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大嫂二嫂家对两个女婿都十分满意。
在家属院隆重地摆了婚宴,两家对大哥二哥就跟对自己的亲儿子一样。
办完婚宴,两家还凑在一起吃了一顿。两家处成了实在亲戚。”
萧战野指尖捻了捻她发梢,声音随着火车的颠簸轻轻晃着。
裴希桐眼睛亮了:
“真的?那太好了,梅婷跟我是同学,她家的人我都熟悉,都是很好相处的人。
二嫂的爸妈也是知识分子,通情达理,那边也顺顺当当的,真好。”
“说起来,也就我家的人不让人省心,让你受了这么多委屈。”萧战野愧疚地说。
“你知道的,我只在乎你,只要我们好好做自己的日子,别的都不重要。”
窗外的灯火渐渐连成一片暖黄,裴映照出两人依偎的影子。
静谧的夜晚,只有铁轨的哐当声,伴着火车前行。
第二天早晨,天蒙蒙亮的时候,一行人终于到了省城火车站。
一行人带着行李,抱着安安下了火车,到了出站口,就看到部队派来的警卫员正等着他们。
“顾团长好、萧团长好、韩营长好,嫂子们好。”三名警卫员同时敬礼。
三人回礼,韩御笑着说:
“不能称呼顾团长了,顾团长现在姓裴,以后称呼裴团长。”
三人立正:“是。”
话落,三人就接过几人手中的行李,跟他们一起把东西放到了后备箱。
裴卫国说:
“现在时间还早,我请大家去国营饭店吃早饭。”
几人听了,纷纷上车,前往国营饭店。
到了国营饭店,安安也睡醒了,大家买了包子、油条、小米粥和豆浆,各自吃了起来。
裴卫国给安安喂了饭,等陈芬芳吃完菜把安安递给陈芬芳,自己吃了起来。
在场的众人看着裴卫国这么体贴、疼爱媳妇,都露出了姨母笑,各自在心中赞许,吃了一顿狗粮。
裴卫国看着她们,不解地问:
“你们不吃饭,看我干什么?”
韩御笑着说:
“裴叔,没想到您这么温柔体贴,疼媳妇您是吾辈楷模。
我们以后都跟您好好学习。”
裴卫国傲娇地说:
“老子自己的媳妇,自己不疼谁疼,以后都跟老子学着点。”
剩下的五个男人异口同声地喊:
“是。”
声音引得周边的客人纷纷侧目。
饭后,裴卫国笑着说:
“现在时间还早,大家各自逛逛,买东西、写信,看电影、打电话回家报平安都行,顾希霖同志的火车是中午十二点二十分到站。
到时小李去接他们,我们在这里等他们来吃饭,吃完饭咱们就回部队。”
“是。”
裴希桐问裴卫国:
“爸、妈,你们要去哪里?”
陈芬芳笑着说:
“安安的衣服不多,我想去给他买点衣服,还有奶粉和麦乳精,省得到时候买不到。”
裴希桐想到自己空间里奶粉多得很,就说道:
“妈,你们先去给安安买衣服,我跟战野去邮局打电话报平安,顺便寄点东西,忙完了就去找你们。”
裴卫国提醒道:
“别忘了给你大伯打电话说一下咱们回来了,别让你爷爷奶奶担心。”
“知道了,爸,我会的。”
说完,她又看向梁青青和韩御:
“你们怎么安排?”
梁青青挽着韩御的胳膊,笑着说:
“我们也去邮局吧,正好给家里打个电话,爷爷和爸妈让打电话说一声。”
众人商定以后,各自出发,三名警卫员要跟着,被裴卫国阻止:
“你们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自己去逛吧,不用跟着我们。”
三人听了,互看一眼,笑着应是,小李笑着说:
“那我到时加上顾营长再去国营饭店。”
“好,去吧!”
三人走了,裴卫国和陈芬芳带着安安去供销社,裴希桐四人去邮局。
到了邮局,萧战野给萧爷爷打电话说一定到了黑省,让他放心。
裴希桐给裴老也打了电话,说了情况。
随后又给红旗村打了过去,顾盛国接了电话,裴希桐听出大伯的声音,笑着说:
“大伯,我是桐桐,我们从京城回来了,刚到黑省。”
顾盛国听到他的声音,朗声问道:
“桐桐啊,你们在京城过得怎么样?这几天你爷爷奶奶老是唠叨你们呢,她想你了。”
“大伯,我也想你们。过段时间,我会回去看你们的。
大伯养殖场现在怎么样?”
顾盛国听了,声音兴奋起来:
“桐桐啊,咱们的养殖场一切都好,猪崽和兔子长势喜人,一天一个样,大伯敢肯定这批崽子长大以后,一定赚钱,咱们村有希望了。”
“那就好,您按照咱们的规章制度和饲养方法好好养,有事给我打电话,我马上就回去。”
“成,你放心吧,现在村民们都齐心协力,干劲十足,一定把养殖场办好。”
想起顾希霖和顾希淮,顾卫国问道:
“桐桐,你大哥二哥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裴希桐笑着说:
“战野跟大哥二哥联系过,他们在岳父、岳母家都表现的很好,大嫂二嫂两家还一起吃过饭,对我两个哥哥都很满意,您放心吧!
中午大哥就要到了,我们接上他哥大嫂就回部队了,二哥和二嫂回咱们县城。”
顾盛国听了,笑着说:“好好好,只要你们都好好的就行,以后要是受了委屈,千万别忍着,告诉大伯,大伯去给你出气。”
裴希桐心中一暖:
“知道了大伯,我不会吃亏的。”
跟大伯打完电话,韩御和梁青青给京城打了电话,说已经抵达黑省,报了平安。
裴希桐借此机会,把带来的书寄到德县书店,又打电话通知一声,安排妥当以后,他们便一起去了供销社。