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储君 > 第60章 天竺辞远 雪域迎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亭送别意难平,万里归途载友情。此去长安牵两地,他年再聚话深耕。”曲女城的清晨,薄雾如纱,笼罩着恒河岸边的送别亭。戒日王一身正装,王冠上的宝石在晨光中折射出细碎的光芒,身后的文武百官与百姓代表列成长队,手中捧着花环与香料,肃穆中透着不舍。

李承乾身着大唐龙袍,玄色底色上的金龙在朝阳下似要腾跃。他望着眼前这片承载了数日光景的土地,心中百感交集。戒日王上前一步,双手捧着一只嵌满红蓝宝石的金盘,盘中是三卷泛黄的贝叶经。“陛下,这是我天竺最珍贵的佛教典籍抄本,愿它如纽带,系住大唐与天竺的情谊。”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显然彻夜未眠。

李承乾双手接过金盘,指尖触到贝叶的粗糙纹理,仿佛触到了两国文化交融的温度。“朕定会将它珍藏于长安大慈恩寺,让两国僧侣共研佛法。”他抬手示意,王玄策上前,奉上一只锦盒——内装大唐的《农桑辑要》与《水经注》抄本,“这是我朝农耕与水利的精要,愿助天竺百姓丰衣足食。”

戒日王打开锦盒,指尖抚过泛黄的纸页,眼中泛起泪光:“陛下厚赠,天竺永世不忘。”他转身示意,两队乐师奏响《梵天曲》,曲调悠扬中带着送别之韵;百名舞者手持孔雀翎,踏着鼓点起舞,翎羽翻飞如彩云漫卷。百姓们齐声高呼:“大唐皇帝万岁!唐竺友谊长存!”声浪掠过恒河,惊起成群水鸟,绕着船队盘旋三圈,似在送行。

李承乾登上龙舟,站在船头回望。戒日王立于岸边,身影在晨雾中渐渐缩小,却始终保持着拱手的姿势。直到曲女城的轮廓化作地平线上的一抹淡影,他才转身对郭正一叹道:“戒日王的诚意,比恒河之水更深厚啊。”郭正一望着船尾激起的浪花:“陛下,此行带回的不仅是典籍与盟约,更是民心相通的种子。”

船队顺恒河东下,沿途所见,天竺百姓在岸边跪拜送行,孩子们举着用朱砂画的大唐旗帜,老人们点燃松脂,青烟袅袅如祈福的丝带。李敬玄立于船舷,画笔不停,将这一幕幕绘入画卷,笔尖的墨痕里混着船舷溅起的水珠,晕开一片朦胧的水色——那是恒河的涟漪,也是民心的温度。船行至入海口,海风渐起,卷起帆上的大唐龙旗,与天竺的孔雀旗在风中交叠,仿佛两块土地在此刻完成了无声的拥抱。

半月后,大唐西域边境,吐蕃自治州的界碑在风雪中矗立。此处海拔渐高,寒风卷着雪粒,打在仪仗队的甲胄上叮当作响,似在弹奏一曲边关壮歌。李承乾的御驾刚踏入界碑内侧,远处便传来马蹄声,一队玄甲骑兵踏雪而来,马蹄扬起的雪雾中,为首者银盔银甲,甲胄上的冰棱随动作簌簌掉落,正是裴行俭。

裴行俭翻身下马,雪沫从甲胄的缝隙里滚落。他快步走到御驾前,单膝跪地时,膝盖撞在冻土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声音穿透风雪:“臣裴行俭,恭迎陛下还朝!”他抬头时,鬓角的白霜融成水珠,顺着刚毅的脸颊滑落,在下巴处凝结成细冰——这位镇守吐蕃的老将,甲胄内侧还带着连夜赶路的体温,护心镜上甚至沾着未化的雪团,显然是星夜兼程而来。

李承乾掀开车帘,见他肩头落满积雪,连眉峰都凝着白霜,忙道:“裴爱卿快起身,天寒地冻,何必如此多礼。”裴行俭起身时,双手呈上一份羊皮地图,地图边缘已被冻得发硬,上面用朱砂标注着吐蕃各部落的聚居地与通商路线,墨迹在低温下泛着暗哑的光:“陛下,吐蕃各族听闻陛下归来,特备牛羊百头、青稞千石,在逻些城设帐等候。臣已核查沿途关隘,连最偏远的石堡城都加派了岗哨,确保万无一失。”

李承乾接过地图,指尖划过标注着“唐蕃互市点”的红圈,墨迹下的羊皮带着裴行俭手掌的温度:“爱卿镇守吐蕃三年,让各族百姓安居乐业,功不可没。”裴行俭躬身道:“皆赖陛下威德。如今吐蕃小儿传唱大唐童谣,老人会背《论语》章句,就连牧区的帐篷里,都挂着临摹的《千里江山图》拓本,这都是文化相通之效啊。”他抬手示意,身后的吐蕃贵族代表上前,献上哈达与青稞酒,酒碗在寒风中冒着热气,用生硬的汉语道:“皇帝陛下,我们盼您来,就像盼雪山融水灌良田!”话音未落,周围的吐蕃百姓便跟着欢呼,藏语与汉语的“万岁”声交织在一起,惊得枝头积雪簌簌坠落。

当晚,众人在逻些城的行营夜谈。帐内燃着松油灯,映得西域舆图上的山川河流暖意融融。裴行俭铺开舆图,指着葱岭以西的地域,指尖点过一处标注着骆驼图标的地点:“陛下,戒日王派来的使者已随臣在此等候,他们带来了天竺的胡椒、宝石,还带来了联合通商的诚意——愿与大唐共修丝绸之路支线,打通从天竺到长安的商道,沿途设十二处驿站,让唐商带着丝绸、瓷器直抵曲女城,天竺的商队也能一路畅通至长安。”李承乾看着地图上连接两国的虚线,那线条仿佛正随着烛火轻轻晃动,笑道:“这便是‘亲仁善邻’的道理。你且安排,让吐蕃也参与其中,共享通商之利,让逻些城成为这条商道上最耀眼的枢纽。”

窗外,吐蕃百姓点燃篝火,围着火焰跳起锅庄舞,歌声里混着大唐的《秦王破阵乐》旋律,藏鼓与唐笛的节奏奇妙地融合在一起。李敬玄的画笔在灯下疾走,将这民族团结的景象定格——画中,汉藏胡商围坐交谈,唐蕃孩童共戏雪球,远处的雪山映着月光,如一座无字的盟约碑,碑上仿佛刻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