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抓的李小山等着破旧扬水站内的李小山离开以后,为了确认河底是否还有他抛下去的尸体,于是趁着附近没人,潜入河水当中搜寻。
但诡异的是,他在河底下只找到了一具尸体,而他也无法确定这具尸体是他抛下去的那具,还是其他人抛下去的。
而倒霉的李小山正顶着一身湿漉漉的衣服从河里爬上来,却正好被晚上巡逻的治安员遇到。
这个时候的李小山就是惊弓之鸟,虽然治安员并不知道他是杀人犯,但大半夜看到一个浑身湿漉漉的人从河里爬上来,自然要盘问一番。
李小山却撒腿就跑,治安员习惯性的开始追赶,只是李小山有熟悉地形的便利,直接钻入庄稼地逃走。
但是,李小山的逃跑也引起了治安员的注意,于是,治安员返回小河边,下水将尸体给捞了出来。
事已至此,李小山的罪名就算坐实了,他既不敢找人去疏通,更不敢回家。
治安员经过调查辨认,很快确定了逃走之人的身份,于是,第二天上午便带队前往李小山的家中进行抓捕。
这次去抓捕,遇到的当然不是眼前的李小山,而是另外一个人。
这时候的李小山已经开始了逃亡生涯,他不敢使用真实身份,所以无法乘坐任何交通工具,只能用双脚走路。
没有身份自然无法找到什么像样的工作,只能在一些小作坊、小工厂打工。
就这样提心吊胆的过了十几年,中间身份也暴露过几次,被治安员追的到处东躲西藏。
这一次,李小山在打工过程中不慎受伤,被工厂送到了医院,身份这才再次暴露。
由于受伤,没来得及逃跑,这才被治安局给抓到。
而治安局抓到李小山以后,却发现了一个难题,根据当年的实践报告显示,被害人是李小山,而凶手也是李小山。
之前治安局都知道李小山是通缉犯,没抓到人也没人去看完整的案卷,直到这个时候,治安局才陷入了两难。
如果不将李小山治罪,那就有违法律,毕竟他确实杀了人。但是如果将其治罪,那被害人李小山还活着。
治安局了解清楚案件的经过,这才把案子转到了缚灵队。
当然了,如果只是这样,也不至于连夜把王允梦喊过来审案,而是就在今晚,治安局那边又抓到了另外一个李小山。
两个李小山的供词如出一辙,除了逃亡的过程略有不同,其他的经过几乎是一模一样。
治安局这才连夜来找缚灵队,王允梦自然不敢怠慢,而审案子又不能一个人,于是她就把我给喊过来了。
这个案子确实有些诡异,不过,周玮和郭伟都掉入空间裂缝了,如今这种情况也并非不能理解。
无论是时间发生错乱还是空间发生折叠,李小山的案子都是特殊案例。
随后,我和王允梦又审问了另外一个李小山,两个人的供词果然如出一辙。
就我们这个小小的县城,短短的时间内发生这么多不可思议的案子,这让我不禁又想起了那个末日传说的谣言。
不知道传说中的末日和量劫有什么关系,但是从现在越来越多的异常案子来看,量劫的时间肯定不会太远了。
以我现在这点修为,想要在量劫当中活下来并不容易,还是要努力提升修为才行。
现在我的体魄已经修炼的非常强悍,但是无奈蓝星的灵气枯竭,想要提升灵力境界非常困难。
凭借两仪功和爷爷制作的密药,虽然能缓慢提升境界,但是速度太慢了,按照这个速度,或许一两百年也无法突破天仙境界。
要想在量劫当中自保,没有天仙的境界,还是只能变成量劫当中的冤魂。
审问完两个李小山,天已经亮了,后续工作交给了王允梦处理,我赶回学校继续上课。
只是,当我来到教室,发现同学们正围在教室门口,把走廊堵得水泄不通。
当然,大部分同学都拿着书在走廊里学习,我走到教室门口一看,发现教室门还锁着。
“怎么回事?”我找吴倩问了一下。
吴倩低声道:“教室原本有三把钥匙,班主任一把,班长一把,学习委员一把。平常开门的基本上都是学习委员。但是,今天学习委员把钥匙弄丢了,班长的钥匙一直没用过,锁在教室里面了。至于班主任,今天的早自习她没来。”
听完吴倩的解释,我心道:“都是一群呆子吗?没钥匙不会打碎玻璃先进去把钥匙拿出来吗?就算不能砸玻璃,叫个开锁的过来也行吧!”
于是,我问道:“没人想办法解决吗?”
吴倩:“班长给班主任打电话了,但是没打通。学习委员叫了一个开锁的过来,但是开锁的说强行开锁,有可能损坏锁芯,换个锁芯要两百块!这个学习委员和班长都不敢做主,于是和开锁的吵了一番,没有开成。”
而其他的同学,则都是事不关己的样子,拿着书本靠在走廊墙壁上认真学习。
虽然说高二课程紧张了不少,但是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主动出来处理这件事,我也只能无奈的叹息。
我没有多说废话,直接到隔壁班借了一卷胶带,将教室门上方的一块玻璃给粘住,然后轻轻把玻璃打碎拿出来。
随后,我把吴倩叫过来,把她托举钻入教室当中,将锁在里面的那把钥匙给拿出来。
教室门打开,同学们安静的进入教室,不得不说,我们这种尖子班的同学都是爱学习的好学生。
用胶带粘住的玻璃并不会彻底破碎,事后我又把玻璃给暂时放了回去,等到班主任来了,让她向学校报修换一块即可。
五金店十几块的锁芯,开锁的张口二百。
这么多同学宁可在走廊站着,都没人主动出来承担责任,难道这一切就是量劫之前的征兆吗?
贪婪、麻木好像距离我们很远,但是仔细观察一下,好像身边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