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去睡会儿吧,等醒了带你们去看看院子。”
又说笑了一会儿,刘德信看着在座的众人说道。
“好,酒劲儿也上来了,眯一会缓缓,到时候叫我一声儿。”
三舅年纪大了,先站起来准备去休息了。
“还有人吗?”
刘德信又问了一遍,其他人都摇摇头,继续在那儿闲聊着。
也是,十八九、二十来岁的小伙子,精力充沛,喝的也不多,还没有要休息的习惯。
还是三哥开口,劝着大舅哥到他们屋里先躺一下缓缓。
倒不是说年纪大多少,不过三十岁左右,只是这一趟下来估计耗费的心神比较多,最好是去睡一觉。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他内耗比较严重,属于身弱之人。
“那你们几个先在家里歇着,二哥,三哥,你俩陪着点儿,我出去一趟看看行李到了没有。”
刘德信站起来跟其他人打了声招呼,随后又和二哥三哥交代了一声,搀着三舅往外走去。
“诶,老四,行李要是到了,送到哪儿啊?”
刚走到门口,身后的三哥突然开口问道。
“送到家啊,还能到哪儿?”
“我是说到这儿,还是新房那边儿?送到这儿的话,那些大件儿还得倒腾一回,太麻烦了。”
“你就是懒,三舅他们又不住那边儿,送过去算什么?”
“嘿嘿,我的意思是,请你那个朋友帮我把大件儿送过去,三舅他们的行李拉到这边儿来。”
三哥这算盘打得好,行李里面就他的东西多,把整个家都搬过来了,其他人都是常用的被褥衣服,和一些常用的东西。
“我看你需要多锻炼锻炼。”
刘德信没有明说,挑帘扶着三舅出门了。
“诶,老四,四弟,德信,你三嫂身子重离不开我,锻炼不了一点儿,记得说一句啊。”
“行了,别喊了,老四还用得着你提醒。”
三哥坐那儿拼命招手,想等刘德信一句准话,被二哥给打断了。
酒喝多了以后,虽然算不上撒酒疯,但是说话的声量一般都会提升很多,外人听起来就有点儿吵,还有就是容易自说自话,耳朵听不进去了。
三哥刚才就有这个倾向,二哥说他都没听见,最后还是被一个大脖溜子给镇住了。
把三舅送到倒座房,刘德信骑上三轮车打开大门出去了。
无中生友了,时间上就得注意点儿,正好出门采买点儿东西,顺便从空间转移一批物资出来。
家里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短时间内的消耗要涨上去很多,要提前取出来做好准备。
要不然刚来的这些人,要是看到家里的米缸面缸空了,估计就该着急告辞走人了。
现在城里的粮食已经又开始涨价了,市局和市政府联合行动了多次,已经没有打消那帮粮食贩子囤积居奇的心思。
小孩子不听话,要打屁股了。
不过这个出手时间不好说,估计还得等,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什么大动作。
毕竟现在前线还在打仗,四九城的余毒都没有肃清,干部也出现了严重的不足,还有就是组织上还是规劝优先,想着还是治病救人。
只可惜一片良苦用心用错了地方,有些人和群体,本质上就已经病入膏肓了,听不进去人话。
而且你跟他说人话,它听不懂也好,装不懂也罢,反正是觉得自己很厉害,你不敢拿他怎么样,那叫一个狂得咧。
吃完饭在屋子聊天的时候,刘德信也弄清楚他们为什么这么着急,想着赶紧找到工作。
路上的时候,和那几个板儿爷闲聊起来,本来是打听对方跑活儿一天能挣多少,吃喝用多少,自己心里也好有个谱儿,找工作的时候作为参考。
没想到听来的消息,好坏参半吧,或者说坏的消息比较重头。
几个师傅都说,现在政府非常好,趴活儿挣的钱没有了杂七杂八的盘剥,捞到手里的比解放前涨得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而且经过这几个月的整治,城里的治安好了起来,随着人口的涌入,这活儿也越来越多。
有了盼头儿,大家伙儿一个个都挺高兴。
美中不足的是,这几个月下来,粮食又开始涨价了。
虽然不像解放前那样翻着跟头往天上飞,但是这一直停不下来人们的心里还是嘀咕。
尤其是政府还出门处理好几次,但是消停了没多久,就又开始涨价。
弄得大家伙儿又开始紧张起来,有机会就去买粮食囤起来,一点也不想再经历一次围城时候的饥饿了。
然后恶性循环就开始了,人们恐慌去买粮,粮店开始囤货、限购、涨价,老百姓听到涨价更着急了,又开始去抢着买,粮店继续三板斧。
几个循环下来,他们就赚翻了,老百姓则是苦不堪言。
只不过有之前的经历对比,才显着现在这波涨价不那么难受。
本来京油子就是四九城的老传统,代代相传的,一说起粮食涨价的事儿,那更是唾沫横飞,骂骂咧咧的停不下来。
颇有一种“一个面包五十万马克,这个世界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场景再现的感觉。
这一路上听着,几家人心里其实都有些沉重了,或许有些人的心里或多或少都开始有些后悔,想着打退堂鼓了吧。
毕竟带着家人跑到三百里外来挨饿,估计会觉得自己有点缺心眼儿了。
不过刘德信和王安一直在给他们吃定心丸,今天这一餐也展示出了部分实力,心里多少踏实了点儿。
再加上刚过来就灰溜溜的回去,估计这辈子都得被街坊四邻嘲笑,成为乡亲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想想这个情景,大家伙儿的心思就又坚定了些。
所以这次借着搬行李的机会,刘德信打算运一批物资回家,补充下之前的消耗,顺便儿彻底打消三舅他们几家的疑虑。
带着压力去找工作,干工作,是很容易出事儿的,还是提前清除掉隐患比较好。
刘德信先骑着三轮去了趟前门,把各个店铺逛了一遍,买了不少东西,接下来就回去新房开始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