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833章 能量体的寿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想想看就知道了,体长几百万公里是什么概念,并且普通武器对他们完全没有任何杀伤效果。

随便动一动就能够将行星上的文明直接摧毁。

因而能量体也是如此,并且成长起来之后将会比音斯勒克文明的个体更强大。

但这里面需要消耗海量时间。

少则几百万年,多则上千万年。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就是,在成为能量体之后,赵小侯推测自己的寿命已经无限延长,最保守的估计就是不低于数亿年。

甚至于和行星的寿命能够并美。

这并不奇怪,因为能量体已经不是dNA结构的碳基生物了,而是在模因信息基础上更进一步凝聚起来的能量体。

说简单一点,只要能量体不作死,跑去中子星,黑洞之类的地方玩耍,那么他们就不会死。

并且就算不修炼内功,他们还可以通过吸收行星或者恒星的能量来壮大自身。

当然,这个吸收能量来壮大自身,在一段时间内也是有上限的。

之前由于能量体多了,科学家们的胆子也大了,做的实验种类也多了。

譬如向能量体灌入大量电能,最终测出了能量体在短时间内所能够吸收的能量上限。

差不多就是一个标准型号的核聚变反应堆在1分钟内所产生的电量。

同时也有一些能量体科学家壮着胆子去附近的恒星里游了几圈。

而得出的结论就是能量体在进入恒星光球层的瞬间,体内能量就会被充满,但能量体可以暂时拒绝更多的能量灌入体内。

但如果进一步深入恒星内部,那么就算是能量体的能量聚焦能力也会受到破坏,从而导致过量的能量灌入体内,使得体内的能量循环紊乱。

超过5分钟的话,能量体就会被重创。

超过20分钟,能量体就可能死亡。

因而刚刚诞生不久的能量体,无法长时间在恒星内部行动的。

但这也相当恐怖了。

因为到现在为止,就算是大夏所研发出来的舰船,防御力最强的星际探索船,在进入恒星内部之后,最多也就只能坚持半个小时。

赵小侯计算了一下自己现在的情况,推算出,自己能够在恒星内部活动大约6个小时。

不得不说,现在的赵小侯在对自身的研究和实力提升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能量体科学家。

以他现在对能量体的研究,足可以写出一本3000万字的学术巨着。

不过没等赵小侯将专属内功3.0版本研究出来,第二批5万名志愿者就到位了。

这一次的5万人里,依然有太空军里选拔出来的5000人,其余的4.5万人也都是大科学院里选拔出来的。

和上次一样,由1000名能量体科学家带着他们进入能量飞升仪,进行能量飞升。

赵小侯坐镇新建成的星际太空站,对整个实验进行监控和指导。

嗯,能量体科学家们在建造2号能量飞升仪时产生了一些报废的零件和配件。

这些废品里有10%是没有一点办法运回去回炉再造的。

因为这部分废品的价值在于其高精密度,一旦回炉再造,就是最普通最不值钱的普通原材料。

因而他们索性就将这些报废零件和配件用自己能量进行一番改造之后,拿来修建了一座星际太空站。

要说,这座星际太空站从建造之初就算是大夏文明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星际太空站了。

其建造成功的时候,体型已经有3个蓝星那么大。

当然,就内部环境等等来说,这个星际太空站是不如太阳系那些星际太空站的。

说白了,太阳系那些星际太空站如果说是精装修的豪宅,那么这里的星际太空站就是面积大得惊人的农家简陋院子。

电影院木有,超市木有,游乐园木有,森林木有..........

主打一个简陋。

还好,虽说能量体已经不需要空气,水分以及食物,但能量体科学家们考虑到以后这些星际太空站是有可能入住普通人类的,所以还是精心设计了维生系统。

至少不能让普通人类进入之后就直接窒息而亡。

但这个星际太空站里也是有好东西的,至少赵小侯搬过来的实验室是最好的。

除了堆积在几千万公里外的那些无法回收的废品之外,2号能量飞升仪还每时每刻都有大量废品产生。

因而第二座星际太空站也在建设之中。

按照能量飞升仪的废品产出量,1,2号能量飞升仪所产出的废品,至少能够打造1000座星际太空站。

这并不奇怪,要知道能量飞升仪的终极版本,体型是18个太阳的体积。

因而第2座巨型星际太空站就将会送回太阳系。

因为大科学院某个项目组最近研究出了一个成果,大意就是如果任由蓝星上各国这么霍霍下去的话,蓝星生态环境将会在30年后陷入到彻底恶化的境地。

虽说大夏地表搞得很不错,绿化面积高得惊人,并且关掉了所有会排出污染废气废水的工厂,并且所有燃油车也都停止使用。

但仅仅一个大夏地表搞得再好也是没用的。

其他国家为了加快追上和大夏的距离,拼命压榨蓝星,使得蓝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大片森林被砍伐,大量石油开采炼制带来的污染,各种废气排出,各种废水导致近海区域富营养化,核污水排放问题等等。

这样的破坏导致蓝星环境变化很大,以往常年少雨的地方现在是暴雨不断,以前经常下雨的地方却变得干旱了起来。

更可怕的就是台风,飓风等等自然灾害较之以前增长好几倍。

因而上面的大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那就是将蓝星各国的人口送上太空,尽最大可能减少人类对母星的破坏。

之前上面大佬想出这个办法的时候,还比较犹豫。

毕竟星际太空站对于现在的大夏来说,建造成本倒不算什么,但总归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现在好了,这边利用废品打造出来的巨型星际太空站,建造成本不说没有,但也算是废物利用,并且内部空间大得惊人。

足足3个蓝星的体型啊!

要知道蓝星人类也就只是在蓝星地表上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