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启连忙上前扶住了刘主任。

“刘医生,你的感恩之心,我已经感受到了。”

“你赶紧回去躺着吧,刚才流了不少血呢。”

刘主任道,“要不是陈总急中生智制伏了暴徒,我都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说话。”

“陈总的救命之恩,没齿难忘,以后有需要我的地方,陈总只管开口。”

陈启的地位比刘主任高,而且他还极其有钱。

刘主任肯定不能说给钱给物来感谢陈启,这根本拿不出手,只能把自己这个人交给陈启。

陈启想了想,他还真有事,刘主任能帮得上他的。

他的医药公司目前正在筹备中,到时候需要大量人才。

刘宇辰40多岁能当上心外科主任,能力是很不错的。

而且从许思菲口中听来的信息,以及陈启现在接触的情况来看,刘主任的人品还是靠得住的。

“刘医生先把伤养好,咱们下次再聊。”陈启道。

陈启只要一上热搜,天启集团就跟着吃一波流量。

原本这个热搜的关注点应该是陈启出资成立医疗基金,现在变成了陈启用一支笔制伏暴徒。

认识陈启的人看到这热搜,无不是惊愕、佩服,不过那些仇人当然是越看越膈应。

帝都,某个会议室。

华夏商界的顶级大佬们正坐在一起开会。

“老廖,还是你们之江省人牛啊,这个后生这两个月风头正劲。”

“是啊,他要是好好在体育界发展,妥妥的顶流吧。”

天启集团之前的热搜都没有入大佬们的眼,在他们眼里这也就是个小集团的各种小动作。

直到陈启破了亚洲记录,大佬们才从陈启这个人,关注到天启集团。

华夏总榜排第七的老廖,廖总说道。

“改天有空回省里,要去见见这个新秀了。”

华夏首富薛总笑了笑,“长江后浪推前浪啊,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了。”

薛总也是之江省人,陈启在临安给孙艺瑶买的别墅,薛总在那也有一套,不过不怎么去住。

和池局长、许院长他们的饭局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该聊的事在饭桌上也都聊了。

“这个基金会,还要你们二位多费心了。”陈启道。

“哪的话,既然任了职,就要做好分内事。”池局长道。

众人散场后,陈启牵起许思菲的手说道。

“菲菲,你们医生还是个高危职业呢。”

“谁说不是呢,碰到极端的医闹,生命都有危险,平时也被病人气得半死,我都气的长结节了。”

陈启道,“我那个医药公司的注册手续在抓紧审批了,下个月就能成立。”

“这几天我让朋友给我找了个厂房,在西郊区,以前也是个制药厂。”

“我打算尽快买下来,下个月你就不用在医院上班了。”

许思菲惊讶,“注册这么快的嘛。”

按许思菲的了解,医药公司的注册时间比一般公司要久,很多手续证件要办理。

普通公司可能个把星期就注册好了,医药公司要三五个月。

“只要钱给到位,代办公司就会全力办事。”陈启笑道。

“我带你去西郊区看看吧。”

“好呀。”

陈一天道,“那厂房挺大的,我去逛了一圈,整体还不错,有些设施稍微陈旧了点。”

三人驱车到了西郊区。

许思菲看到厂门口的公司名字,感叹道。

“仁义制药公司啊,我说这两年怎么没看见它家的药了,原来是倒闭了。”

“经营不善,破产了,2年前这里就搬空了。”陈启道。

陈一天道,“我上次来,听周边的街坊说,这里风水不好,漏财。”

他和陈启提过一嘴,听说这里还死过几个人,建议陈启要不要再找找,换个地方。

陈启当然不会换,这是个制药厂,布局正符合他的要求。

天启制药在这基础上成立,会省很多事。

至于风水不好漏财,陈启是不在意的,软爷的财,谁能漏。

死几个人,更没什么了,大街上还死过不少人呢,难不成就不走那条路了。

厂子现在就一个六十多岁的保安大爷看着。

陈启来之前和仁义制药的负责人打过电话。

现在负责人已经到了空荡的厂里。

“陈总,你好你好。”

“高经理吧,你好,上次你带我们陈经理看过厂子了,今天就麻烦你再带我逛一逛。”

“没问题,没问题,陈总亲自来看,是对这个项目很重视啊。”

陈启看了眼许思菲,“嗯,这里如果买下来了,要交给我女朋友打理的。”

许思菲心里美滋滋的,在外人面前这么介绍她,说明陈启很看重她。

“高经理,听说这里风水不好,你们有找风水师看过吗?”

高经理表情正色,极力否认。

“也不知道哪里传出来的,说这风水不好,我们公司破产只是因为内部决策出了问题导致经营不善。”

“风水绝对是没问题的,你看这些花花草草,长得多好。”

可以说百分之九十的生意人都信风水,尤其是大老板。

要说这里风水不好,这厂子售卖的价格就会受到影响,信风水的老板也不愿意来买。

陈启如果是个普通大老板,他或许会有顾虑,但他是个挂壁,完全不担心聚财还是漏财。

“绿化是不错,占地面积有15万平米吧?”陈启道。

“对的,建筑面积9万。”高级经理道。

这占地面积倒是比天启服饰的厂大了4万平方米,看起来空旷很多。

“你们唐总是后天回来吗?”

“他已经回国内了,今天在香港,快的话,明天晚上就能到了,不过会是大半夜了。”

“那就等和唐总见面了,再详聊。”陈启道。

四人在厂子里逛了半个多小时,要走的时候,陈启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企划总监葛京驰。

“陈总,有个好消息。”

“好消息?说来听听。”

“中午,你成立基金会,飞笔救人的事不是上了热搜头条嘛。”

“一下子又有几十家厂商打来电话,想请你代言。”

“代言这事,我说了,除了给自家代言,其他都不接。”

“我明白,这次吨吨茶是说想和我们天启联名。”

“吨吨茶?大品牌啊,没想到他们也主动找上来了。”

吨吨茶是一线奶茶品牌,全国各地大街小巷都有它的门店,它就好比咖啡界知名的瑞幸。

论知名度,它比天启集团有名多了,它能主动找上门,说明天启集团在大企业眼里的价值已经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