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的作品
2)《梦天》
原诗: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释义:
这首诗写梦中傲游天上。前四句写月宫,后四句写在天上俯视地面海陆,见到沧桑变化。
本诗意境开阔,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豪迈的气魄。
译诗(参考):
(1)
白兔嫦娥笑对天,彩云楼阁半遮颜。
玉盘碾露闪寒光,玉佩相碰桂香传。
青山绿水三山下,时光流转似飞箭。
遥看九州似九点,一汪海水嫌杯浅。
(2)
天色不明朗,月中的兔和蟾为之愁惨;
有云影斜遮,高楼壁上只见到斜白淡。
月亮带着晕,好似被露水湿沾;
嫦娥走在桂花飘香的路上,身上的佩玉相碰声象鸾鸟在悦耳鸣唱。
黄尘和清水在海上的三座神山上流淌;
人间的千年,在天上象快马走过一样。
九州辽阔,四海广大,而自天上视之,不过如点烟杯水般似象。
注释:
1、兔、蟾:神话故事里住在月中的动物。 泣天色:言天色不明朗。
2、云楼:高楼。壁斜白:诗人想象月中的楼阁是白色的,神仙的住处本有“玉阙”、“玉楼”之称。因为有云影斜遮,壁上只见“斜白”。 壁:指楼的表面。
3、佩:是系在带子上的饰物,用不同形状的一串玉块组成,走路时玉块互相碰撞,发出声音。 鸾佩:形容佩玉声象鸾鸟的鸣声悦耳。 桂香陌:飘着桂花香的路上。传说月中有桂,高五百丈。
4、三山:指神仙家说的海上三神山,即蓬莱、方丈、瀛洲。
5、走:跑。 走马:是说变化得象马飞奔一样。
6、齐州:中州,即中国。中国境内分为“九州”,最早见于《尚书?禹贡》。
7、一泓(hong红音):一汪。
3)《老夫采玉歌》
原诗: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释义: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采玉老人在统治者残酷的逼迫下,从事着艰险的采玉劳动的悲惨情景。
诗中选取特定的典型场景,通过具体的细节和老人矛盾痛苦心情的描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
清朝姚文燮《昌谷集注》中说:“此诗言玉不过充后宫之饰,致驱苍黎于不测之地。少壮殆尽,耄耋不免。死亡相继,犹眷妻孥。而无益之征求,竞不知民命之可轸念也。”
这段话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可见作者对当时这种苛政虐民的憎恨和对受苦的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一定程度的进步思想。
译诗(参考):
采玉必须是碧玉,琢成步摇为美容。
老夫饥寒龙亦愁,蓝溪水气难澄清。
夜雨高处食榛子,杜鹃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憎生人,身死千年怨溪水。
斜山柏风啸如雷,泉流悬绳青烟绕。
村寒陋屋念娇儿,古台石磴悬离草。
注释:
1、须:必须。 水碧:玉的一种,又名碧玉或水玉,产深水中。
2、步摇:用银丝宛转屈曲作成花枝,缀以珠玉,插在妇女髻上,行步时摇动的一种装饰品。 徒:仅仅,只是。 好:美好。 色:女色。 好色:这里是美容的意思。
3、蓝溪:在今陕西蓝田县西蓝田山下,产碧玉,名蓝田碧。 无清白:由于不断入水采玉,同时也因采玉溺死者多,致使溪水污秽混浊。上句所说的“龙为愁”,亦言溪水之混浊使水里的龙也为之而发愁。
4、蓁子:蓁,同“榛”。 榛树的子象小栗,可食。
5、杜鹃:鸟名,相传杜鹃鸟日夜啼鸣于深林中,口为流血。这里比喻老玉工的悲怨流泪。
6、厌生人:对此有好几种解释:一说,厌,与“餍”通,吃饱了的意思。“蓝溪之水厌生人”,犹言采玉的人被溪水大量吞没。 一说认为,“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这两句意思是,溪水和人互相厌恨,因人搅混了溪水,溪水夺去了人命。清朝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认为,“`厌生人’者,因采玉而溺死者甚众,故溪水亦若厌之。”
7、泉脚:指风雨中崖石上流下一道道的水。挂绳:指采玉者从山崖上悬挂下垂到溪中所系的绳子。 青:青烟。 袅袅:摇曳不定。
8、白屋:贫家的住所。房顶用白茅覆盖的,或木材不加油漆的简陋房子。
9、石磴:石级。 悬肠草:蔓生植物,又有思子蔓、离别草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