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医学生,他的生活本该是解剖、病理、药理。
但他的心里,却住着一个音乐的精灵。
他用“Vae”这个名字,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原创歌曲,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
但现实和理想之间,总是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他不知道自己的音乐之路,到底能走多远。
接到卢中强的电话,他心里既兴奋又忐忑。
他背起装满合成器的双肩包,一路小跑着来到录音棚。
“许嵩,你听听这个。”卢中强把原始音频放给他听。
许嵩戴上耳机,仔细聆听。
他没有问这音乐的出处,也没有问版权的问题。
他只是反复地听,反复地琢磨,试图找到这旋律里隐藏的秘密。
“什么调式的?”他突然问道。
卢中强愣了一下,没想到许嵩关注的竟然是这个。
“不知道。”他摇了摇头,“没人知道。”
许嵩没有说话,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医用听诊器,贴在音箱上。
他要用耳朵,用身体,去感受这旋律的每一个细节。
他调出手机里存的地铁顿步视频,反复比对节奏。
他要用技术,用科学,去还原这旋律的真实面貌。
三天后,他交出了一版前奏。
用电磁干扰模拟铜锅震频,用人声采样拼出陈伯哼唱的残段,最后接入一段真实的地铁环境录音……
整个前奏,充满了实验性和未来感,又带着一种怀旧和伤感。
卢中强听完,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这感觉……就像一个老灵魂,穿进了一个新的身体!”他激动地说,“许嵩,你真是个天才!”
与此同时,在省台的技术科后台,赵志明正盯着监控屏幕,脸色铁青。
他发现了林小满私自上传视频的行为。
按照规定,他应该立刻封掉她的设备,通报处分。
但他的手指,却迟迟没有按下删除键。
他盯着屏幕,看了整整十分钟。
林小满的身影,在屏幕上显得那么瘦小,那么倔强。
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和期待。
赵志明叹了口气,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他删掉了日志记录,只给林小满发了一条短信:“下次用外网。”
当晚,他翻出了家中老式录音机,放了一盘90年代采集的街头吆喝带。
那些熟悉的声音,带着他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个充满人情味的老街。
听着听着,他竟然跟着哼起了那段地铁旋律。
“当当当,当当当……”
他哼得很小声,很生涩,但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感情。
有些声音,是注定要被人们记住的。
“咚咚咚……”
一阵敲门声突然响起,赵志明吓了一跳,连忙关掉录音机。
“谁啊?”他没好气地问道。
门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赵科长,是我,小李。”
赵志明打开门,看到技术科的小李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赵科长,文化局那边发来一份函,说是关于‘民谣中国’巡演节目单的……”小李的声音有些犹豫。
赵志明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他们……要停掉我们的节目?”无需修改
赵志明手里的文件,像一片飘零的树叶,无力地滑落。
停掉节目?
这群尸位素餐的老家伙,终于还是出手了!
于佳佳得知消息,柳眉倒竖,精致的妆容都掩盖不住怒火。
“这群老顽固,是真想把所有新鲜玩意儿扼杀在摇篮里!”她抓起车钥匙,对着身旁的许嵩一挥手:“走,跟姐去炸街!”
引擎轰鸣,直奔省非遗办。
办公室里,周晓芸正戴着老花镜,一丝不苟地整理着资料。
于佳佳风风火火地闯进来,直接把音响怼到她面前,播放许嵩改编的《甲午·终章》。
电磁干扰的嘈杂,人声采样的低吟,地铁环境的真实……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剂猛药,狠狠地冲击着周晓芸的耳膜。
她摘下眼镜,神情肃穆起来。
一曲终了,周晓芸缓缓起身,眼神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她拿起电话,拨通了评审委员会主任的号码,声音铿锵有力:“如果你们不认,我就以个人名义,申报‘甲五·终章’为活态声音遗产!”
电话那头,是长久的沉默,仿佛时间都凝固了。
终于,周晓芸挂断电话,转过身,对于佳佳说道:“明天,我会坐在第一排。”
许嵩站在角落里,默默地握紧了背包里的U盘。
里面,除了演出版,还有他偷偷备份的原始录音——他相信,总有一天,这些声音会冲破一切阻碍。
夜幕降临,省城郊外,一条蜿蜒的小溪边,老吴哼着小曲,熟练地搓洗着衣服。
这时,溪边传来一阵清脆的竹筒敲击声……他停下手中的动作,竖起耳朵仔细聆听,喃喃自语道:“咦,这调调,有点意思……”
老吴在溪边洗衣,听见那两个放牛娃用竹筒敲打着“甲五·终章”的节奏,起初还以为是山里的哪个野小子胡闹,但仔细一听,那节奏、那韵味,竟与自己年轻时在广播站放的曲子有几分相似。
他没出声,也没打断,只是默默地洗完最后一件衣服,拧干,搭在竹竿上。
夕阳西下,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走回那座破旧的亭子。
夜里,风雨再次降临,雨点敲打着亭子的屋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那口老铜锅,仿佛也受到了感应,开始嗡嗡作响,像是低沉的鼓点,在风雨中回荡。
老吴坐在亭子的门槛上,手里拿着一把钳子,借着昏暗的灯光,轻轻地摆弄着。
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每一道都像是岁月的刻刀,记录着他的故事。
他望着屋梁上那几根老旧的电线,那是当年广播站淘汰下来的,他一直舍不得扔,就带回了家,挂在了这里。
终于,他深吸一口气,钳子轻轻一合——剪下了最后一缕挂在梁上的旧电线。
火光映照着他的脸,忽明忽暗,像是一场无人见证的仪式。
他将电线扔进火塘里,火焰瞬间蹿起,发出噼啪的声响。
那些曾经传递过无数声音的电线,此刻化为灰烬,仿佛一个时代的落幕。
与此同时,在省城的一间高档写字楼里,秦峰正盯着电脑屏幕,双眼布满了血丝。
姚小波连夜给他送来了许嵩改编版的“甲五·终章”音频,他如获至宝,立刻导入了麦窝社区新开发的功能——“声源地图”。
“声源地图”是秦峰酝酿已久的计划,他想通过技术手段,追踪声音的传播路径,还原声音背后的故事。
用户可以通过麦窝社区上传任意录音,系统会自动比对录音中是否包含“甲五”的基因。
秦峰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兴奋地搓着手。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首歌,而是一种文化基因的传播。
“上线48小时,全国标记出17个疑似传播点,最远至乌鲁木齐夜市!”助理激动地喊道。
秦峰却出奇的冷静,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这不是爆款,是根脉。”
他随即下令:“关闭所有推荐算法,只保留原始声波可视化界面。”
他要让用户自己去发现、去探索,让“甲五”的声音,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自由地飘向远方。
省广播电视台,林小满被总编室主任李文娟叫到了办公室。
“林小满,你最近在搞什么?”李文娟的声音冰冷而严厉,仿佛寒冬腊月的冰碴子,刮得人生疼。
林小满低着头,不敢看她的眼睛。她知道,自己这次闯祸了。
“你未经批准,擅自上传‘甲五’相关素材,严重违反了台里的规定。”李文娟继续说道,“现在,我命令你,删除所有相关素材,并且写一份深刻的检查。”
林小满默默地交出了U盘,心里充满了失落和无奈。
她知道,自己的独立生音项目,可能要就此夭折了。
就在她准备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
她拿起手机,看到一条来自许嵩的密信:“演出照常,周晓芸已备案。”
林小满的心头一震,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
她抬起头,望着窗外繁华的城市,心里充满了迷茫。
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是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还是向现实妥协?
她鬼使神差地打车回到了县城,已经是凌晨时分。
她独自一人来到静音亭,想要寻找一丝安慰。
然而,她却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陈青山正蹲在锅边,用铁锹轻轻地刮擦着锅底的积垢。
“你怎么会在这里?”林小满惊讶地问道。
陈青山头也不抬,继续刮着锅底。“睡不着。”
“我以为你会恨这个声音。”林小满喃喃自语道。
陈青山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我爹最后听得最欢。”
省广播电视台,审片会上,李文娟播放了一段“沉默直播”的片段。
画面中,只有一口老铜锅,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嗡嗡的声响。
“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民谣中国’?这就是你们浪费公共资源搞出来的东西?”李文娟的声音充满了嘲讽。
在座的评委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