。

“雪儿,今天是父亲节,我们回西江镇好吗?”林小华小声问。

陈雪儿揉了揉眼睛,高兴地说:“好啊,你给爸买酒了吗?”

林小华轻手轻脚地走进孩子们的房间。林云松已经醒了,看到爸爸进来立刻露出灿烂的笑容;林宛月和林宛茹还抱在一起睡得香甜,小脸蛋红扑扑的。

林小华叫醒了三个孩子,一家人一个小时后收拾妥当。

“小华,你记得买好一点的酒,爸平时舍不得喝贵的。”、陈雪儿叮嘱道。

“知道了。”林小华拿起车钥匙,“你们快点,我一会儿就回来。”

来到小区附近的烟酒店,林小华选了两瓶五粮液酒,他提着精致的酒盒回到家里。

刚到小区门口,陈雪儿和小雪已经将三个孩子安顿在面包车后座,看到丈夫手里的五粮液,她赞许地点点头:“爸一定会很高兴的。”

林小华驾驶着妻子那辆面包车,驶上了通往西江镇的公路。车窗外,初夏的田野一片翠绿,远处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后座上,孩子们兴奋地指着路边的牛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一个半小时后,车子驶入了西江镇。还没到家,林小华远远就看到了父亲林建军熟悉的身影,他正在家门口的小院子里扫地。

“爷爷!”车子还没停稳,三个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摇下车窗喊了起来。

林建军听到声音抬起头,皱纹里立刻堆满了笑容。他放下扫帚,快步走到路边:“哎呀,我的小宝贝们来啦!”

林小华停好车,孩子们像出笼的小鸟一样扑向爷爷。林建军蹲下身,一手搂住两个孙女,另一只手摸着孙子的头,笑得合不拢嘴:“今天怎么都来了?”

“爸,”林小华提着五粮液走过来,“给您带了两瓶酒。”

林建军看到儿子手里的高档酒盒,眼睛瞪大了:“这……这是五粮液?太贵了!你刚调新工作,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没事,又不是经常喝。”林小华把酒塞到父亲手里,“妈呢?”

“在厨房忙着呢,知道你们要来,一早就开始准备了。”林建军虽然嘴上埋怨,心里却十分高兴。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进了屋。厨房里,林小华的母亲吴秀兰正在灶台前忙活,听到动静转过身来:“正好,我刚和好面,中午包饺子吃。”

“妈,雪儿给你帮忙。”林小华笑着说。

“奶奶!”三个孩子又扑向了另一个温暖的怀抱。

吃过简单的早点,林小华对父亲说:“爸,我想着把奶奶和六叔他们也叫来一起吃午饭,热闹热闹。”

林建军点点头:“好啊,你去叫吧,我帮你妈准备饭菜。”

林小华独自走向奶奶林明秀的家。走进奶奶家,六叔韩志明和六婶王萍正在羊圈旁喂羊,五叔陈新军和五婶王远菊则在院子一角忙着酿酒,侄子韩传龙,正蹲在羊群里,小手不停地摸着羊羔,几只小羊围着他,不时舔舔他的手指。

“六叔,五叔!”林小华高声招呼道。

所有人都抬起头来。韩志明放下手中的饲料桶,拍了拍身上的草屑:“小华来啦!听说你调去市教育局了?”

“是啊,刚去一周多。”林小华走到长辈们面前,先向奶奶林明秀问好,“奶奶,这会在忙吗?”

林明秀看见孙子来了:“好着呢,就是总惦记你们这些在外头忙的孩子们。”

“今天我带了雪儿和孩子们回来,想请奶奶和叔叔婶婶一起去我家吃午饭,大家一起聚聚。”林小华说明来意。

“好啊好啊,”林明秀高兴地说,“志明啊,你们收拾一下,咱们一会儿就去。”

韩志明笑着点头:“行,我把这点活干完。新军,把你酿的好酒带上两壶?”

“那必须的,”陈新军擦了擦额头的汗,“我这儿刚出一批玉米酒,味道正着呢。”

十分钟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林小华家走去。陈新军果然提了两壶自酿的玉米酒,还带了些新鲜的羊排:“我记得小华家的三个小家伙都爱吃烤羊排,我家传龙也是。”

回到家里,厨房已经热闹非凡。陈雪儿和吴秀兰正在包饺子,王萍和王远菊也立刻加入了厨房大军。四个女人一边忙活一边聊天,笑声不断从厨房传出来。

林小华把餐桌搬到院子里,林建军则拿出珍藏的茶叶,给大家泡茶。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韩传龙很快就和林小华的三个孩子玩到了一起,四个小家伙的笑声回荡在整个院子里。

中午十一点,一桌丰盛的菜肴已经准备就绪。陈雪儿和几位婶婶端出了热气腾腾的饺子、香喷喷的烤羊排、自家种的青菜,还有陈雪儿特意做的几道拿手菜。林小华拿出那两瓶五粮液,正准备开瓶,陈新军却拦住了他。

“小华,今天喝我这个。”陈新军晃了晃手中的酒壶,“自家酿的玉米酒,可比买的酒有味道多了。”

韩志明也附和道:“是啊,我们都喝惯了这个,你那五粮液留着给你爸慢慢享用吧。”

林建军看了看儿子,笑着说:“那就听你叔叔们的,今天喝家酿酒。”

林小华点点头,接过酒壶,给每个大人的杯子里都倒上了澄清的玉米酒。酒香立刻在院子里弥漫开来,混合着饭菜的香气,让人食欲大开。

所有人都落座后,林云松突然站起来:“我要给太奶奶和爷爷倒酒!”

大人们都笑了。林小华摸摸儿子的头:“好,你来倒,但要小心别洒了。”

林云松认真地接过酒壶,先给太奶奶林明秀倒了一杯,然后又给爷爷、六爷爷、五爷爷依次倒酒,小脸绷得紧紧的,生怕出错。

“祝太奶奶、爷爷、六爷爷、五爷爷身体健康!”倒完酒后,林云松突然大声说道,还学着大人的样子举起了自己的果汁杯。

韩志明哈哈大笑:“好!这杯酒必须喝!”所有人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气氛更加热烈。韩志明问林小华:“小华,新工作适应得怎么样?市教育局的工作可不轻松啊。”

林小华放下筷子,擦了擦嘴:“刚开始确实有点摸不着头脑,各种文件、报表看得眼花缭乱。不过同事们都很帮忙,这一周多主要是熟悉情况。”

韩志明点点头,他曾经担任过安城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对教育系统非常了解:“市教育局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最重要的是要抓住重点。你知道现在安城市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

林小华思索了一下:“我刚看了些材料,感觉县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是个大问题。”

“没错,”韩志明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特别是石城县的一些乡村小学,校舍破旧,学生却不少,急需扩建。还有白荷县,乡村学校不仅设施差,师资力量也严重不足,很多老师一个人要教好几门课。”

韩志明继续道:“这些问题年年提,却始终得不到根本解决。小华啊,你到了这个位置,不能只坐在办公室里看文件、听汇报,得亲自下去看看,听听一线老师们怎么说。”

林小华认真地听着,眉头微皱:“六叔说得对。我打算明天就开始,带着局党委成员分头下去调研,尽快摸清各县区的问题。”

“记住,”韩志明语重心长地说,“教育是百年大计,乡村教育更是关系到社会公平。那些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都是国家的未来啊。”

林小华的表情越来越凝重。他想起自己办公室里那些光鲜的报表和漂亮的统计数据,背后却是这样的现实。他端起酒杯,郑重地说:“六叔,你放心,我一定尽快摸清情况,争取早日解决这些问题。”

韩志明欣慰地点点头:“你有这个心就好。来,为了咱们安城市的孩子们,再干一杯!”

正当大家举杯时,韩志明的手机突然响了。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对大家说:“是小勇。”然后接起电话,“喂,小勇啊……”

电话那头传来韩小勇的声音,韩志明开了免提,让大家都能听到:“爸,父亲节快乐!我在宝城市的重点建设工地现场,这次回不了西江镇了。海燕的幼儿园也在加班,我们俩都回不来。等下半年我休一个月的假,一定好好陪陪奶奶和您。”

林明秀凑近电话:“小勇啊,工作重要,别惦记家里,我们都好着呢!”

午饭持续到下午两点多才结束。收拾完碗筷,女人们坐在院子里聊天,男人们则喝着茶继续讨论着各种话题。孩子们玩累了,横七竖八地躺在屋里的凉席上午睡。

夕阳西下时,林小华一家准备返城。回城的路上,车内安静了许多,孩子们都累得睡着了。陈雪儿看着丈夫专注开车的侧脸,轻声问:“在想六叔说的事?”

林小华微微点头:“嗯,我打算明天就开始安排调研。雪儿,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可能会经常下乡,家里就辛苦你了。”

陈雪儿温柔地笑了笑:“你放心吧,家里有我呢。做教育是好事,我支持你。”

林小华伸出一只手,紧紧握住了妻子的手。车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公路上,前方的路还很长,但有人并肩同行的感觉,让他心里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