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时过境迁,刘海中早已不是从前的刘海中。
他成长了不少。
退回二十年,若是这种损坏集体利益的事,他第一个举报!
现在不会了。
刘海中用二十年的人生经历明白了一件事,举报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有用利益,反而有可能把自己搭进去。
所以,在得知同行背地里用草莓塔换票子后,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咱也这么干!”
其实以前也有人曾经找过他,明里暗里的暗示想要花钱买草莓塔。
但那时候刘海中清高,一心只为坚守岗位,获得领导好评。
现在看来,好评不能当饭吃呀,但草莓塔可以!
很快,再有人找上来时,刘海中试着谈了谈……
好家伙!
原来这里面利润这么大!
一间两个坑位的公厕,一个星期就是一块钱进账。
坑位多的那种大型公厕,更是每星期四五块进账。
这一干便愈发的不可收拾。
刘海中手底下大大小小三四十间公厕,每个月拍啥都不干,躺着就白捡五六百块钱!
而且,人家不止收草莓塔,每回来还帮忙把里面打扫的干干净净。
无本买卖,真正的无本买卖。
挣钱的同时,极大的减少了刘家的工作量。
这个行当可以呀,怎么早没发现呢?早发现早发家了!
所以,在别人忙着开饭店的时候,刘家忙着卖草莓塔。
在别人忙着鼓捣回收油挣黑心钱的时候,刘家在忙着卖草莓塔。
真正的闷声发大财。
这人呀,一有了钱就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刘海中因为“所长”这个职位,深爱着现在这个职业。
可家里其他人不爱呀。
刘光奇,58年大跃进跟着丈人跑到江南水乡——绍兴,也就是鲁某人的故乡快活了两年。
起风后,丈人直接因为站队错误被关牛,棚。
史书都写的清清楚楚了,站队错误没好下场,刘光奇的丈人受不了身份上的巨大落差,当晚就自我嘎了。
没了靠山,刘光奇在绍兴待的实在不怎么如意,不得已跑回家投奔老父亲。
可谁晓得回来后还不如在绍兴呢。
可能囫囵回来,已经是求爷爷告奶奶的走了天大狗屎运。
再回去,回不去了呀。
没办法,为了生计,跟着老父亲推草莓塔吧。
这一推,就推了整整十年,把自己都腌入味儿了!
以前是没得选,可现在不一样了呀,爷们有钱了。
正所谓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
刘光奇还有点良心,挣了钱倒也没有说抛弃同甘共苦的妻子,但那推草莓塔的工作,是说什么也不干了,
别人都琢磨着做生意,咱也干!
琢磨来琢磨去,咱也干餐饮!
君不见,院里何家、阎家都靠开饭馆挣了钱了么?
尤其是阎家,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疯狂敛财四千多块。
四千,都够自己家卖一年的草莓塔了!
当然,干肯定是干正经生意,像阎家那种黑良心的事,咱不干。
可餐饮这行虽然入手简单,但也有一定门槛。
像刘家人这种十年如一日的推草莓塔,身上所散发的独特气息,基本也就告别餐饮这个行业了。
可刘光奇不走寻常路,敏锐的觉察到一个大大的商机。
臭,是一把双刃剑。
别人都卖香的,咱就卖臭的!
如此,行业内基本没有竞争关系,那还不是大把大把票子的赚?
卖什么,两口子也想好了。
就卖臭豆腐,油炸臭豆腐!
刘光奇曾在绍兴住过几年,那里的特色美食臭豆腐深深的博得他的喜爱。
与本地有名的王致和臭豆腐乳不同,那玩意是咸香,只能用来抹馒头吃。
绍兴臭豆腐在江浙沪地区拥有崇高的地位,金黄酥脆,吃着细腻醇香,是江南水乡风味代表作之一。
当年为了吃到一口正宗又便宜的臭豆腐干,刘光奇还特意找本地街坊学习过呢。
现在,这技术不就用上了嘛。
……
人,得学的开源,老刘家也不能推一辈子草莓塔。
所以,在得知好大儿的创业心愿后,刘“所长”大手一挥,当即拿出来二百块钱巨款作为好大儿创业基金。
不是他不想多拿,只是人老了,手里得留点底气钱。
不过,行动上,刘“所长”持绝对支持态度。
亲自动手用快忘干净的手艺,焊了一辆平板三轮车。
就这样,9月19日,这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里,刘氏小吃车,正式开始营业。
刘光奇自家清楚自己的底细,深知家传的推草莓塔工作,是他们进军餐饮业最大的挡路石,所以绝不能在附近营业。
这不,听说友谊大街那边老外多,挣钱跟捡钱似的,加上又离家远,于是便把经营地方定在了这边。
这年头也没有查流动商贩的,随便找个开阔的路口就可以摆摊。
一辆简单的平板三轮车前,刘光奇看着人来人往的行人,大声的吆喝起来。
“走一走瞧一瞧了嗷——正宗的江南一绝!绍兴珍味·千里香臭豆腐嗷——”
“闻着臭吃着香嗷~一毛钱两块,不好吃不要啦!!!”
板车上,经过改造的煤球炉子上架着一口油光锃亮的大铁油锅。
旁边放两个盆,一盆是泡着金黄色豆腐块的卤水,一盆是调料汁。
此时,锅里已经放入几块卤好的臭豆干,滋啦啦的煎炸着。
不多时,一股似臭非臭、似香非香的霸道气味,顺着秋风飘出二里地去,勾得人肚子里馋虫直闹。
不大会儿工夫就有两个身着的确良衬衫,头戴蛤蟆镜的小情侣凑合上来。
“您这臭豆腐颜色也不对呀?是正经王致和臭豆腐吗?”
“瞧您说的,咱这不是瞎搞!这是正儿八经的浙江绍兴的老手艺,文化人鲁迅先生老家那儿的吃食!”
“我这是跟老师傅学的,但根据咱老北京爷们儿的口味儿改良了!卤子没那么冲,火候更足,炸出来外焦里嫩!”
“一毛钱两块,不好吃不要钱!怎么样?您二位尝尝?”
问话的小年轻也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发现味道闻着确实很正宗,当下便咽着口水来了句。
“您这有意思哈,给我们弄两毛钱淡个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