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综影视:翻身做女主 > 第17章 红楼梦贾母1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贾琏那里的动作很快,半个月之后贾母想要的火锅店正式开业。

背后有国公府坐镇,开业的店铺也是京中独一份,因为前期广告打的也算不错,所以说火锅店刚开业就人满为患。

贾母知道该是她来到这个小世界第一次见皇上的时候了,准备了一包水泥,叫贾赦过来帮忙写了一份奏折递上去。

最开始本来是想拿那些高产量农作物,后来发现红薯和土豆这里其实已经有了只是没有大面积推广。

至于玉米倒是可以想一想,但现在时间太紧她没有机会种植试验。

然后贾母又想到了盐的提纯方法,不过这个东西在古代还是最好别碰,哪怕他们是公爵之家。

所以贾母思来想去决定先拿出水泥,让贾赦在奏折里面写上这水泥的作用,自己拿出一些让皇上试验。

就为了这个水泥,她可是没少让123赚回扣。偷偷在城外新买的庄子上弄了一个不大的小窑,又捏出了两个傀儡专门弄这东西。

不过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有时候人工智能在这古代真的是横着走。123把这一切都办的很漂亮,皇上接到奏折之后就算去庄子上查看,也看不出任何端倪。

贾赦被贾母叫来写奏折还有些疑惑,这么大的事情母亲居然不交给二弟去做。

“如果这奏折是二弟送上去的,除了母亲的功劳以外,皇上应该能给二弟升官。”贾赦为了以后别挨骂,还是在旁边轻声的提醒了一句。

“我是国公府的老夫人,你父亲的爵位留给了你,就算已经不是国公了,你也是这家府中的当家人。这份奏折当然应该由你来写更名正言顺,你二弟更适合看孩子读书。”

贾母拿出水泥来不是想帮儿子升官的,她是想给自己留下名声,然后能在皇上那里留下好点的印象。

她来之后也认真了解了一下这个国公府的牌子是否应该摘掉,因为当时也看过不少专家的分析。

不过来之后根据这个时代的架空背景,她觉得这牌子不需要摘掉。因为这荣国公府根本就不是他们的私有财产,是官盖的。

两个府上的匾额是皇上御赐的,是祖宗的荣耀,不需要摘掉。这荣国公府只要皇上不收回去他们就可以一直住着传给后代,但是没有买卖的权利。

贾赦听贾母这么说也不再多说什么,不是因为他听懂了,也不是因为他觉得母亲说的有道理。

而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该提醒的都提醒了,最后母亲就算是反悔也怪不到他身上,骂人也找不到他。

奏折写完之后,贾母想起了自己相中的那个孙辈贾珏。

“明日你带贾珏来给我见一见,然后就着手准备过继的事情,在珠儿媳妇的族兄到京城之前,把这件事情办妥。”

贾母来到这里到现在真是一件事接着一件事,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她先前计划的这些事情办完。

“那孩子也早就想来给母亲请安了!”贾赦到现在也只见过那孩子一面,还是为了找借口过继故意相见的,剩下其余的事情都交给下面的人去做。

所以根本不知道那贾珏想不想见老太太,但不妨碍他说这种客套话。

“是个不错的好孩子,你先下去忙吧!奏折爷马上呈上去!”贾母也是够假的,这夸的可谓是毫不走心。

第二日知道贾珏要来请安,邢夫人和王夫人早早的来到了荣庆堂,就连王熙凤和李纨这两个和贾珏同辈人也来了!

荣庆堂中贾母端坐在上方,邢夫人和王夫人分坐在两侧,李纨和王熙凤并没有入坐,而是站在贾母身旁伺候。

“老太太,大老爷和二老爷带着珏公子来了!”外面小丫鬟进来禀告。

贾母没想到贾政还凑了这热闹,“请进来吧!”

没一会儿三个人就一起走了进来,贾赦走在前面,贾政落后一步,身后跟着的十岁孩童全程低头,就连走路的姿势都充满了紧张。

“请母亲安!”贾赦和贾政进来之后并排而站共同行礼!

“嗯,入座吧!”贾母也没有多说什么直接让两个人坐下,今天的主角又不是这两个人。

邢夫人和王夫人都往下挪了一个位置,贾赦和贾政坐在了刚刚她们二人的位置。

贾珏这时候才又往前走了一步,然后恭恭敬敬的跪在了地上。“贾珏给老祖宗请安!”

贾母看了一眼就跪在冰冷地上的贾珏,还有拿着垫子还没来得及放在地上的鸳鸯。

“来,到跟前来让我瞧一瞧!”

鸳鸯听到贾母的话后,把手中的垫子放在了贾母的脚下位置。

贾珏站起来走过去后又很自然的跪在了那垫子上。

别说,还真别说,怪不得连123都说这是个完美的小世界bug 。

看看这人长得才刚刚十岁就能看出来必定会位极人臣了,这一身的书生气质可不是后世那些小鲜肉能模仿出来的。

就这样子到时候不做个大文官,都对不起这副长相和这通身气派。

“凤哥儿,一会儿你派人去挨着宝玉收拾出来一间院子,这孩子从今天起所有的吃穿用度,与宝玉无二。”

贾母给的所有一切都是照着府中的嫡子给的,这也算是告诉所有人这孩子虽然是过继来的,但就是府中的正经主子。

“就等老太太这句话呢!那院子简单打扫一下就能入住,珏兄弟什么时候搬进去都行。”王熙凤知道这件事情改变不了了,那倒不如顺着贾母好好说。

贾母很满意王熙凤的态度,果然这种办事能力强,有眼力见的人在哪里都吃得开。“这孩子我一见面就觉得有缘分,以后这就是咱们贾府的珏三公子了。”

贾母对这兄弟们的排序也是考虑了一下,贾琏本来是大房嫡长子。这排行也是顺着二房贾珠之后往下排的,堂兄弟排行在这个时代很常见,表示的是分房不分家。

后来贾宝玉出生,因为上面有了嫡亲的哥哥贾珠,所以贾宝玉只在二房那排了名,大家也称呼他一声宝二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