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她很自然地吩咐宫女搀扶住兆佳氏的胳膊,给她换了个座,将她引到边上最舒服的位置坐下。
待兆佳氏坐定后,石婉汐还细心地让人在她腰后塞了一个软乎乎的鹅绒靠枕,让她能坐得更舒适些。
兆佳氏感激地看了石婉汐一眼,笑道:“多谢太子妃,您真是太细心了。”
石婉汐笑着摆了摆手,道:“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客气。
十三弟妹你现在怀着身孕,可要多注意身体,有什么需要尽管跟嫂嫂说。”
她的语气真挚。
四福晋乌拉那拉氏,向来以性格温和、敦厚善良而闻名,她的贤惠更是在众人中广受赞誉。
此刻,她身着一袭秋香色的旗装,衣袂飘飘,那旗装上精心绣制的玉兰花枝,细腻而逼真,为她增添了几分端庄素雅之气。
四福晋面带笑,轻声附和着太子妃的话语。
她说道:“太子妃嫂嫂所言极是,如今十三弟妹可是咱们几个妯娌之中最为金贵的人儿,定要好好护着才行。”
兆佳氏的脸色略显苍白,四福晋不禁心生怜悯,关切地问道:“十三弟妹,你近日感觉如何?可有哪里不舒服吗?”
兆佳氏连忙摇头,笑着回答道:“多谢嫂嫂关心,我一切都好。”
四福晋点点头,接着说道:“前几日我娘家特意捎来一些顶好的血燕窝,那成色可是一等一的好,据说最是补气血的。
等我回去后,就让丫头给你送些过来,你每日炖上一点吃,对身子骨大有裨益,对大人和孩子都好。”
四福晋的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没有丝毫的虚伪与做作,让十三福晋听了心里暖洋洋的。
兆佳氏被两位嫂子如此关怀,心中感动不已,脸上也不禁带了出来。
她轻轻地抚摸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感受着腹中胎儿的动静。
“谢谢四嫂嫂惦记着。我真的挺好的,就是肚子里这个小家伙,实在是太淘气了。
时不时就会踢我一脚,而且那力气还特别大。”
话是这么说,可大家都能听出来兆佳氏的语气中没有丝毫的抱怨,反而充满了幸福和期待。
一直站在旁边默默观察着的四福晋,一听到“孩子踢我”这句话,瞬间来了精神。
几人就着话题,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一边喝自己能喝的饮子蜜水,一边吃点心。
兆佳氏还被几个福晋围着,摸了摸肚子,这样的举动弄得她满脸通红,羞涩得不行,只是用带着娇羞的急切小声嗔怪道:“可以啦,可以啦。嫂嫂们饶了我吧,有点痒。”
她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在这安静的暖阁里却异常清晰,每个人都能听到她那略带颤抖的话语。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这笑声在暖阁里荡漾开来,连空气都似乎被这欢快的气氛所感染,变得轻松愉悦起来。
……………………
胤祥那边也抽空和哥哥们聊起来,自己没出生的儿子。
那副猴急又略带傻气的模样,与他平日里的形象简直大相径庭。
此时此刻的他,完全就是一个被即将当爹的喜悦冲昏了头脑的愣头青,全然不顾周围人的目光,一心只想炫耀孩子。
就连一向以冷面着称的四阿哥胤禛,看着弟弟这副憨态可掬的模样,那总是紧抿着的嘴角也不禁上扬,露出了一丝罕见的清晰笑意。
而九阿哥胤禟更是毫不掩饰地“唰”地一声展开他那把洒金的折扇。
他一边轻轻地摇动着,一边用他那双如桃花般妩媚的眼睛戏谑地看着胤祥。
他故意拖长了调子打趣道:“哎哟喂,我说十三弟,你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英雄难过美人关,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这小东西还没从娘胎里钻出来见见这花花世界,你就急不可耐地摆起了当爹的谱儿了?”
他这话一出口,引得几人不禁大笑着。
八阿哥胤禩见状,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
他的声音轻柔而温和,带着兄长对弟弟的包容和些许调侃:“十三弟,你这可真是欢喜过头了,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皇阿玛,您快瞧瞧十三弟,这眼看着就要当阿玛的人了,却还是跟个长不大的毛头小子一般无二。”
他这一番话,巧妙地将话题转移些许,给了十三阿哥一个台阶下。
康熙坐在上位,面上带笑,看着眼前这兄友弟恭,欢声笑语不断的温馨场景,心中那份温暖和欣慰。
这些年来,他的儿子们一个个都长大成人了,各自成家立业,如今更是连孙子都有了,这让他怎能不感到欣慰?
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们都陆陆续续地娶了媳妇、生了孩子。
按照宫廷的规矩,以后他们都得在宫外建属于自己的府邸,离开阿哥所。
而如今,他们各自拥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自己的责任。
平日里,大家都忙于各自的事务,一般只有每当逢年过节,或者像今天这样人来的多点。
康熙才能看见这种济济一堂、共享天伦的场景,也总是能让这位整日忧心国家大事、忙碌于政务的皇帝,暂时忘却前朝那些勾心斗角的纷争和烦心事。
在这样的时刻,他能够感受到一种最为普通、却又最为珍贵、最能温暖人心的家庭温情。
这种温情,远比那冰冷的龙椅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更能抚慰他的心灵。
康熙虽然笑得开怀,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他的眉宇间还是隐隐透着一丝批阅奏章后的疲惫。
毕竟处理国家大事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即使是康熙也难以避免。
此时暖阁里一下子进来这么多人,原本宽敞的空间顿时显得有些拥挤,空气也因为人多而变得有些沉闷。
康熙这时候也感到有些不适,他下意识地揉了揉太阳穴,试图缓解一下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