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好些?”赵之棠温柔地问道。

宋鱼微微缓过神来:“我好像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直到现在这个梦才醒来……赵瑞他……”

赵之棠:“他已经去他该去的地方了,你别想太多,此生你与他再无瓜葛!”

宋鱼听到这话不觉松了口气:“他便是我前世今生的业障,如今消了,我终得安心,只望下辈子不再遇上他。”

赵之棠随即打断宋鱼道:“从现在起到下辈子、下下辈子,此后的每一生你都是我的!”

赵之棠目光灼灼、一脸真挚地看着他满是温情。

宋鱼微微点头看向他,会心一笑,问:“你一直守在这儿?”

赵之棠:“嗯!你没好起来,我没法儿走开,到哪儿都心神不宁的……”

宋鱼点点头颇为理解,以他们如今这样的关系,换做是赵之棠躺在床上两天没醒过来,估计她也是这种心情。

宋鱼抬眼看了看外头的天,又看了看案几上的饭菜:“你指定没吃,赶紧去吃点吧,不然会饿坏的。别我好起来,你反倒累坏了。”

赵之棠一笑:“我不饿也不累,你吃点吧,我跟你一起!”

宋鱼知道若她不吃,赵之棠是不会吃的,于是点头道:“一块吃点也行……”

毓馨公主得知了宋鱼遭赵瑞行刺一事,赶忙派人来询问。

得知宋鱼好转起来便差人嘱咐道,下江南一事暂且不急,可缓些时日再去或另派他人去办。

但宋鱼却不肯。好不容易争来一个差使怎可就这么放弃了?再说她本也没什么大事,自然可以走一趟江南。

赵之棠还是希望宋鱼养好了再去,但看她如此坚持,也不再反对,只提出要同宋鱼一起下江南。

此事毓馨公主点头应下,几日后,二人便前往江南而去。

还记得那日二皇子毓文在大殿上公然挑衅,显庆帝处理完二皇子毓文之后,北境的大捷报随即传来。

当时朝堂上人心惶惶,有不少人对毓馨公主当这个监国心有所腹诽,就在此时,这样一个大捷报确实让毓馨公主在众臣中的威信大增。

但这一个捷报却还不足以立她的执政之威,因此这一次宋到江南办差,对于毓馨公主和显庆帝都十分重要。

所幸宋鱼办差办得不错,并没有让毓馨公主失望。

宋鱼与赵之棠抵达江南后,眼前洪涝肆虐后的景象着实令人心伤。

二人一道深入灾区,宋鱼更是亲自指挥赈灾事宜,事无巨细。

临时搭建的指挥台上,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映在宋鱼和赵之棠身上。宋鱼手持地图,细致规划着赈灾粮食、救济药品的分配,每一个指令都迅速而精准,调度有序、分条绦析。

在宋鱼的指挥下,赈灾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灾民们面露感激之色,孩子们捧着热腾腾的粥,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病患得到了及时救治。田野间,被洪水肆虐的痕迹逐渐被清理,废墟中长出了新绿。

宋鱼与赵之棠并肩站在高处,望着这一幕,心中满是欣慰。

消息传至京城,毓馨公主见宋鱼赈灾效果显着,且赢得了百姓的赞誉、有功于社稷,连声叫好!

毓馨公主:“谁说女子只能在闺阁中绣花纺织?从前宋鱼未参与过政事,待字闺中就已经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乃人人口中的才女。

在寻常人眼里,她能寻个如意郎君,便是此生最好的归宿。可谁又能想到,她如今站在本宫身侧帮着料理政事,竟做得如此出色!

现在想来,当初劝她寻个如意郎君的人,反倒是狭隘了!”

柳括此时便站于毓馨公主身侧行禁卫军护卫之责,见她如此感慨不禁道:“说起来,公主亦是如此!当初人人以为公主受皇上宠爱,不过是个骄纵的皇族女子罢了,谁能想,竟有运筹帷幄、定国安邦之才!”

毓馨公主一笑,反问道:“这么说,你当初也是这么说本宫的了?”

柳括低头一笑,并不想隐瞒,点头承认:“不错,确实这样想过。”

毓馨公主:“既认为我骄纵,又怎会喜欢上我呢,几时喜欢上的?”

柳括微微抬头,看向窗外,想了一会儿道:“那年也是这样的大雨,下个不停江南洪涝成灾,不少流民进京,一些来到了公主府门口。

当时管事太监让我们新来的几个到门口去将这些人赶走,我是不愿的,与那人争了两句后被罚到门口跪着。

看着禁卫军打骂流民,我气愤不已,正打算与他们打上一架时,您正好从宫里回来。先是将那些禁卫军罚了,又亲自将车上的物什分发到流民的手上,有几个孩童饿哭了,您也不顾他们身上泥泞,抱在身上喂吃食……”

说到这里,柳括不禁笑了,转头看向毓馨公主:“有哪个骄纵的皇族会干这事儿……?”

毓馨公主也跟着笑出了声:“原来那时跪在门外的便是你呀!我说怎么有个模样出众的跪在那儿,还以为是来自荐求官的。”

柳括见毓馨公主笑得明媚,那双含笑的眸子仿佛能照亮人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他心中一动,多年的情感在这一刻再也无法抑制。只见他缓缓靠近,目光始终落在毓馨公主脸上。

最后,他停在毓馨公主面前,深情地望着她。

柳括声音低哑而温柔:“还请监国恕微臣犯上之罪……”

毓馨公主一时没明白,笑得更深了:“什么……”

话还没说出口,柳括便倾身低头,轻轻将唇覆上了她的,那一刻,只听见两颗心跳动的声音,柳括终是得偿所愿。

宋鱼赈灾的消息迅速吹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朝堂之上,众臣们对毓馨公主执政一事也由最初的疑虑转为信服。

早朝上,吏部尚书站了出来,手持笏板,声音铿锵有力:“宋鱼大人此次赈灾,功不可没,实乃国家之幸,公主殿下慧眼识人,更是彰显我朝福泽深厚!”

言毕,一众大臣纷纷附和,赞同之声不绝于耳,整个大殿满是对毓馨公主执政能力的肯定与赞赏,毓馨公主端坐于龙椅之上,终是安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