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七五之年代红利 > 第648章 荣归故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安回到塔河县投资的一个月之后,莫桑夫妇,以及李平,陈大强和陈建国,也都已经安排好了京城的所有事情。

坐上了北京前往加格达奇区的火车,坐了三个多小时才来到了塔河县,后面还有一大长串的货车,跟着他们来到了塔河县。

一回到塔河县,等到货车也一并来到塔河县,莫桑夫妇就迫不及待的返回鄂温克族的定居点。

几年前,他们也在定居点,建了一栋三层楼的小别墅。

平日里也会花点钱,让族人们帮忙打理,所以他们无论哪个时候回去,都拥有一个干干净净的居住地方。

看到老丈人这个样子,李安都有点看不下去了。

“阿爹,阿娘,不用急着返回定居点,现在塔河这边,好好的休息一天,你们坐了三个多小时的火车,难道就不累吗?”

“小安,你懂什么,我多久没回来了,现在都已经来到塔河县了,所以就更加的迫不及待,想要去见见我的族人们。”

“再说了,后面还有几辆货车跟着呢,上面可装了不少的东西,顺便让他们将这些东西运回到定居点,免得占用这一些司机师傅太多的时间。”

听到老丈人的话,李安无奈的开口道。

“行吧,阿爹,如果你不累的话,那你就返回定居点吧,等我忙完这边的事情,到时候再去定居点那里看你。”

“你要是在定居点那边无聊的话,就来塔河县这边,帮我看着正在建造的木刻楞,我相信你的眼光,肯定比我好多了。”

“行了,行了,知道了,知道了,你忙你的吧,我跟你阿娘要回去了。”

刚刚送走了老丈人和丈母娘,大哥,二哥,三哥他们,也同样不想在塔河县过夜,想要直接返回李家屯。

李安看到这种情况,也就不想多劝阻了,让司机路上慢一点,然后就去忙自己的了。

老丈人和大哥,二哥,三哥他们的心思,李安还是多少能够猜到的,以前清明回来扫墓,都是急匆匆的回来几天之后,就返回了京城。

哪怕是建造房子,也是直接拿钱给村子里面,委托村委这边帮忙建造,很少有大量的时间,留在这里跟乡亲们好好的叙叙旧。

那个时候虽然赚了不少钱,但是跟现在的身家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看他们在京城准备的那几辆长长的货车,就知道他们这一次回来,究竟是买了多少东西回来。

这一些东西肯定不是他们自己用的,而是买回来,送给定居点和村子里的那些乡里乡亲。

以前生活穷,哪怕是一根葱,大家也会计较,但是真出了事情,大家多多少少也会帮帮忙。

现如今,自己一家人的生活都不错,赚了不少的财富,对于以前的一些磕磕碰碰,早已经就不计较了。

他们想要回到这边来定居养老,就必须跟所有的乡里乡亲打好关系,在这一些礼物送出去之后,以前所有的一切都翻篇。

他们回到这里定居养老,为的不就是想要跟自己年轻时候,认识的乡里乡亲们,说说话,串串门,吃吃饭,喝喝酒。

这一次他们的大手一挥,给每家每户送上不少的礼物,同样也代表着他们荣归故里。

无论是自尊心或者虚荣心作祟,只要他们感到高兴,李安就不会有任何的意见,别说送些礼物了,就是每人送套房子,他也送得起。

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李安在整个大兴安岭地区,都建造了工厂,加格达奇区,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松岭区,新林区,呼中区,这七个地方的工厂全部建造完毕。

大兴安岭的村民和林场职工,在政府的宣传之下,基本上都跟李安的工厂签订了协议。

由政府分配给每家每户一片地方,派出专业的人士,指导这一些村民和林场职工进行种植和养殖。

种植和养殖所需的所有资金,都由李安的工厂来出,等到种植和养殖出来的东西,李安都会按照市场价,全部收回来。

收回来的东西,会扣掉一半的钱,作为还给他们工厂的投资,剩下的一半,会给村民和林场职工生活。

什么时候把钱还完,并没有任何的期限,唯一的要求,那就是种植和养殖出来的东西,必须由李安的工厂进行收购。

等到把钱全部还完之后,他们如果有门路,可以将种植和养殖出来的东西,卖出比李安更高的价格,那个时候就没有了任何限制。

只不过李安这一次的投资,并不是为了盈利而来,所以他在收购这些东西的时候,价格也是抬的非常高。

乌坤在上海和京城那边,花了不少的钱,为大兴安岭的这一些特产,打造了不少高端门店,两年时间,留下了不少的固定客户。

塔河县的木刻楞,也早都已经建造完毕,但是除了李安之外,其他人都不经常在这边居住,大多数时间,都留在李家屯和鄂温克族的定居点。

这七个地方的工厂,里面所招聘的工人,全部都是本地人,为了留住这一些人,不让他们出外打工,李安所开出的工资,跟南方那边的工资差不多。

在大兴安岭这两年多的时间,孩子们也都逐渐能够担起一些责任,外面的所有生意,都不用李安再去操心和过问,孩子们也都会安排得妥妥当当。

一旦有时间,就会坐着火车或者飞机,来到大兴安岭看望他们,有可能是因为一大家子人,很少分开的原因。

孩子们每一次回来,李安自己以及其他人,都能感觉到无比的开心和期待,孩子们虽然都没有太大的成就,但是光那一份依恋,就让所有长辈们高兴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