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城学院的操场上,一场奇特的比赛正在进行。
三十个孩子分成三队,每队由人类、精灵和狼族少年组成。他们的任务是用星轨能量搭建一座能让光鱼顺利通过的桥梁——人类孩子擅长绘制基础星轨,精灵学徒能引导植物藤蔓加固结构,狼族少年则凭借敏锐的直觉调整能量流向。
“左边的能量太弱了!”一个扎着马尾的人类女孩喊道,她指尖画出的金色纹路正微微闪烁,“阿木,用你的藤蔓补一下!”
精灵少年阿木立刻吹了声口哨,操场边的常春藤突然疯长,顺着星轨纹路缠绕成坚固的栏杆,叶片上还开出了能发光的小花,照亮了桥身。狼族少年风牙则趴在地上,耳朵贴紧地面,突然喊道:“右边的地基不稳,我来注入暗影能量!”
当最后一缕能量汇入桥梁,光鱼群从远处游来,顺着星轨桥的弧度顺利通过,鱼鳍触碰桥身时,激起一串彩色的能量火花。裁判——一位白发苍苍的星岛文明光团守护者,用温和的意识宣布:“三队同时达标!你们都理解了‘协作平衡’的真谛。”
艾力克站在教学楼的露台上,看着这一幕忍不住笑。三年前,圣城学院还只教授大陆的历史与魔法,如今却成了全宇宙最特别的“平衡启蒙地”——课程表上既有星轨语言课,也有能量植物栽培课;既有宇宙星图绘制,也有各族文化习俗解读。
“这门‘跨种族协作’课是雷奥长老提议开设的。”灵汐拄着拐杖走到他身边,老人的目光落在那群欢呼的孩子身上,“他说,平衡的种子要从小播下,等他们长大,就不会再觉得‘差异’是件可怕的事。”
教室里的景象同样令人惊叹。低年级的孩子正在用星轨积木搭建模型——有的搭出了迷雾星的紫色祭坛,有的拼出了翡翠星的海底宫殿,最机灵的一个小男孩,竟用赤红色积木和白色积木拼出了“平衡之火”的图案,积木接触的地方还真的冒出了微弱的火苗。
“那是墨痕特意做的‘能量积木’,材质来自赤红星和白晶星。”灵汐笑着解释,“红色积木能释放热能,白色积木能释放冷能,只有搭出平衡的结构,两种能量才会和平共处,否则就会相互抵消,积木散架。”
高年级的课堂上,一位忆灵族的记忆信使正在授课。它化作流动的光带,将碎星之带从混乱到有序的过程“投影”在墙壁上,孩子们戴着特制的星轨眼镜,能直接“走进”画面,亲手触摸那些曾经狂暴的能量,感受它们如何在星轨引导下变得温顺。
“昨天有个孩子问,‘如果当年的碎星之带没有被修复,现在会是什么样?’”灵汐的声音带着欣慰,“这说明他们不只是在学习知识,更在学会思考‘平衡的意义’。”
学院的图书馆里,人鱼族送来的星轨书籍成了最受欢迎的读物。一个失明的小女孩正用指尖抚摸冰书,书页上的星轨纹路通过触感传递到她的星轨印记中,在她脑海里形成清晰的画面。“这本书讲的是白晶星的水晶阵列如何流动,”女孩笑着说,“我‘看’到那些冰晶像小溪一样唱歌呢。”
艾力克走到她身边,轻轻触碰冰书,书页上立刻浮现出白晶星的景象。女孩的手指跟着星轨纹路滑动,突然问:“艾力克哥哥,星轨生命真的没有固定的样子吗?它们怎么拥抱彼此呀?”
这个问题让艾力克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它们用星轨纹路拥抱呀,就像你现在用手指‘阅读’星轨一样,不需要实体,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
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脸上露出向往的神情:“等我长大了,也要去新生星域看看,和星轨生命交朋友。”
离开图书馆时,走廊的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平衡画作”。有的画着人类与能量体手牵手,有的画着火焰与冰雪在同一个花瓶里绽放,最特别的一幅画上,一个孩子用七彩蜡笔画出了无数交错的线条,标题是《我们的宇宙》。
“这是上个月的绘画比赛冠军。”灵汐指着那幅画,“评委是紫晶族的烁,他说这画比任何星图都更能体现‘无垠之环’的真谛——不是整齐划一的圆圈,是无数不同的线条,相互缠绕,却又各自闪亮。”
夕阳西下,孩子们排着队走出学院,每个人的书包上都挂着不同的星轨挂件——有的是翡翠星的贝壳,有的是赤红星的小铁块,有的是白晶星的冰晶碎片。他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明天的课程,声音里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与善意。
艾力克站在学院门口,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街道尽头,星轨印记传来温暖的悸动。他知道,这些孩子就是平衡法则最好的未来——他们不会被“差异”吓倒,不会因“未知”退缩,因为从启蒙的第一天起,他们就明白:宇宙的美丽,恰恰在于它的多样;平衡的真谛,就是让每种多样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就像那幅获奖画作,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固定模式,只有无数自由生长的线条,在名为“尊重”与“理解”的画布上,共同构成了最画布的星轨。
艾力克握紧手中的海螺,下一站,他打算去狼族的草原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