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十国风华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县衙夜宴(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一十二章 县衙夜宴(下)

“诸位,今日大家齐聚一堂,就不要拘束。来,先干一杯。”杨骏举起酒杯,众人纷纷响应,一时间,大堂内觥筹交错,热闹非凡。

酒过三巡,鎏金酒盏碰撞声渐弱。杨骏突然将手中夜光杯重重砸在青玉案上,脆响如裂帛,惊得满堂寂静。他微微抬手,两名侍从抬着半人高的青铜缸缓步上前,缸中水波荡漾,十几尾银鳞锦鲤正悠然游动,映着烛火泛起细碎的光。

杨骏屈指轻叩缸沿,惊得鱼儿四散逃窜,涟漪在缸壁投下扭曲的光影,然后缓缓开口道:“诸位请看这鱼缸里的鱼儿和水,不知大家想到什么没?\"

杜轩山率先打破死寂,干笑着起身:“大人这缸鱼养得肥硕,足见治下清明。”

杨骏轻轻颔首,其眼神继而流转于在场每一位士绅豪门的代表之间,温声道:“诸位皆是清丰之地声望卓着之士,难道就没有其他哪位愿意开金口,共议此事吗?”

厅内鸦雀无声,唯有烛芯爆裂的噼啪声。赵迪垂眸盯着杯中游移的酒影,喉结上下滚动,却不敢抬头;姚世毓抚须的手指微微发颤,将半句话咽回喉咙深处。角落的吕家主突然剧烈咳嗽起来,震得杯碟轻响,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大人!\"

一个沙哑的声音从末席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张家老掌柜拄着雕花拐杖颤巍巍起身,浑浊的眼珠布满血丝,声音沧桑着道:“鱼离不开水,水也不能没有鱼,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啊!”

杨骏唇角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屈指弹了弹缸壁,震得锦鲤疯狂摆尾,四周的空气似乎凝固,只为静待杨骏的下一句话语。就在这时,杨骏却是拍起手掌鼓掌道:

“好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张家主果然目光如炬,一语道破天机。”

在那沉寂的能听见针落的大堂之中,他的掌声突兀而响亮,每一记都仿佛铁锤直击心扉,震颤着每一个人的心弦。杜轩山的眼神不经意间与杨骏交汇,不由自主地开口探询:“大人今日宴席上,喻言缸中鱼与水,其中深意,莫非另有所指?”

杨骏的掌声倏然凝固在半空,指尖维持着那抹轻叩的优雅弧度,宛如一柄无形的利刃,悬于众人头顶,静待落下的一瞬。他缓缓踱步至青铜巨缸旁,缸面波光粼粼,映射出杜轩山紧绷如弦的面容。杨骏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声道:“诸位何须如此紧张?我曾言,今日难得雅集,理应开怀,勿需拘礼。方才我以鱼水之喻,意在阐述你我现状——朝廷譬如那浩渺之水,而诸位士绅,便是水中游弋的鱼。鱼依水而生,水因鱼而活,此乃鱼水情深,相辅相成之道也。”

杜轩山闻言,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堆起笑脸忙附和道:“明府大人所言极是,我等定当尽心竭力,护这清丰一池活水长流。”

在一旁,姚世毓与赵迪等几位地方上的士绅大户静静旁观,只见杨骏与杜轩山二人你来我往,言辞交锋间默契十足,宛如一出精彩的双簧。此情此景,不由引得他们各自举起手中那斟满的烈酒,毫不迟疑地一饮而尽,似乎要以这火辣辣的酒液,驱散心头那份莫名的激荡与感慨。

“杜家主这话我爱听,我常听闻一句话: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只要大家的心思是为了清丰,我作为清丰的父母官,是一定为大家保驾护航的!”

“杨大人放心,我等自会为清丰尽心竭力,绝不敢有半分懈怠。”在场众人纷纷起身,争相表态,唯恐稍迟片刻,便在县令大人心中烙下不佳之印。

杨骏微微点头,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众人,浅然一笑道:“但愿如此,清丰如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但我要给在场诸人说的是,稳定压倒一切,从即日起,以往种种就此翻篇,接下来有无数的机会等着在场众人去发掘,但是,若有人想借此浑水中摸鱼,休怪本官不客气。”

这时,倒是姚世毓等人强作镇定,挤出一丝笑容,应声道:“大人明察秋毫,清丰在大人的治理下,定能化险为夷。只是如今王家一倒,其产业还望大人能妥善处置,以免生乱。”

杨骏闻声将目光扫过这里,一下子就明白这些人心中的小九九,他不置可否道:“王家产业,本官自会妥善处理。但这清丰,是大家的清丰,王家倒下了,若有人还妄图不轨,王家的下场便是前车之鉴。王家产业,一部分充公以作军需,一部分赈济百姓,剩下的,便看诸位的表现了。”

说罢,杨骏微微眯起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众人,接着道:“这天,是变不了的,王家倒下了,他家涉及到的各行各业,谁有能耐谁吃饱,但谁若是敢在这地盘上搞小动作,无论是谁,我杨某绝不姑息。诸位,对我此言,可有异议?”

众人纷纷摇头,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杜轩山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谄媚:“大人所言极是,我等定当听从大人吩咐,绝不敢有二心。”

姚世毓也连忙附和:“是啊,大人,我姚家定当全力支持大人,为清丰的安稳出一份力。”

赵迪跟着说道:“大人,我赵家也愿听从大人调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杨骏微微颔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满意。在场众人心里想的什么,他虽然不能系数全知,但也猜的七七八八!在场众人虽然无一不惋惜王家,但又有谁真的站出来为王家说话?能坐在这里的人,那一个不是人精,那一个手中不沾点东西?

他们惋惜王家,只不过是惋惜王家倒下了,王家庞大产业无法落入自己的囊中而遗憾。正如那句老话所言:“我若降了,却活得还不如抗争之时,那这投降又有何益?”这份感慨,悄然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在场众人的心思,大抵皆是如此:倘若我的配合换不来丝毫实质性的益处,那我何苦要去配合,又何必自寻这番烦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