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请不要害怕 > 第289章 【问米】 灵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方的物品格里只躺了一样东西——

一段褐栗色的角材。

上面还带了很多道丝纹,在光线下能看到温润的蜜光。

【灵犀:跨世界实时通话。持续时间30分钟,冷却时间24小时,使用次数2\/3。】

实话说,这是王准见过最吝啬字数的道具介绍。

不过胜在简单明了,比特性的‘哲学说明’要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灵犀’在手上把玩了好一阵,王准收进了自己的包袱。

随即,目光落到了仍处于未苏醒状态的伊琳娜身上。

机器人,王准当然不会修。

但他估计没什么大问题,副本不会一开场就塞个死局过来,总得给人留条活路。

所以,对方的苏醒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那就好办了!

王准抓住伊琳娜的腋下,像拔插头一样把她从充电座里“啵”地提出来,随手搁在墙角。

随后自己抬脚、落座、磁吸对准。

这次的任务属于开放型,除了锁定人物之外,没有任何的硬性要求。

换句话说,就算伊琳娜一直倒在这个办公室睡觉,也不影响王准带她起飞。

因此,他得先把自己的电量锁在安全线——

至少99%。

还得在下班之前完成充电,这样,他就能跟上那位叫做陈九亚的‘陈总’。

……

陈九亚此刻的心情糟糕到了极点。

机器人的程序故障只是导火索,真正让他焦躁的是公司内部的电脑集体宕机。

就在刚才,毫无征兆地,整层楼的终端像被同一股隐形电流击中——

屏幕先是集体闪白,继而“啪”一声全黑。

维修组赶到后,拆机、测电压、查日志,折腾了近一个小时,仍找不到任何病毒特征或硬件报错。

对常年敲键盘的人来说,每隔几分钟就按一次ctrl+S来保存早已经是下意识的行为,丢一点点进度根本就不算事。

真正让他头大的,是今晚必须发给客户的终版报告。

按平时的效率,加班到晚上八点足够收工,自己还来得及去处理某些事情……

可现在,就不好说了。

走廊里,维修师傅的脚步声让陈九亚的心情越发烦躁,他忍不住暗骂了一句。

捏着手机,陈九亚沿着落地窗来回踱了两步,然后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刚响一声,对面便传来四姨带着午后烟嗓的嗓音:“九亚,有什么事吗?”

“嗯,是这样的,四姨……”

“我这边临时出了点岔子,今晚跟米婆约好的那场,恐怕得推后。”他顿了半秒,“日期不变,就今天,您就替我跑一趟,让她务必等我……”

“什么岔子?是工作上的事吗?”四姨根压根没接米婆的话茬,直接打断。

“是的,得加班来处理。”

“那个,我说九亚……”对方的声调忽然软了下来,带着长辈特有的语重心长,“你今年40了吧?”

“嗯……”

明知道四姨后面要说什么内容的陈九亚不敢反驳,只能发出闷闷的一声。

父母走的时候,他才五岁,他是四姨从小带大的。

四姨怕他忘,会经常在他耳边说起以前一些关于父母的趣事。

嗯,她会想尽办法将事情改编的有趣一些,把回忆拆成一段段带糖衣的小故事,每过一段时间就重新包上一层糖纸,再递到他嘴边。

每逢四姨把往事添油加醋地重播,陈九亚都摆出兴致盎然的表情。

其实,他记不住,也根本不想留。

唯一有些印象的,是‘九亚’这两个字的来历。

自己出生的那年是1984年,那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龙国奥委会在首尔举行的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上,以43票对22票击败R国广岛,获得主办权。

对,那个时候首尔还不叫首尔,叫汉城。

申请成功的那届是1990年的夏季亚运会,也是龙国第一次承办的大规模综合性国际运动会。

所以,他被取了这个名字。

这也是父母唯一留给他的东西。

自童年起,一路到高中、大学,再到步入职场,四姨从没有缺过席。

在那个年代,一个嫁出去的女人带着侄子去夫家生活,天知道她当时扛住了多大的压力。

“多管闲事”,“贴钱养外姓”这种冷眼碎嘴,陈九亚也听见过很多次。

所以他很感激,也很感恩。

当然,这份感激里头也包括了姨夫,没有他的默许,四姨一个人是撑不住的。

每到月头,陈九亚会给四姨的银行卡里转8888块,

不是他小气,更多的钱他也给的起,只是这笔钱里,夹着一段漫长的拉锯战。

最开始,他给的是两万,四姨不同意,当晚原路退回。

之后的好几个星期,像打官司一样来回极限拉扯后,四姨松了口,才说出‘6’这个数字吉利,最多只能收6000,否则免谈。

不过,她最终还是败给了陈九亚的诡辩——

因为8比6更吉利。

于是,8888就成了每个月他工资卡里的第一笔支出。

想到这,陈九亚嘴角弯起,对着玻璃窗露出了少见的笑意。

这份笑意只维持了一秒……

“姨不指望你以后大富大贵,就盼你偶尔把婚事放在心上,早点成个家,多生几个孩子。”

“男人嘛,四十岁也不打紧的。”

“趁现在姨还有点精力,能帮你带带娃,再过几年,你就只能请保姆,那多浪费钱,也不安全……”

“行行行,我知道我知道。”

电话这头的陈九亚耷拉着脑袋,完全没有了刚刚‘陈总’状态时的意气风发。

“知道什么?你天天就只会拖!”

四姨在电话那头拔高了嗓门,带着老式磁带倒带的沙沙杂音,“哪天我一蹬腿,看还有谁肯追在你屁股后面催!”

“您别说胡话哈……”陈九亚连忙转移话题,“米婆那边,您帮我过去说一下?”

“算了,我这就出发……”四姨拖长语调,“那个婆花子,净弄些骗钱的把戏,赚了那么多,也不知道去买个手机……”

听筒里传来拖鞋踢踏和钥匙碰撞的细响。

陈九亚刚想道谢挂线,四姨忽然压低声音,轻轻问了最后一句——

“九亚,王叔给你推荐的那位心理医生,你去看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