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厂长一听是李浪救了他儿子,大手一挥,十分大方地送给了李浪四袋蜂窝煤。
四袋煤,每袋五十个,一共二百个。
这董厂长一出手,就是二百个蜂窝煤。
李浪原本想拒绝,但挨不住董家父子盛情难却,
也就只好收下了。
董厂长还很贴心,派了俩个人骑车把煤给李浪送回村子。
李浪也就省着麻烦,带着白捷骑车回了村子。
到家后,天也就黑了,这一趟进镇上采购,给李浪忙坏了,随便吃了晚餐,洗了个冷水澡,就回屋睡觉了。
第二天。
李浪简单吃过了早饭。
“爹,我出去一趟。”
“到哪去?”
“草甸子村。”
李浪昨天见到了马老三,猛然想起,马老大还欠他一个灵芝窝子。
这是他当初答应领队进山找猎犬时,马老大许诺的报酬。
灵芝窝子,顾名思义,就是生长灵芝的一片区域。
赶山客在山上发现了一大丛野生灵芝,会把品相好的个头大的灵芝采摘,然后会在这片区域,做个标记。
做完标记后,这一片区域明年还会长灵芝,到时候赶山客又可以来采摘。
这就是所谓的“灵芝窝子”。
眼看着开春了,过去一年了,这说好的报酬,自然要去找马老大讨要。
李浪坐在木屋门口的台阶,换衣穿鞋,老爹的声音这时候又从厨房飘来。
“把镰刀拿上,回来时割点茅草,厨房的顶又破了,今天一早都漏雨了。”
今天早上下雨了,厨房上面的屋顶因为茅草烂了,漏雨了,雨落了下来,弄着厨房都湿了。
昨天好不容易买的面粉大米,差点被淋湿,还好老爹发现的早。
虽然及时抢救了,但也有一部分被雨水淋了,弄着老爹很是心疼。
大米被雨淋了倒是不要紧,洗一洗煮粥煮饭。
白面给雨淋湿了,那纯糟蹋。
李浪看了一眼塌了顶的厨房,眉头一皱,“爹,咱们这木屋子实在太破了,回头咱们给推倒了,重新建一个新的吧。”
“新房子?哪有这么容易,建新房子不要花钱啊?”
“你还没娶媳妇呢,那钱得给你留着讨婆娘,哪还有闲钱建新屋子?”
“这你就别管了,我来办。”李浪朝厨房里喊了一句。
别人挣钱是困难,可他是谁啊?
他是李浪!
能打猎,还能赶山挖药材!
更不要说,他还有个“每日盲盒”系统!
建个新屋子,对李浪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只要把钱攒够了就行!
“这个月多打猎多采药捡山货,反正多搞钱,争取下个月建新房子!”
这间老屋子,是爷爷的父亲建造的,也就是李浪的老太爷,少说有一百多年了。
修修补补,补补修修,每年都要大修小修,修完又要坏,一刮风一下雨,就容易出bug,李浪懒得再花精力去修了。
直接拆了,在原址上建新屋子!
“这建新屋子要木头,来干活的工人也要工资……”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只能尽量多多赚钱了!”
好在木头这一块,李浪不用花钱去买,山上最不缺的就是木头了。
不过,砍木头需要工人,这请工人干活,可是要掏钱的。
这就是“工钱”。
换李浪前世的说法,这叫“时薪”。
李浪穿好了新买的解放鞋,又带上侵刀,侵刀也可以割草,还能防身,比镰刀强。
“爹,我出去了。”李浪和厨房里的老爹招呼一声,就要离开院子。
冷不丁防的,背后却是响起了一声咆哮。
是公猞猁的叫声。
“你们要回去了?”
他一回头,看到公猞猁从狗屋昂着脑袋走了出来,
公猞猁身后,则是跟着懒洋洋打着哈欠的母猞猁。
至于小猞猁,这个点估计还在狗屋睡大觉呢。
公猞猁主动朝着李浪走过来,拿脑袋蹭了蹭他身体,
李浪知道,这是公猞猁在他身上留下气味了,好方便下次辨识。
猫科动物之所以喜欢蹭人,不是因为它有多喜欢你,而是要在你身上留下气味,方便它认出来。
感受着公猞猁强壮的身体,李浪朝它看了一眼。
“这两天伤养着不错,看来小凤妹子的兽医技术有点水平了。”李浪惊讶道。
张小凤除了给黑龙白龙治疗伤口,也给公猞猁母猞猁治疗了一下。
只不过她胆子小,不敢靠近公猞猁母猞猁这样的野兽。
每次给它们治疗,都要李浪在旁边看着。
公猞猁蹭完李浪后,冲母猞猁“喵呜”叫了一声。
母猞猁冷眼瞥了李浪一眼,随即昂着脑袋,从他身边走过,和公猞猁一起,躲开人群,钻进了后山。
“这母猞猁还真高冷……”李浪咂舌。
公猞猁倒是还好一点,母猞猁是一丁点都不想搭理他,看他也是冷冰冰的。
“猫科都是这样吧?猞猁也是猫科,天性傲娇……”
李浪屏蔽掉脑海复杂的念头,冲狗屋喊了一句。
“黑龙,白龙,走,带你们出去逛逛!”
这一趟去草甸子村找马老大,一旦知道了灵芝窝子方位,可能需要进山。
这进山,自然要带着黑龙白龙傍身。
这可是他进十万大山的依仗,是能救命的生死伙伴!
家里倒是不用管,有老爹在,李浪他放心。
随着李浪一声喊,狗屋里立马就冲出一黑一白两道身影。
正是黑龙白龙。
和公猞猁一样,这几天在张小凤精心治疗下,黑龙白龙身上的伤,也好了很多。
“嗯?”
“小不点,你也要去?”
李浪看到二妹养的那头金雕,稳当当立在白龙背上,一动不动。
“小不点又长大了一点……”
“看来可以驯化它了……”
驯化金雕,后面协助打猎追踪猎物,也是一个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