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树清甚至连筐子都没顾得上拿,飞速就跑了出去。

几分钟的功夫,就气喘吁吁地回来了。

他边喘着气,分别从裤兜、口袋里拿出四五只还沾有鸡毛和鸡屎的鸡蛋来。

“来,董家二小子,拿去给你媳妇儿补补身子,我家里头没啥,也就只能找出来这几个鸡蛋了!”

他热情地塞到董华手里,董华一愣,赶紧推脱。

“不了吧,周叔,你还是拿回去给婶子吃吧,婶子生病了正好可以吃点鸡蛋补充营养。”

“不行不行,小子你赶紧拿着。不然我心里头过意不去。”

周树清说什么都要董华收下这几个鸡蛋。

以董华现在的情况,其实吃鸡蛋不是难事。

但眼下似乎没办法推脱,他只好点头收下鸡蛋,拿回灶房里放着了。

见董华收下鸡蛋,周树清这才安心地拎着自己的空箩筐回家了。

坐在台阶上愣愣看着这一切的董大成,心中暗自吃惊。

他只知道自家二小子能挣钱,孝顺,没想到还是个热心肠哩。

董华察觉到董大成一直在盯着自己看,趁着喘气的功夫,扭头瞧了他一眼。

“爸,你起那么早准备要去做什么?”

“哎呀,居然耽误正事儿了!”董大成拍拍屁股从台阶上站起来。

“我寻思着到地里挖点儿野菜回来,顺带买几个鸡蛋回来,让你妈给你们荷包蛋吃,现在家里头正好有鸡蛋了,不用拿了,挖点野菜就成了。”

听见董大成要去挖野菜,董华皱起眉头。

“咱们家又不是买不起青菜,怎么还去挖野菜?”

董大成站起来,笑眯眯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那野菜可不是一般的野菜,好吃的很。城里人想吃还吃不着呢。”

他把烟杆子往腰上一别,拍拍屁股就拿上竹篮子。

“你等着,我这就去挖回来给你尝尝!”

董华还没来得及说话,董大成就已经走出家门了。

想起昨晚叶云晴有些轻微咳嗽,董华连忙走进灶房,找出两个辣姜,洗干净上头的泥土,去皮,用菜刀拍了几下,放到锅里头。

然后找出来一小包用剩的红糖,加到锅里,加水一块煮。

另一边,他洗干净两个鸡蛋放到铁盘子里,然后往锅里加水,再放入一个铁架子,最后把装着鸡蛋的铁盘子放上去蒸。

水很快就煮开了,待窄小的灶房里被辣姜味填满后,他赶忙盛了一小碗出来,吹凉了以后,连同蒸好的鸡蛋一块拿到房间里。

睡梦中叶云晴听见脚步声,立即清醒过来。

一睁眼,就看见董华站在跟前。

“董……董华?”

董华把姜水和鸡蛋放到桌上,笑了笑:“要是困就再睡会儿吧,起来了先把鸡蛋吃了再喝姜水。”

“你昨晚有些咳嗽,喝点姜水会好点。”

叶云晴诧异地盯着桌上的两只碗。

“你,你还给我煮了姜水?我都说了……只是小事儿啊!”

“不行!你身上所有的事都是大事,马虎不得。”

董华目光灼灼,认真地看着她。

上辈子发生了那样的错误,这辈子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你……”

叶云晴心脏的位置轻轻颤抖着,空落落的心忽然间被温暖填满。

“我喝,我刷了牙就喝。”

她起身穿衣,拿着漱口盅到院子里刷牙,回来时,碗里的两个鸡蛋已经剥好了。

她顿了顿,拿起其中一个给董华。

“你也还没吃早餐呢吧?你也吃一个吧。”

眼前的少年最近很辛苦,原本就清瘦的身材,此刻看起来好像更瘦了。

董华笑着摇摇头,推回去。

“你吃,我不饿。等你吃完,我就差不多去忙了,我估摸着应该也快有人要送东西上门来了。”

叶云晴微微蹙眉,“我出去帮你吧。我现在感觉挺好的,多少能帮点忙。”

“别,你就好好在屋里呆着就好。”

董华想也不想地拒绝。

院子里人一旦多起来,一定会乱作一团,叶云晴这时候出来,他就怕会被人不小心磕着碰着。

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可是我……”

叶云晴还想说些什么,却被董华忽然伸过来的手掌轻轻捂住嘴。

“云晴,什么都不用说了,你只需要好好待着。你要是觉得无聊,明天我带你到镇上转转?”

“真,真的吗?我可以跟你去镇上?”

叶云晴惊喜不已。

她长那么大,就没去过几次镇上。

总是听别人说镇上什么时候又多了什么稀罕玩意儿,她也好想去镇上瞧瞧。

现在董华居然说要带她去?

将叶云晴眼里的惊喜和喜悦看在眼里,董华笑着点点头。

“真的,只要你今天乖乖在屋里呆着,明天就带你到镇上去转转。”

“那,那就这么说定了,你可不许骗我!”

叶云晴说到底也不过是个十八岁的姑娘,身上还有些许稚气,她勾起小拇指伸到董华跟前。

“拉勾!不许骗人!骗人是小狗!”

董华一愣,旋即伸出小拇指,轻轻勾住她的。

“拉勾。”

“好了!”

叶云晴吃完鸡蛋,又把姜水喝掉,望着他,“我吃完了,你,你去忙吧。”

董华点点头,一眨不眨地看了她好一会儿,直到王笑萍在外头喊他,他才转身出去。

已经开始陆续有人提溜着竹篮子,背着竹篓子,或者两个人扛着大筐子走进董家院子。

董华连忙把董华和董小燕从睡梦中叫醒。

院子里很快就挤满了人。

董华过完称,董小燕负责在本子上登记斤数,给人家结钱,兄弟二人配合地有条有理,一点错误也没有。

这时,杂乱的人群里忽然多了两道熟悉的身影。

是刘小红和董兴国。

两人一人手上也提溜着一个大篮子。

夫妻二人走过来,把篮子往董华跟前一放,大声道:“轮到我们了!快给我们过秤!”

董华低头看去。

篮子里尽是一些老掉的冬笋。

他们这是把他当傻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