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夏洛特的喧嚣,林恩和马库斯踏上了《Enemy》单曲宣传的密集行程。
十二个州的行程如同连轴转的陀螺,将他们卷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每一天都像被精确切割的模板:
清晨,在陌生的酒店房间被闹钟惊醒,匆匆洗漱,赶往当地电视台录制早间节目。
聚光灯下,林恩和马库斯需要精神饱满地接受采访,谈论新歌创作、时代广场首秀、科威特灭火行动...一遍又一遍。
上午,奔赴当地最大的电台,在狭小的直播间里对着麦克风重复着相似的宣传语,接听听众热线,偶尔即兴清唱几句。
中午,参加唱片店签售会或小型歌迷见面会。面对狂热粉丝的尖叫和簇拥,他们需要保持微笑,签名、合影,手臂酸痛是常态。
下午,接受当地主流纸媒的深度专访,回答关于音乐理念、社会责任感、未来规划等更深入的问题。同时可能穿插一场公益探访活动——比如去儿童医院慰问,或者为某个社区中心捐赠。
傍晚,赶往当晚的演出场地——可能是大学体育馆、剧院或露天音乐节舞台。进行紧张的彩排。
夜晚,正式演出!在震耳欲聋的音乐和粉丝的欢呼声中释放能量。但演出结束并非终点,通常还有后台媒体群访或小型庆功宴。
深夜\/凌晨,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酒店或直接赶往机场,在车上或飞机上争分夺秒地补觉。目的地是下一个城市。
第二周开始,马库斯脸上的兴奋和新鲜感早已消失殆尽。
他像被抽走了灵魂,上车或登机后立刻瘫倒在座位上,眼神呆滞地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或者干脆闭目养神,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只有在舞台上,当音乐响起时,他才能短暂地找回那个充满攻击性的“qb Killa”。
结束了一个州的最后一场活动,林恩回到舒适的房车上,看到马库斯正像只累坏的大狗一样,把头枕在哈莉·贝瑞的腿上寻求安慰。
“这才跑了不到一半呢,马库斯,”林恩坐到对面的沙发上,语气带着一丝调侃,也有一丝感同身受。
要不是为了帮马库斯快速打出名气,他也不会接受大西洋唱片安排的牛马行程,起码电台和纸媒的那些采访他早就不怎么去了。
“以后你发专辑或者单曲,行程会比这次更加密集,强度更大。”
马库斯连眼睛都懒得睁开,声音闷闷地从哈莉腿上传来:“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好累...骨头都要散架了...”
哈莉温柔地抚摸着他的头发,轻声安慰:“但你真的很棒,马库斯。舞台上的你光芒四射。”
这时,福勒走了过来,递给林恩一叠设计稿和一张打印出来的专辑封面效果图:
“老板,这是您首张专辑《LINK》的封面设计定稿和随专辑附赠的海报设计,大西洋唱片那边请您最终确认。”
林恩接过图纸,目光立刻被封面设计吸引。整体风格简约而富有冲击力。
主色调是深沉的蓝黑色背景,象征着世界的深邃与未知。
核心元素是一颗被撕裂的地球模型,裂痕处燃烧着炽热的橙色火焰。
火焰形态并非肆意破坏,而是如同灵巧的针线,将撕裂的地球“缝合”起来。火焰的形态既像针线,又像林恩名字的首字母“L”的抽象变形。
专辑名“LINK”以简洁有力的白色无衬线字体,沉稳地置于画面下方。
设计理念完美契合林恩“用音乐和火焰修复裂痕”的个人品牌理念——音乐如同火焰,既有力量撕裂旧世界,又能缝合裂痕,修复世界。
林恩眼中露出满意的神色:“这是李·克劳(Lee clow)帮我设计的吧?一看就是他的风格。简约、有力、概念清晰。就用这版了!”
李·克劳是chiat\\day广告公司的传奇创意总监,以苹果和耐克广告等经典作品闻名。
也是林恩个人品牌理念的设计者。
福勒点头:“确实是他亲自操刀。那我就回复给大西洋唱片,下周这张专辑就会正式上市铺货...”
林恩看着海报设计...主要是他不同造型的写真,摸了摸下巴,略带一丝犹豫:
“不过...我一个男歌手随专辑附赠写真海报,是不是有点...太自恋了?”
“这可是你的歌迷强烈要求的!”梅晨在一旁插话,笑嘻嘻地说。
“她们在俱乐部论坛(bbS此时已成熟,处于黄金期。用户可以在上面发布帖子、发送站内邮件、进行实时在线聊天。)上都快刷屏了!
说你的身材太好了,一定要有海报贴在墙上!我昨天还听一档八卦节目说,你现在可是全美少女心中的理想男友模版哦!”
她一边说着,一边随手打开了车里的收音机,想放点音乐放松一下。然而,收音机里传出的却不是音乐,而是一则严肃的新闻播报:
“...洛杉矶警方发言人今日再次强调,罗德尼·金(Rodney King)案中,四名警员是在金先生拒捕并表现出攻击性后才使用了必要的武力手段进行制服。
警方表示,当晚巡逻警力发现金先生驾车超速,示意停车后,金先生非但未停,反而在公路上高速追逐,连闯多个红绿灯。警方基于其行为,合理怀疑其可能吸食了药物,精神状态异常。
在后续采访中,金先生承认他当时刚假释出狱,担心因违规驾驶而被取消假释资格,因此试图逃跑...”
“...然而,由洛杉矶KtLA电视台提供的现场录像片段,经Abc、Nbc、cbS和cNN等各大电视网反复播放后,引发了全美范围的巨大争议和强烈谴责。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场令人震惊的悲剧,强烈指责涉案警察滥用权力,种族歧视...”
车厢内的轻松气氛瞬间凝固。
马库斯猛地从哈莉腿上抬起头,脸上写满了愤怒:“F*ck!这帮混蛋警察!又在狡辩!他们根本没把黑人当人看!视频都拍得清清楚楚!”
哈莉·贝瑞也紧锁眉头,作为黑人,她感同身受:“就是!这绝对是种族歧视!滥用权力!”
这起前几天发生的案件视频所有人都在电视上看过了。
录像从罗德尼·金已经躺倒在潮湿的马路上开始。
他被至少三名洛杉矶警察局(LApd)的警官包围。
背景中可以听到警笛声和直升机的声音,气氛非常紧张。
金的身边还有其他几名警察,他们呈半圆形站位,似乎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名警官走上前,用手中的泰瑟电击枪对金的身体进行电击。金的身体在电击下剧烈抽搐。
这个动作表明警方试图用非致命武器制服他,但似乎效果不佳或激起了金的反应。
接下来就是录像中最臭名昭着的部分。
几名警官开始用他们的金属警棍猛烈且反复地击打罗德尼金的头部和身体。
击打的频率和力量令人震惊。观众可以看到警棍高高举起,然后重重落下,打在金的头部、背部、腿部和臀部。
据统计,在几十秒内,金遭受了56次重击。
金的挣扎和痛苦是可见的。他试图翻滚和起身,但每次移动似乎都会招致新一轮的殴打。
观众可以听到沉重的击打声,有时还能隐约听到金的呻吟或喊叫。
画面显示,并非只有一名警官在行动。
其他警官在周围移动,有的在近距离观察,有的似乎在准备介入,但没有人上前阻止主要实施殴打的警官。
这给观众一种集体行为或默许的印象。
镜头偶尔会扫到其他站在一旁的警察,他们的反应相对平静,与中央的暴力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录像结束于警察们最终上前给金戴上手铐,此时他已经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显然已被彻底制服。
画面最后则是金被殴打后躺在血泊中的静止图像,然后新闻节目会切回演播室的主持人。
这段录像毫无争议地展示了警察过度、野蛮且残忍的暴力执法。
一个已经被打倒在地、似乎不再构成致命威胁的人,遭到如此密集的毒打,这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普遍愤怒、震惊和厌恶。画面本身不言自明。
盖伊和梅晨作为白人,虽然立场相对中立,但也觉得警方这次的做法太过分了。
“视频里看着确实...太暴力了。”盖伊沉声道。
梅晨也点头:“感觉完全没必要下那么重的手。”
福勒作为公关经理,保持着冷静,她看向林恩,提醒道:
“老板,您一贯有支持黑人社区、关注社会公正的形象。接下来的宣传行程,媒体肯定会问到您对这件事的看法。您需要谨慎表态,注意立场和措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