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化之战尘埃落定。
硝烟尚未散尽,第六军的战士们已开始紧张地清扫战场、清点战果。
山谷里人头攒动,景象堪称“万国博览会”。
澳洲兵垂头丧气地坐在地上,刺刀被收缴在一旁。
英国军官试图保持风度,却掩饰不住脸上的慌乱。
土耳其士兵围坐一团,沉默地祷告。
泰国、菲律宾等国的士兵则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物资堆积如山。
美制卡车、英制步枪、加拿大的面粉、澳大利亚的牛肉罐头……李大司令员看着战报,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灿烂笑容:
“这下好了,咱们第六军过年了!”
这时,一名营长兴冲冲地跑来向李仇汇报:
“司令员,重大发现!
咱们还缴获了一个野战医院,抓了一大批洋人医生和护士!”
李仇一愣:“医生护士?哪国的?不是打仗的?”
营长赶紧解释:“嗨!不是那些参战国的!
看袖标,有丹麦、挪威、瑞典、意大利,还有印度的!
咱们的翻译上去了解了一下,说他们是啥子国际援助主义?
说是联合国派的医疗队,不带枪,只救人!”
丹麦、挪威、瑞典、意大利、印度五国确在朝鲜战争期间向“联合国军”提供了非战斗医疗支援。
甚至有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在五十年代我们和印度的关系还不错,而且印度还是第三世界的掌门人。
只可惜呀!
风雪太大,有人飘了,还真以为我解放军提不动刀了。
是喜马拉雅山的风太大,还是白象听不懂兔子说的话。
李仇眼睛一亮,猛地一拍大腿:
“天助我也!这可是 国际主义医疗资源 啊!”
他立刻对身边的参谋下令:“快!去请政委和懂国际法的同志来!”
他来回踱步,思路愈发清晰:
“根据《日内瓦公约》,医疗人员受保护,不能当一般战俘对待。但是!”
他话锋一转,露出狡黠的笑容,
“咱们中国也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啊!现在‘联合国军’这边暂时有点‘沟通不畅’,
他们的医疗资源闲置了,我们志愿军作为战场上的实际控制方,有责任也有义务 代为妥善安排 !”
“这就叫—— 合理合规收编,人道主义接盘 !”
在李仇的指示下,一批英语好的政工干部和卫生员来到了医疗队驻地。
面对有些惊恐的国际医护人员,我方干部和颜悦色地宣布:
“尊敬的医生、护士先生们、女士们!请不要担心。
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一支文明的、讲道理的军队。
我们充分尊重并感谢各位的人道主义精神。”
“鉴于目前暂时的沟通障碍,我们诚挚邀请各位,在“自愿”的前提下, 加入我们的医疗队伍 。
共同为这片土地上 所有 的伤者——包括我军战士、朝鲜百姓,甚至你们的盟军士兵——提供医疗服务。”
“我们将全力保障各位的安全,并提供所能及的最好待遇。”
这番有理有据、软中带硬的“邀请”,让国际医疗队员们面面相觑。
他们很快发现,这些中国士兵确实纪律严明,对他们秋毫无犯。
许多怀有真正人道主义精神的医生和护士,在犹豫片刻后,选择了同意。
这批国际医疗人员的“转岗”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带来的先进医疗技术、药品管理和手术经验。
极大提升了志愿军野战医院的救治水平,许多战士因此得以保住性命、减少残疾。
这些医护人员在亲身经历后,许多人都被志愿军的文明、纪律和高效所折服。
他们后来成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亲历者,有效打破了西方的舆论封锁。
不少人还选择留在了中国,在中国组建了新的家庭。
一名瑞典医生在日记中写道:
“我原本以为会遭到报复,但他们待我们如上宾。
他们物资匮乏,却把最好的食物分给我们。
他们在为一场正义的事业而战,并试图以最文明的方式进行。”
李仇司令员看着国际医疗队与志愿军卫生员协同工作的场景,满意地对政委说:
“看看!这就叫 化敌为友,变废为宝,
美国人送来的不只是飞机大炮,还有‘国际主义’白衣天使!这买卖,赚大了!”
……
汉城,“联合国军”总司令部。
一份加急战报被面色惨白的参谋送入会议室,直接呈递到总司令马修·李奇微上将手中。
他扫了一眼,原本冷峻的面容瞬间凝固,手指因过度用力而捏得发白。
几秒钟后,他猛地将战报摔在巨大的橡木会议桌上,发出一声巨响。
“三万人!”他的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嘶哑,“整整三万的二线部队!十五个国家的官兵!在一天之内,被中国人像宰羊一样击溃、俘虏、歼灭?!”
会议室内的所有美军高级将领——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第1军军长米尔本等人——全都屏住了呼吸,空气凝重得如同铅块。
这噩耗的冲击力,不亚于一场战略轰炸。它摧毁的不是一条战线,而是整个“联合国军”的政治外壳和士气根基。
漫长的死寂之后,一位参谋试图缓和气氛,轻声分析道:
“将军,这…这更像是一次卑鄙的偷袭。
他们的主力正被我们钳制在前线(与丁伟的第二兵团对峙),这是一支奇兵钻了我们防御的空子。这并不能证明他们拥有了战略优势……”
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也立刻附和,试图将损失“最小化”:
“阁下,恕我直言,从纯军事角度看,我们损失的主要是…是二线部队和象征性兵力。
他们的战斗力远不能与我军主力相提并论。
土耳其人鲁莽,澳大利亚人傲慢,英国人保守,其他的…更像是来凑数的观光客。我们美军的核心实力并未受损。”
这番话与其说是分析,不如说是自我安慰。
所有人心知肚明,“联合国军”的“联合”二字,在政治上已经名存实亡了。
“闭嘴!”
李奇微猛地打断他们,他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如同一头被激怒的雄狮,
“‘象征性’?‘观光客’? 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我们在十五个盟友面前信誉扫地!
这意味着华盛顿和五角大楼会把我放在火上烤!”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怒火,眼中闪烁着冰冷而残酷的光芒,开始下达一连串命令:
“命令远东空军!
集中所有可调动的轰炸机群,给我把金化地区炸平!
炸毁一切能炸毁的东西!
树木、房屋、田埂,我不希望那里再有任何高度超过一米的物体。
我要让中国人占领的是一片焦土!”
“命令第一军! 立即抽调一个精锐师,不,至少五万人! 立刻前出,填补金化方向的漏洞,重建防线。我不希望再听到任何被突破的消息!”
最后,他直起身,语气沉重而疲惫,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
“先生们,我会亲自向华盛顿和国会解释这场灾难。但我的解释能否成立,取决于你们不能再犯任何错误!”
他看向他的政治顾问,补充了最后一条,也是最为苦涩的命令:
“另外,给那十五个国家的大使馆发函。
措辞委婉一点,对他们的损失表示‘遗憾和慰问’。
同时…请求他们,再象征性地派遣一批部队过来。”
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向他们保证,新来的部队将只驻扎在汉城周边,承担‘光荣的’卫戍任务,不会有任何作战风险。”
这是他能为“联合国”这块招牌所做的,最后的、也是徒劳的补救。
会议室里的将领们默然领命,他们知道,总司令的愤怒之下,掩盖的是深深的无力感和战略上的巨大挫败。
“联合国军”的光环,已被中国军队的这次重击,砸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