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屏幕上红、黄、蓝三色区块刺目:李媛负责的红色核心项目占比42%,而新人的蓝色实践项仅占18%,中间的黄色复检项几乎空白。
更让胡却敢感到刺眼的是考勤系统里,李媛近一个月加班21次。
而小王和小杨的加班记录停留在6次,备注栏清一色写着 “学习流程文档”。
胡却敢好像悟了,他后背慢慢贴上沙发。
这会儿他这才反应过来之前罗伟同私下找他抱怨:“李媛的方案都快写成教科书了,我们根本插不上手。”
当时自己还觉得这是骨干员工的价值,自己团队的骨干是真能干。
现在才后知后觉好像不是这么回事儿,所谓 “价值” 早已变成枷锁。
陈默再次用胡却敢熟悉的赶苍蝇手势把他赶出了办公室,并让他先自行消化,晚上再叫上李媛一起聊聊。
胡却敢一脸郁闷走出陈默办公室的时候,一种名叫“快乐”的情绪立马转移到了王铭身上。
...
六点五十分,会议室的灯光把李媛的影子拉得老长。
她看着胡却敢抱着笔记本进来,坐在位置上稍显随意,果然,陈总的嫡系部队就是不一样。
陈默坐在主位,把桌上摆着三杯茶其中的两杯分别推到二人面前,“李媛,先说说你的想法。”
李媛盯着桌面,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口。
突然瞟到胡却敢的笔记本上贴着自己去年帮他整理的流程优化手册。
“我不是不想带新人,” 她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缓缓开口道,声音比预想中平稳,“但小王连基础的数据校验都做不好,每次出错都要我从头返工,实习生小杨连流程节点都记不住。”
胡却敢的笔记本 “啪” 地翻开,露出密密麻麻的待办事项,其中 “新人培训” 被划了三道横线。
其实上周王铭的徒弟钱鑫悄悄来跟自己告密过,说是在茶水间听到的对话 —— 小王对小杨说:“反正有李姐兜底,咱们随便混混就行。”
当时自己忙着做别的事情,没顾上深究。
跟钱鑫道谢以后就继续忙了,这么看起来好像确实有些敷衍。
陈默调出oA系统的报错记录。
最近一个月,新人负责的模块出错率高达37%,而李媛负责的模块只有5%。
“知道为什么财务不批资源吗?” 他敲了敲屏幕,“他们看到的是你的部门只有一个人能干活,其他人都是影子。”
胡却敢的喉咙动了动,陈默当初借给他那块宝玑之前的话又在他耳旁响起,“管理者的价值不是自己能扛多少活,而是让团队每个人都能扛活。”
那时候他似懂非懂,这会儿通过实践才明白,自己一直把 “骨干” 当盾牌,却忘了盾牌需要支架。
“从明天开始,” 陈默转向李媛,“你负责制定新人培训计划,每周三下午抽两小时亲自带,考勤算在部门培训积分里。”
他又看向胡却敢,“你负责审核培训效果,新人出错率超过15%,算你的KpI。”
胡却敢的笔在笔记本上停顿了三秒,这是陈默教的 “决策前沉默”。
但他此刻背上全是冷汗,显然他自己已经意识到了问题。
自己所谓的 “管理” 不过是把难活堆给李媛,把轻松的分给新人,还美其名曰 “锻炼”。
实际上锻炼需要教练,而不是把学员直接扔进深水区。
“李媛,你愿意再给胡总三个月时间吗?” 陈默的声音柔和下来,“最近几个月来,相信你也能看到胡总肉眼所见的成长,人总是要摔跟头才能学会走路嘛。”
李媛看着胡却敢,发现对方不好意思的朝她笑。
她脑海里出现的画面竟然是去年冬天自己加班到深夜时胡却敢默默放在她工位上的那杯热奶茶。
杯身上还贴着歪歪扭扭的便利贴:“别太累,流程优化不是百米冲刺。”
“好。” 李媛突然笑了,“但胡总得答应我,每周五下班前和我对一次项目进度,别再玩‘消失’了。”
胡却敢连忙点头,手指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
晚上九点,陈默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胡却敢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看着对方对着屏幕皱眉,也不知道对方在愁什么。
又过了一会儿,他鼓起勇气开口:“默总,我是不是特别失败?”
陈默抬头,对着胡却敢笑了笑。
他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调出胡却敢的管理评估报告,“你的流程效率提升率是全部门第二,这说明你有想法,只是没学会分担子。”
胡却敢盯着报告上的 “潜力管理者” 评语,心里才总算好了过一些。
今天李媛在三人沟通完后主动和自己攀谈了几句,也算是说了句软话:“其实我不是想换部门,只是不想被当成永动机。”
确实, 自己搞“快鞭打牛”确实是在管理上的懒惰,结果差点把省力的路走成了绝路。
“下周例会让李媛主持技术评审。” 陈默临走前把一个U盘塞给胡却敢,里面是去年存储事业部立项会的录像,“学学林总是怎么给下属搭台的。”
他心情很好地还跟胡却敢开起了玩笑,“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是你的林皇,无限猖狂。”
胡却敢也不看足球,搞不懂陈默忽如其来的烂梗。
不过他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走出办公室时,发现蓉城研究所又已经是灯火通明。
深夜十点,李媛坐在工位上,看着新的项目分配表,发现自己的名字旁边多了 “培训导师” 的标签。
五分钟后,关掉最后一台显示器。
准备离开时发现工位上多了盒蒸汽眼罩,便利贴上是胡却敢狗爬式的字迹:“下周一给你批三天调休”。
她打开微信时看到胡却敢刚发的消息:“明天早上九点,我们一起给小王和小杨做培训计划,你负责讲数据校验,我负责讲流程节点。”
李媛和陈默都不知道的是,胡却敢今天下午在会议室练了二十遍如何开口道歉。
但恰是这些看起来笨拙的模仿和练习,却成为胡却敢成长的印记。
这一晚,胡却敢在笔记本上写下新的管理笔记:“快马需要的不是鞭打,是方向;管理者需要的不是适应,是学习。”
蓉城的夜渐渐深了,窗外的蝉鸣声渐渐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