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抗战,开局小地图从老军医到元帅 > 第551章 志愿军的反击行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实战斗达到这个程度。

51年7月份的谈判,跟两年后的谈判相比,双方控制的实际领土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区别。

问题是美国只想打一场有限战争,而不是想跟中国全面开战,只是军方的人,不太愿意草草的结束战争。

其中很复杂,也涉及到了驴象两党。

早在1951年1月下旬,“联合国军”发动全线反扑,艰难地从三七线附近向三八线推进时,美国当局就已经看到,联合国军根本不可能再推进到鸭绿江边了。

加上英法等国对朝鲜战争已不热心,主张实现朝鲜停战。

3月中旬,美国当局曾考虑,以总统名义发表一项旨在通过谈判达到结束朝鲜战争的声明。

并起草了声明的草稿,征求了参加“联合国作战”行动的有关国家使节的意见。

联合国军”地面部队,除继续以营团规模的兵力,在铁原、金化、平康的所谓“铁三角”地区和杨口以东地区争夺几个要点外。

于1951年6月上旬,全线转入战略防御,并进行了各种军事准备。

“联合国军”一方面为防志愿军和人民军进攻,加强了阵地工事。

至7月底,基本完成了“堪萨斯一怀俄明线”的工事构筑。

“堪萨斯线”,匹起临津江口南岸,沿江而上,经积城、道城岘、华川湖南岸、杨口至东海岸杆城以北马达里一线,全长约220余公里,是“联合国军”的主抵抗线。

怀俄明线”,西起临津江口北岸,向东北延伸,经铁原、金化到华川湖南岸与“堪萨斯线”相接,全长约150公里,是“堪萨斯线”在西部地区的一道屏护线。

7月份专门调用南朝鲜3个国民警卫队师构筑“堪萨斯—怀俄明线”的阵地工事。

用圆木和沙袋构筑了坚固的各种掩体,包括坦克、火炮、机枪、步枪等各种火器掩体,并有堑壕相连接。

在阵地前均设有大量地雷和铁丝网。

在“怀俄明线”还构筑有永久工事。

另一方面,为配合停战谈判,随时准备向志愿军和人民军发动局部攻势,施加军事压力,先后有美军6个师和南朝鲜军4个师,撤至第二线进行了休整。

美军、英军、土耳其军等先后补充了19万余人,英军两个旅、加拿大旅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部队。

于7月28日合编为英联邦第1师,同时扩编了3个南朝鲜师。

在东豆川、永平、麟蹄等修建了18处前沿机场。

然而,美方背信弃义,悍然轰炸中方谈判代表驻地,险些造成郑大龙副司令员遇难,彻底激怒了志愿军最高指挥部。

志司指挥部内,气氛凝重如铁。代总司令员姜老爷子接到郑大龙遇袭、来凤庄被炸的报告后,一拳砸在沙盘边缘:

“谈判?他们想用炸弹谈判!那就让他们尝尝铁拳的滋味!”

他目光如炬,扫过众将领:

“命令:全线反击!目标——摧毁其新建机场群,砸碎他们的前沿部署!要打得痛,打得狠,打到他们不敢再掀桌子!”

反击的重任,落在了以猛打猛冲、善用机动兵力着称的第二兵团司令员丁伟肩上。

丁伟麾下,集结了志愿军精心打造的战略突击集群。

大批由泰山坦克和钟馗坦克组成的坦克营,成建制的朝着敌军核心阵地发起了反攻作战!

如果仅仅只是装甲部队,很容易被美军摧毁。

我军的空中力量不足,但是一直在“等待时机”的老大哥终于出手了。

虽然苏军没有出动地面部队,可是他们的米格飞机终于从平壤机场起飞了!

中国的飞机严重不足,再加上苏军的飞机之后,直接在远东战场对美军呈现了碾压的姿态。

一时之间,居然在空中力量上,占据了上风。

苏军知道我军缺乏轰炸的力量,派来了大批的轰炸机,还派来了很多参加过欧战的二战飞行员。

事实证明,苏军的飞行部队还是非常强悍的,如果他们在起飞前不偷喝工业酒精的话。

一个连防冻液都能偷喝的民族,那你能怎么办?

只能宠着呗。

丁伟兵团20万将士如离弦之箭,多路出击。

在我空军战士和苏军空军的掩护下,装甲集团势如破竹,打出了一波波凶猛的攻势。

东路,

重坦克营夜袭麟蹄机场,仅仅是一波突击就摧毁停机坪上12架敌机和油库,美军已经直接被打跑了。

西路,装甲分队强攻东豆川机场,

特战营战士们悄悄突袭时,本来已经拿下大半美军基地,却不小心踩中了地雷,

好在威胁已经被清除了,指挥官当机立断,改为强攻。

与美守备队爆发激战,控制跑道后彻底爆破。

中路,主力部队在永平地区突破,击溃英联邦师一个团,顺势摧毁其后方两处野战机场。

七日之内,18处前沿机场被毁7处,其余严重瘫痪,美军“空中绞杀战”计划遭遇重挫。

李奇微看着空军将领们,忍不住抱怨道,

“这就是你们给我的保证,不仅没有炸死这个郑大龙,反而让我们遭遇了敌军的报复!

说好的绝对制空权呢,你们都应该上军事法庭!”

空军将领这边唯唯诺诺,也有人梗着脖子说道,

“本来我们的飞机够用,可谁知道苏联人参战了。”

李奇微眉头紧锁,心中满是恼怒却又无可奈何。

他深知在苏联空军参战的情况下,制空权已难以掌控。但作为指挥官,他不能就此认输。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地面部队必须加强防御,重新调整部署。”

李奇微咬着牙说道。他迅速下达命令,让各部队收缩防线,重点保护剩余的机场和关键据点。

与此同时,志愿军这边并未停止进攻的脚步。

战役第二阶段:拔点攻坚

丁伟趁敌混乱,下令扩大战果,对敌军经营已久的坚固支撑点发起强攻。

血战马良山,第二兵团某团三营经一夜四次强攻,全歼英军一个连,攻克核心堡垒。

奇袭天德山,渗透分队摸清敌火力配系,引导炮火精准覆盖,步兵随后冲锋夺占。

激战夜月山,与美第3师反复争夺,最终将红旗插上主峰。

连续作战,志愿军连克六座关键要塞,将战线平均向前推进了5-8公里。

美军人心惶惶……他们脑海中只有一个印象。

好强的火力,好牛逼的后勤,好凌厉的攻势!

这是要把他们联合国军直接赶下海吗?

怎么一个礼拜内,连输了十几次呢?

上帝,中国人为什么这么能打?

这和我印象中的中国军的根本不一样啊,处长害人不浅呀。

此时美国人无比怀念处长,要是中国人的战斗力都像处长的国军,能有这么难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